李霞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領域生產經營用電需求逐年增長。而配電網線損率作為影響配網運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應在當前背景下做好配電網線損率降低技術的優化及管理工作,對配電網線損率增高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行深入分析,實現有效控制配電網線損率的發展目標。本文就基于此,對配電網線損率的降低技術與管理進行相關研討。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率;降低技術;管理
為進一步鞏固與夯實電力事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總體系中占據的重要地位,相關工作人員也應從降低配電網線損率技術的升級及優化入手,提升配網運行效率,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配電網線損率管理機制,并以此保障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服務效益。
1、配電網線損率的理論分析
1.1配電網線損的構成
1.1.1固定線損
配電網線損率中的固定線損主要就是指配網系統自身的電能損失。同時,配電網固定線損又被稱之為空載線損,由配電網變壓裝置、調壓裝置、消弧線圈等設備的空載損失構成[1]。由于配電網固定線損與設備通電的電流及功率沒有關系,因此不會受到負荷變動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從一定角度來說,只要有電壓的存在,配電網固定線損就會存在。
1.1.2變動線損
在配電網線損率中,也存在變動線損。主要就是在配電網變電器、調壓裝置、消弧線圈中的銅損。同時,配電網變動線損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會隨著電流負荷量的改變而改變。
1.1.3其他線損
在配電網實際運行期間,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造成線損,如非法份子竊電等。而此些線損被稱之為其他線損[2]。因此為有效降低其他線損率,相關工作人員就應從提升配電網運行管理覆蓋面,加大竊電行為懲治力度等方面入手,以盡快查明造成線損的原因,保護電力企業及用電用戶的核心利益。
1.2造成配電網線損問題的原因
1.2.1技術原因
造成配電網線損問題發展的技術原因主要有:第一,線路損耗過高。沒有及時的更換及維修破損線路,造成線路老化程度的加深,絕緣能力下滑,在實際運行期間經常出現電能泄露及增荷等問題發生。同時當線路沒有在最佳狀態運行時,也會因長期空載、超出負荷量等現象而產生過大的電能損耗。不僅如此,不合理的布置配電網也會使得供電線路過長,負荷點與電源距離較遠,大大提升了配電網線損問題發生幾率;
第二,配電網中變電裝置運行損耗過大。沒有對配電網中的變壓裝置進行及時更新與改造,造成變壓裝置在實際運行期間損耗叫大[3];沒有及時發現配電網裝置存在老化、故障等問題,使得電能大量損耗,無功率電流穿越問題嚴重,無功容量補償明顯不足,電流在實際傳輸期間因功率較低而出現損耗問題;缺乏對配電網設備運行的科學管理,導致配電網中的主變壓裝置超載或超負荷運行;
第三,配電網運行損耗過高。在配電網系統中的三相負荷率沒有保持平衡,使得中線中的電流過大,增加了實際線損率。同時由于配電網中接戶線過長或過細,造成配網系統在實際運行期間的電能損耗率明顯增加;配電網中的配網容量與負荷量不相配,造成電網運行不合理,線損程度明顯增長。
1.2.2管理原因
造成配電網線損問題發生的管理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配電網整體監管難度大,線路所處地理環境存在極大差異性,使配電網管理工作難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配電網線路的維護力度不足。電力企業管理部門忽視對配電網線路管理工作,使得線路管理及維護工作中的人力資源及物力資源不足,致使一些配網線路線損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造成配電網線損率逐年增長,嚴重制約了電力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發展目標的實現;第三,在配電網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電能抄表不規范問題。部分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有待提升,使得抄表準確率不高。
2、配電網線損率的降低技術與管理重點
2.1選擇合理的配電網運行方式
為切實提升配電網線損率降低技術應用有效性,相關工作人員也應將工作重點放置在配電網運行方式的合理選擇上。調整變壓器在整體配電網線損率中所占比例。同時,為提升配電網運行效率,也可采用并聯變壓器的方式,減小變壓裝置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線損率[4]。對變壓裝置及主干線的三相電流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保持變壓器與電流運行功率的平衡性。
2.2注重配電網改造工作
在降低配電網線損率工作中,需做好配電網改造工作,不斷更新配電網內各設備性能,對需要長時間運行的電力設備進行嚴格監管。嚴謹規劃配電網內線路,及時更換已經出現老化的線路,防止配電網線損率增長對電力企業經濟效益造成的不良影響。
2.3建立健全配電網線損率管理機制
通過健全的配電網線損管理機制,為降低配電網線損率工作提供重要執行的依據。而在配電網線損率管理機制中,應結合當地用電需求及特征,制定出完善的配電網線損管理方案;細化量化配電網線損率降低工作的職責,切實提升基層工作人員對配電網線損綜合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度;針對降低配電網線損率期間遇到的問題,定期召開專項例會,對配電網運行關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以更快的找尋出配電網線損率異常增高原因。
2.4切實提升配電網線路絕緣水平
引進先進配電網線損率降低技術,更好的提升配電網線路絕緣水平,降低線損率。不僅如此,為從根本上控制配電網線損率問題,管理部門也應緊抓抄表工作質量,切實提升抄表人員專業技能及素養,明確抄表人員職責,確保抄表數據能夠直接用于配電網的升級及改造工作中。
總而言之,高質高效的應用配電網線損率降低技術對提升電力企業經濟利益具有深遠影響,因此為更好的滿足社會電力資源需求量,電力企業管理部門也應將管理重點放置在配電網線損率降低技術的完善上,結合當地用電特征,對降低配電網線損率管理機制進行進一步完善,切實保障電力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健,段璟靚. 配電網極限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優化[J].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3,41(12):27-35.
[2]吳淑芳,周麗麗. 0.4KV線路經濟供電半徑對配電網線損率的影響[J]. 電子制作,2015(01):259.
[3]莊遠燦,朱建全,黃俊銘. 基于計量自動化系統的配電網線損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南方能源建設,2017,4(03):63-68+74.
[4]穆士留,王軍奎,劉磊磊. 配電網中的線損管理研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