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航 宗文宙
摘 要: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項目孵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幫助和扶持學校創業類項目能夠少走彎路,借助學校的幫扶和指導能夠讓這些創客、創業項目或初創期企業少走彎路,加快成功的步伐,是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發展亟待研究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構建研究
創業是充滿創新的市場經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根麥可思《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全國2014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2.9%,比2013屆大學畢業生高0.6個百分點,比2012屆大學畢業生高0.9個百分點。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創業情況并不理想。大部分大學生創辦的公司不是被合并就是賣出,很多公司由于資金問題面臨停產,創業成功率不到1%。進一步探索高校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體系,對人才培養、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業”格局形成、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體系面臨的問題
1.1體系構建缺乏針對性和整體性
在體系構建的實踐中,學校、學生等的活動都處于自發的狀態,由于沒有系統性理論的引導,就業創業體系的構建十分困難,效果不佳。大學生就業創業體系的構建缺乏針對性和整體性,難以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2研究流于形式,難以指導體系的構建
對于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體系構建這個課題,雖然也有學者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是研究并沒有非常深入。在研究中,針對體系構建拋出的疑問以及給出的策略太過泛化,并沒有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種狀況導致研究流于形式,沒有有效的研究理論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體系的構建。
1.3重理念,不利于體系構建的實踐
對于大學生就業創業體系構建的研究顯然更加重視理念方面的深入。研究者對課題的探究并沒有立足于實踐,而是偏向于研究已有的資料,這導致研究成果缺乏實踐性,當大學生在就業創業的過程中遇到疑問時,他們難以從這些研究成果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1.4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工作跟蹤不到位
當下國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社會上各種金融機構也為大學創業提供了多種形式的貸款。然而,大學生的創業方案不成熟,還有很多大學生并沒有利用這些貸款進行創業而是用于享樂,最終未能創業且為自己和家人帶來大量的債款。這也充分反映出大學生創業指導與服務體系建設有待于優化和完善。
2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構建
2.1政策解讀平臺
提供政府扶持政策和基地優惠政策解讀和咨詢,例如:政府創業貸款政策、社保補貼政策、貸款融資政策、科技項目申報、補貼政策等。
2.2代理服務平臺
代理工商營業執照、會計代賬、社保辦理和報稅及銀行開戶等指導服務:提供行政辦公接受信函、接待訪客;代理會務、商務談判、代理申報項目等服務。
2.3專家指導平臺
提供專家團隊為企業定期進行管理咨詢,幫助企業解決在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4金融幫扶平臺
專業投融資公司,為入駐企業提供融資、貸款及資金擔保服務。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幫助導入種子資金;為企業進行財務、稅收、貸款、融資的指導和代辦服務。
2.5法律援助平臺
專業法律事務所,為入駐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有助于其在經營過程中得到法律護。
2.6市場項目平臺
為入駐企業進行市場篩選指導、網絡推廣和其他形式的推介,搭建市場交易平臺,對入駐企業提供項目儲備、項目推薦、項目評估、項目運營咨詢和創業項目交流服務。
2.7人才服務平臺
為入駐企業提供的人才招聘與人才配置服務;定期定向為入駐企業開設創業就業、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政策解讀等培訓課程。
2.8管理咨詢平臺
提供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培訓與開發、社會保險的咨詢和指導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以及績效與勞動關系管理等咨詢服務。
2.9物業管理平臺
為入駐企業提供會議室、培訓室、休息大廳等公用設施;提供公共區域清潔衛生和消防及安全監控等服務;為優質項目企業免費提供 3 個月辦公場地,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可持續免費到半年或一年。
3高校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體系路徑探索
3.1促進政府、社會、高校、家庭的全方位協同
政府、社會層面。國家在體制創新中給予大學生創業的特殊政策并不多,目前還未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法規。調查表明,我國現有的一些創業機制,比如財政扶持、社會保障優惠等,總體上有利于鼓勵、規范、促進青年一代就業創業活動,起到一定激勵作用,但還存在理論、實踐、創新相脫節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完善。目前,執法部門實行的“收支兩條線”體制給大學生就業創業造成阻礙;這種體制將原來不合理的政府收費合法化了,再加上超收獎勵和罰款分成使一些政府部門和行政收費性事業單位想方設法額外收費,制約了大學生創業。也使得大學生在缺乏一定資金情況下創業時,面臨更多困難。迫切需要國家、社會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幫助創業者做好市場調研,決策風險,提供資金幫助。將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3.2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是指在創業者的主觀世界中,具有開創性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等。從哲學角度講,主要是人們對創業的理性認識、創業思想和創業觀念;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主要是指人們創業的心理基礎、創業個性和創業意志;從行為學角度來講,主要是指人們創業的行為模式、創業作風和創業品質。從相關調查情況分析看出,大學生不安于現實,善于抓住一些新奇的事物,敢于大膽想象并實踐,面對創業失敗,大學生認為能積累經驗,吸取教訓,會為下次創業奠定基礎。
總之,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穩定和自身發展的重要問題,高校要主動肩負起引導大學生更好就業、正確擇業、有效創業的職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工作人員要將指導工作和服務體系落實到實處,為學生走入職場的各個階段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和建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咨詢服務、資金以及技術上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構建與實施路徑探索[J]. 江漢森. 高等農業教育. 2018(01)
[2]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J]. 李佩忠,王嵐,白婷,李振宇,陳海菊,高欣,趙麗梅,李明媛. 西部素質教育. 2018(17)
[3]大學生創業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 孫鵬,王珍珊. 好家長. 2018(82)
[4]臺灣地區創新與創業教育的研究及探討[J]. 陶禮軍,袁向東. 青年發展論壇. 2017(06)
[5]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J]. 張鑫鑫,王艷華. 時代金融. 2017(30)
[6]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思考——基于對吉林省25所高校的實證調查[J]. 侯海榮,向欣,唐楠. 現代教育科學. 2017(12)
[7]中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比較與借鑒[J]. 莊玉琳,朱建偉,張日軍,劉思航. 中國地質教育. 2017(04)
[8]增強高校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效之對策[J]. 程光德,高慧.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9]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 王美霞. 中國大學生就業. 2018(03)
[10]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研究[J]. 胡唯唯.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01)
課題名稱:教育生態體系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創”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研究
課題類別:省教育廳規劃課題
課題編號:GBC13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