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深入了解把握青年員工群體的思想狀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性引導、做好青年員工的思想工作,針對性地開展共青團工作,推動青年員工不斷成長、成才,推動企業持續發展。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具體發展目標,充分關注青年的特點和利益,優化青年成長環境,服務青年緊迫需求,維護青年發展權益,促進青年全面發展。
關鍵詞:積分制;青年工作;服務
一、背景
2018年,郴州卷煙廠將青年志愿者實踐活動制度化,通過構建青年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及平臺,讓青年員工投入到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精準服務、增值服務、驚喜服務”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來。
年初,通過座談討論、一對一交流和問卷等形式,在團員青年中開展深入細致的調研活動,梳理青年團員基本情況,征求意見和建議,形成總結分析報告,調研內容主要涉及工作學習、崗位成才、文化活動以及戀愛婚育等。
根據調研和分析發現,目前青年志愿者活動缺乏廣泛參與性、長效性、規范性、專業性,實際效果不甚理想,同時,對志愿者的考核、管理相對松散,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未能最大限度調動志愿服務積極性。同時,隨著企業青年群體逐年增加,青年志愿者人數也不斷擴大,青年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的構建勢在必行。
二、主要措施
為解決青年志愿者管理現狀問題,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制度化、品牌化、特色化的企業青年志愿者工作體系,借鑒養成類游戲及競技游戲中“任務積分進階”的模式優化,通過考核小組評審激勵、將任務分解量化、任務積分制、多人任務等形式,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團員發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青年志愿者灌輸社會責任感的原動力,增強青年員工的團隊意識
1. 健全組織機構。結合自身特點,成立健全志愿者服務隊,建立青年志愿者檔案。
2.完善制度。對志愿服務工作從出勤率、服務質量、精神風貌等10個方面進行評價。
3.構建青年志愿者服務平臺。統籌全廠志愿服務工作,以車間為單位成立志愿者志愿服務隊,設立長期志愿服務崗,以積分方式激勵青年志愿者成長成才。
三、實施情況
1.組建青年志愿者隊伍。在全廠范圍內發布通知招募青年志愿者,通過自愿報名的方式,吸納新成員69名,組建青年志愿者隊伍。由廠團委直接領導,以青年員工為主體,按照部門所屬為依據,成立志愿服務隊3支,分別為:卷包車間志愿者服務隊、制絲車間志愿者服務隊、動力車間志愿者服務隊;設立長期志愿服務崗2個,分別為:東源村志愿者服務崗、“溫暖快遞”志愿者服務崗;
2.發布任務、張榜揭榜。建立專用微信平臺進行活動或任務發布。發布時說明相應任務加分值及任務完成最低人數,可超額揭榜。一年內發布任務7次,已有95人次參與青年志愿者活動并獲取積分,活動參與積極性大幅度提升。
4.考核評價、擂臺比武。成立專項考核小組。建立積分獎勵制度,對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進行價值量化。各項任務積分分值的設定需根據任務的重要程度、時間要求及任務級別進行合理設定。并對各個志愿服務隊分成3個小組,開設擂臺比賽;
5.積分激勵、長效機制。強化青年志愿者日常管理,建立志愿者服務積分清單。運用“積分根據各位志愿者相應完成情況打分加權計算所得分數:任務總分*任務考評分=最終積分”。參照積分標準,現階段最高得分者為460分。青年志愿者服務評價積分結果可兌換學習培訓、評優評先、紅色教育等機會。讓青年志愿者服務形成長效激勵機制,使志愿者服務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
四、取得成果
1、創新工作體系。制定出臺《郴州卷煙廠青年志愿者管理暫行辦法》,對志愿服務工作的志愿者注冊與管理、組織實施、服務認定、教育培訓等作出明確規定,根據服務時長和質量進行創新積分認定,納入青年團員綜合素質檔案,提升志愿服務科學化水平。
2、強化內涵建設。堅持“組織支部化,隊伍專業化,活動規范化,品牌陣地化”的工作思路,在“學雷鋒”活動的基礎上,逐步加強志愿助力扶貧重點項目。建立志愿者骨干專業化培訓體系,將志愿服務與立德樹人相結合,持續開展青年團員紅色教育活動,并依據青年志愿者的服務累積時長、服務工作表現、服務工作成效等,定期組織開展評優表彰活動。
3、打造特色精品。突出“溫暖快遞”、“東源小學支教”、“東源扶貧資料整理”三大重點志愿服務活動類別,在青年團員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形成全廠“人人都是志愿者、處處可見志愿服務行動”的喜人局面。
一是“溫暖快遞”志愿服務。以服務大局、服務一線、服務弱勢、服務老人為方向,組織全廠52名青年志愿者為需要幫助的老人送去物資。讓關愛企業、關注未來的行動更加具體,讓尊老敬老、幫困扶弱的情懷更能落地。
二是“東源小學支教”志愿服務。使“服從和服務于脫貧攻堅的大局、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成為青年志愿者活動的抓手。青年志愿者來到東源村,給孩子們帶來簡筆畫、中英文兒歌、魔術等特色課程,、書包、文具、及文體用品共計17類100余份等等;
三是“東源扶貧資料整理” 志愿服務。組織5名青年志愿者,利用4天調休時間,到宜章東源幫扶點,根據幫扶工作隊和東源村的需求,對東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77戶772人扶貧資料的全面整理歸檔工作,支持東源村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深入幫扶工作隊,熟悉扶貧資料整理業務流程,克服艱苦的工作條件,每天加班加點,充分發揚吃苦耐力、敢打硬仗的優良傳統,為扶貧工作隊完成階段性工作任務做出了貢獻。(張瓊元)
參考文獻:
[1]蘭亞明;關于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若干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2]鄭士鵬;當代中國青年社會責任感及其培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3]楊立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4]許志功;;以黨的科學理論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作者簡介:
張瓊元,出生年月:1985.1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湖南寧鄉,當前職務:科員,當前職稱:助理政工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