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潔
摘 要:在我國農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的背景下,氣候也逐漸成為影響農業產量的主要因素,了解氣象狀況,對農業預警、增產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受到觀念、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還存在著許多缺陷,無法提高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發展措施,以期為提升我國農業氣象服務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發展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高速發展,原有的農業氣象服務已無法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智能化趨勢。因此,要不斷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氣象服務人才,發展和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擴寬農業氣象服務范圍,充分發揮農業氣象服務在生產、減災、增產等方面重要的作用,推動發展智慧型、創新型的綠色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收益,促進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農業生產氣象服務的現狀
目前,我國已經建設覆蓋全國各地區廣大農民群眾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農業氣象服務機構有國家、省、市、縣 4 級,為農業服務已經成為氣象單位的基本業務,氣象機構通過對農業實施氣象預報、災害性氣象預警、農業防災減災等氣象服務,不僅提高了我國農民生產收益,而且還能創造一定的生態效益。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還存在一些不足,制約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精細化發展。
1.農業氣象服務組織單一,缺乏責任意識
我國的農業氣象服務由氣象部門完成,組織結構單一,工作人員逐漸缺失責任意識,單純的認為農業氣象服務是農業的補充,無法意識到農業氣象服務對現代農業發展所起的引導作用,導致現有服務組織與實際脫節,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氣象服務與生產需求存在差距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種植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單一的農業氣象服務內容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農業生產需求,同時,單一的專業人才氣象預報信息獲取方式,不能適應當前農民對農業氣象的需求程度,阻礙了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效益。
3.農業氣象服務基礎設施少,技術水平不高
由于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立時間短、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造成我國氣象服務不能及時、準確的為農業提供發展依據。同時,氣象服務的技術水平不高、更新速度遲緩,導致我國農業氣象服務質量落后于發達國家。
二、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措施
1.加強農業氣象服務的責任意識,構建農業服務合力
氣象服務單位要充分的認識到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因此,要不斷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比如一方面建立以農業發展為核心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氣象服務農業生產和防災減災的重要作用,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服務,另一方面構建氣象、水利、農機等多個涉農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建立科學、高效、完善的綜合服務機制,形成農業服務合力,促使農業發展全程服務。
2.拓寬農業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體系起步晚、發展時間短,理論基礎、研究能力以及設備技術都和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所以,我國要不斷加劇科學探索,擴展農業氣象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轉變只關注糧棉油的傳統氣象服務,積極擴大農業氣象的服務領域,促使農業氣象服務多元化、業務化發展,提高農業氣象服務質量和水平。例如可運用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對農業生產進行綜合分析,模仿農作物的生長工程,科學發展農業氣象服務,推動農業和生態環境同步發展;另外,還可以根據現代農業的發展情況,積極拓展現代商品農業的氣象服務,滿足特色農產品等現代農業的生產需求;此外還可以運用GIS等技術,開展對林、牧、漁等行業的氣象服務,推動其高效發展,促進我國精細化農業目標的實現。
3.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的科學水平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農業氣象服務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先進技術有助于發揮氣象服務的及時、準確的等積極作用。因此,我國在發展農業氣象服務的過程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進行創新和進一步的研發,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的業務能力,并且建立農業氣象服務業務系統,實現服務數據的交流與共享,推動農業快速發展。例如引進和開發衛星遙感技術,開展氣象遙感監測和估產服務,將監測對象擴展到地溫、森林火災、干旱暴雨等,這不僅增強了農業氣象的檢測手段,改變農業氣象的分析方法,而且還開辟了新的農業氣象服務途徑,促進了農業氣象服務的綜合發展。
4.提高農民防災減災能力,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
推動農業氣象生產穩步發展,就必須加大對干旱、冰雹、暴雨等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服務。例如某縣氣象局為保證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傳播暢通,增強農民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首先,壯大農業氣象研究服務團隊,鼓勵和支持農村建立氣象哨,組織人員進行初步氣象學習,自愿為當地進行氣象監測,并且及時給村民傳送氣象信息,提高農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其次,在農村當地建立遙測氣象監測點及時獲取可靠的氣象資料,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建設農村自然災害評估體系、氣象防災減災服務體系,完善農業服務機制,提高農民對氣象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最后,引進先進設備,加大重大氣象災害的預測、預警、評估能力,將氣象監測與病蟲害監測相結合,實現氣象災害的全程控制,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生產布局,保證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氣象服務是農業發展的關鍵,其在增加產量、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等方面中占主導地位。氣象部門要充分了解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并且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培養高素質人才,拓寬農業氣象服務范圍,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榮. 試論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和發展[J]. 農業與技術,2015,05:182-183.
[2]李龍生,徐永為,王占勇. 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J]. 農業與技術,2015,12:196.
[3]張澤鵬,王宇,宋立娜. 淺析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 農技服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