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全
摘 要:林業具有豐富的物種,復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肺"。肺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所屬呼吸系統,可見林業對于國家和地球的重要性,發展營林是為了最大化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提高營林生產效益是實現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響應國家政策對于改善生態環境的號召,本文針對營林生產現狀進行分析,指出不足,并提出幾點有效措施,希望對提高營林生產效益有所幫助,以求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與生態平衡[3]。
關鍵詞:營林生產;效益;措施
引言:在營林生產過程中,栽培幼苗最為基礎,是影響營林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當前對于營林,人們的意識較為薄弱,取才用才居多,造成了輕造林營林的現象,但林業并不是永動機,在使用和取材的同時,應當重視栽培,提高營林時效,由于社會飛速進步,對于資源的需求量大大提高,林業資源受重視程度較低,遭到破壞,所以我們應當及時做出反應,提高自身對于資源的意識,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提高營林生產效益,解決根源難題,促進營林事業優良發展。
一、營林生產發展現狀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林業資源卻相對匱乏,加之林木種植結構不合理,營林管理生產不到位,受到土地沙漠化侵襲時,森林呈現退化的趨勢。社會生產和進步需要資源,林業作為基礎資源屢屢遭受破壞,加之人們對于經濟效益的重視,并不在意環境效益,導致林業發展緩慢,雖然多年以來政策方面也有退耕還林等支持,卻依然無法從根源方面制止林業的縮減,林業資源被利用廣泛,但在造林的時候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林苗存活率低下、林木生長速度過慢、科學技術支持較少等等,這對于未來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在21世紀的現今,受到習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精神的影響,營林生產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林木種植和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顯著提高,人們對于營林的意識也不斷加強,不僅凸顯在營林的方向,還更加注重了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相處模式,習總書記為我們提供了動力和方向,人們更加應當增加資源環保意識,加強營林管理,對于營林生產過程更加精心,以促進營林生產的發展[2]。
二、提高營林生產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細分營林類別
在不同環境下,營林生產也存在不同的可能性,只有根據不同的條件劃分營林生產的類別,才能及時有效的抓住重點,提高營林生產效率。劃分營林所在位置,詳細整合資源,根據地表資源、地下資源等條件,劃分不同營林類別,將工作人員集中召集,并各取所長劃分范圍,對不同的營林類別制定有針對化的策略予以實行,定期考察效果。對與準備栽培撫育的林木,選擇優良肥沃的土地,確保其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妥善植株、修剪并施肥,還有許多需要改造的林木,以其自身習性進行針闊混交,提升營林的基礎效率,并將不同的植株分配于不同區域。傳統的營林生產中,林木種植較為單一,林木種植結構不合理,很難精確滿足市場對于營林的需求,而注重林木的合理化種植后,林木的生長環境、溫度、水和地形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為了保證營林的多樣性,還可以合理搭配選擇多種林木品種進行種植,不僅在林木的生長繁育之根本減少了生產成本,還可以為市場提供多元化選擇性。
(二)科學營林
科學是現代社會最為實用和偉大的一種力量,對于營林生產來說,科學二字的含義眾多。科學的對營林生產前提條件作出分析和提煉數據是營林生產的前提,那么在前提可以順利進行后,應當建設科學化營林生產基地,確保營林生產發展日趨完美。結合實際情況,對母樹林結構進行改善和調整,母樹林作為營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點,應當以科學手段對其進行合理規劃和有效調整,在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大力提高母樹林占比,選擇與母樹林相近的中齡林和近熟林作為老齡母樹林的替代,確保母樹林的規格和發展道路。引進各地先進科學技術,對育苗階段著重培養,并施以恰當的生根粉、防啃噬藥劑等科學藥品,防止幼苗的生長階段受到迫害,選擇幼苗時,著重分析天然苗木的可能性,加以利用,減少生產成本,避免天然良好幼苗資源的浪費。對于營林來說,病蟲害也是一個致命的兇手,給林木的生長造成極大的破壞,科學建立病蟲害防治機構,定期檢查林木的受災情況,做出妥善計劃,對已收到病蟲害威脅的林木區域重點劃片,酌情整治,對還未被收到病蟲害侵襲的林區也要劃片,防止相鄰營林區域的病蟲害傳播;增加科學防治病蟲害儀器的成本,引進先進科學儀器對營林生產提供幫助,遏制病蟲害蔓延,提高營林健康值,采取生物辦法和化學辦法,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做出相應對策。科學是現代社會一劑良藥,對于營林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減少營林生產的生產成本,還可以有的放矢處理營林生產當中存在的現實性問題。
(三)以市場為導向合理選擇造林樹種
營林生產應當迎合市場需求,所以在更新造林樹種培育過程中,應當樹立正確的目標,了解市場,以市場的需求和發展為導向,合理選擇樹種。營林生產應當結合當地條件,培育高價值用材林和短周期速生林,滿足市場不同需求,比如當下市場中,林產工業的產品更加深層次,逐漸富足的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基本需求,對于高價值林種的重視為林業提高了價值,還有部分林業也應當符合時代發展,以迅速發展短周期小徑材人工林為主,分別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適應當時的時代背景,也要拓展未來的林業發展,營林生產不是一項短期工程,受到林木生長周期漫長影響,林木一經成熟,可能新鮮的事物已經廣布市場,所以,在營林生產當中一定要能窺探未來先機,掌握主動權,順應時代的進行,方能提高營林生產的效率[3]。
(四)提高營林人才的素質
營林生產離不開工作人員的操作,而當今社會對于營林業還是比較陌生,很多年輕人并不理解營林事業。在年輕人對于就業選擇時,往往對于林業缺乏重視,提起林業就想到要遠去他鄉,極少有回家的機會,并且工作乏味缺少興趣,這是營林生產事業多年來在人們心中形成的印象,要想顛覆并不容易,所以應當從現代開始做起,樹立營林事業在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中的指導意義,提高營林生產內涵價值,引導年輕人參加工作并多進行研究,推動營林生產事業的血液更新換代,推進營林生產事業的進步。在現有營林生產事業的工作人員當中,存在著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低下、工作人員缺少工作激情等情況,所以,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于營林生產事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增強其工作意識,鍛煉其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帶領其余工作人員共同做好營林事業;在經濟和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提高營林生產工作人員的待遇,自身利益得到提高,工作激情就會油然而生,并且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鼓勵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懲罰制造問題,缺少職業素養。營林生產當中不僅會存在病蟲害等由于其他生物帶來的災害,還容易引發火災,火災是林業的克星,成因非常簡單,有可能是工作人員的一顆煙頭,也有可能是雨天的一道雷火,所以,在進行營林生產時,應當加大巡查力度,加強防火知識普及,極大程度避免火災這種非常危險且對營林生產效率影響巨大的災害發生。
結語:新時期下,營林生產事業面臨很多困難,但這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人們應當作出正確的反應,向困難發起挑戰,逐漸克服,慢慢從困難當中尋找問題的關鍵進行解決和分析,逐漸形成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進行營林生產工作當中,積極貫徹落實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堅守自身責任,以科學技術進行營林工作,以強化服務理念為原則,將營林生產的效率提高,將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生產力提高,為我國林業發展開創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韓春東,李洪泉,李洪霞.營林生產技術轉型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19)
[2]趙映強,提高營林生產效益的有效措施[J].現代園藝,2015(02)
[3]陸亞梅,國木春,馬天良,趙曉敏.試論提高營林生產效益的有效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