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香
摘 要:在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時代背景下各種醫療糾紛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醫院的發。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糾紛案件逐年上升。然而對醫療糾紛原因探究和關注并沒有成為醫院發展的工作常態。目的探討產科醫療糾紛的原因及其針對性的管理對策。文章分析了產科領域發生醫療糾紛的社會原因、經濟原因和醫源性因素。并且分析出產科醫療糾紛原因較多,常見的有:醫護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技術水平較低、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等。因此需要加強醫院管理,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技術,強化質量意識,履行告知義務,完善醫療文書,加強人文關懷仍是產科避免糾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產科醫患糾紛原因分析預防
引言:近年來,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醫療糾紛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給患者和醫院等均造成很大的損失。醫療糾紛一直困惑著中國的醫院,近年來有愈演愈烈之勢。產科已經成為醫療糾紛相對集中的學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出現意外,產婦及其家屬容易情緒失控,和醫院等發生醫療糾紛。產前保健是減少出生缺陷、降低孕產婦死亡和圍產兒死亡的措施和保障,需要嚴格落實在每一位孕婦的圍產過程中。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從醫院管理角度出發,分析認為產科領域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且有其特殊性,如何提高產科服務質量,減少醫療投訴和醫療糾紛,緩解醫患關系,提高和維護醫院和醫生的聲譽是醫院管理者和產科醫務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產科領域發生糾紛的成因
有學者認為產科大多數案例涉及的是低微無并發癥的妊娠,但后來卻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并發癥或不良結局。然而筆者對此不完全贊同,產科糾紛的發生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有其深刻的內在因素和外在環境。在處理糾紛實踐中發現相當一部分糾紛是發生在高危妊娠或病理妊娠終止后,產婦或新生兒出現并發癥后。
1.糾紛發生的社會原因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法制意識增強,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也逐步增強。但又不完全了解醫學本身的特殊性,往往將就醫等同于一般的消費。再加上輿論與媒體宣傳和報道的影響,使某些產婦和家屬存在著誤解。而目前醫療費用的提高,部分家庭經濟收入低,醫療費用問題也常常成為糾紛的誘因。
2.產科的特殊性
現代醫學對某些特殊情況在產前還無法做出預測及明確的診斷,而且分娩的過程復雜、多變,病理情況隨時可能發生,而家屬或產婦根本不了解分娩的特殊性,對產科的醫師要求過高證。認為產婦是健康群體,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患者,而且涉及到母嬰兩條生命,所以,出現問題后往往認為不是疾病所致,而是醫務人員技術水平太差或不負責任造成的,從而引起糾紛。
3.醫護人員責任心不強
醫院管理不規范,科室工作重點不突出,人員安排不合理,醫院的各項制度及措施執行的力度不夠;醫務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表現為不重視各項醫學記錄的即使性、客觀性,產科和新生兒科醫生對患兒病情交代不清也容易產生醫療糾紛;護理的缺陷引起產婦及家屬的不滿也是引起糾紛的一個重要因素;醫療新技術的開展,也增加了醫療的風險;部分產科的醫生、護士醫學基礎知識不扎實,缺乏實際經驗,產前估計不足,尤其是對某些高危因素考慮不周全而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
4.醫護人員專業技能不強
產科醫護人員應該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當產婦出現問題時能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處理。由于部分醫護人員對產鉗助產相關技術不熟練引起新生兒創面顏傷等,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5.醫護人員重操作,法律意識比較淡薄
醫護人員對于醫療文書不夠重視,書寫病歷時也相對比較馬虎,以致產婦出現醫療糾紛時缺乏有力的證據。部分醫護人員自身法律意識淡薄,他們更多為以救人為主,使得很多醫護人員不重視醫療文書的書寫,造成出現醫療糾紛后無據可查。醫療糾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尤其是對于產科而言。醫療糾紛發生率較高,嚴重者將威脅產婦及新生兒生命,因此,醫院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保證產婦能夠正常分娩及新生兒健康成長,其具體方法如下。
三、產科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1.加強醫德教育,提高服務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衛生體制也在進行改革,醫療活動也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改變當前的服務模式,對患者交代病情時要認真、細致、不回避問題,各項醫學記錄要求全面、細致、真實、及時,將診療常規作為醫療工作的依據。
3.2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抓好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進行各級各類醫務人員的在職教育和各項診療護理常規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及責任心,要充分認識產科的高風險性及復雜性.對產婦從孕期檢查開始至新生兒出生后要進行全面觀察,全面了解產婦各方面的情況,產前診斷要做全、做細,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及新生兒的情況,發現異常及時正確處理并向上級醫師報告.社會的進步,醫學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期望的提高,促使醫務人員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護理人員也必須重視知識更新和技能訓練.只有具備了較好的理論水平及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質量地護理患者。
3.嚴格規章制度,抓好質量管理
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科室內部管理,合理安排醫護人員,嚴格三級查房制度及各種醫學記錄書寫規范。同時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加強各科室之間的配合,尤其是產科和新生兒科的協調,避免由于科室間意見不一致而引起的醫療糾紛。
4.加強醫護人員相關法律教育,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
醫療糾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對比較復雜的,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在遇到問題、產生醫療糾紛時要善于運用科學的醫療技術和護理知識對自己進行解釋,并不斷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在處理醫療糾紛時要遵循“實事求是”等原則,不能夸大事實,更不要妄加詆毀,讓事態變得更加嚴重,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降低醫療糾紛對醫院聲譽的影響[4]。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產科醫療糾紛原因較多,常見的有:醫護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技術水平較低、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等。醫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后17例糾紛得到解決,成功解決率為85%;3例產婦糾紛未協商解決。
5.加強醫務人員素質教育
實行醫療行業保護,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任何醫院和醫務人員都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差錯或問題。作為同行業的醫務人員,遇到相關矛盾,應該用我們科學的醫療技術和醫療護理知識多做正面解釋工作,即使是醫療事故,也應該實事求是,不應幸災樂禍,更不要妄加詆毀,故意夸大事實抬高自己,貶低他人,使事態擴大。
綜上所述,產科醫療糾紛原因較多,醫院相關部門要對產科醫療糾紛進行積極探討,希望經過醫院、科室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與孕產婦及家屬建立起和諧、信任、尊重的關系,為孕產婦提供周到滿意的服務,減少或避免發生醫患糾紛,落實“母嬰安全、提高人口質量”的國策,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預防,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彭飛 產科醫療風險管理問題及建議[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1(19)
[2] 何學軍 醫學生婦產科臨床見習滲透倫理學教學的意義[J];醫學與哲學(B);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