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_赤水市大同鎮致富帶頭人 陳雨
記錄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任廷會
希望的“種子”在開花
口述_赤水市大同鎮致富帶頭人 陳雨
記錄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任廷會
我是赤水市大同鎮華平村的村民小組長陳雨,大家都笑稱我為“陳種子”,這源于村里的“四型黨員”建設,我有幸成為大家認可的“種子型黨員”,帶領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一顆種子,一個希望。在碧綠的竹海中,我努力撒下脫貧的種子,開出了致富的希望之花。這份初心,得益于村黨支部對我的引導和幫助。
10年前,我還是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閑,時任村支書李洪剛多次苦口婆心地勸我把“小聰明”變成大智慧,后來我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開始“改邪歸正”。
為村民跑腿拉貨、調解糾紛,我的身影在多種場合出現,成為村民心中的熱心人。我懷揣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夢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夢想而拼搏,我卯足干勁。
何以成就夢想?唯有苦干實干。我充分利用早些年闖蕩社會時積累的經驗和見識,四處調查,發展產業。在一次次攻堅克難中,村民的腰包日漸鼓起來,我的綽號也豐富起來。
脫貧致富的“領頭人”。要在產業上帶頭,必須自己先干,掌握技術、規避風險、總結經驗。經過幾年努力,我的養豬場規模達到500多頭,年獲利30余萬元。養豬產業漸成規模后,我在村里創立了第一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貧困戶免費提供豬崽,待貧困戶把小豬養大賣出后再回收本金。

華平村致富帶頭人陳雨在養豬場。(受訪者供圖)
要實現夢想,必須發揚奮斗精神,將夢想力量轉化為行動的自覺和奮進的動力。單靠養豬產業,對全村來說帶動效應不大。看到村子里漫山遍野的竹林,我思忖著應該在竹子上謀劃大收益。隨即,我購買了竹子攪碎機,開辦了竹子切片廠,為了便于管理,村里統一定價、間伐,竹農按每噸440元的價格,把竹子賣到切片廠,我負責把竹子切碎后送至紙漿廠,大大節省了竹農的運輸成本,提高了收益。
華平村的“擺得平”。我帶領大家發展產業的決心有目共睹,贏得鄉親們的信任,每當村里發生鄰里糾紛、田地糾紛甚至家庭糾紛,都會找我調解。在調解過程中我從不武斷,先摸清矛盾雙方的性格,詳細了解情況后再分頭做工作,矛盾往往在短時間內解決,雙方握手言和,我也成了村調委會的“編外調解員”。
尊老助人的“管得寬”。脫貧路上不能落下一個人,拿出一部分資金資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特困戶,是我每年底的必修課。最初妻子不理解,常數落我說“你自己都不夠用,還管別人做什么”。我以“與人為善”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告訴妻子日行一善的意義,現在她也加入了助人隊伍。
任何一個稱呼都比不上“優秀共產黨員”的榮譽讓我備感榮光。如今,雖然全村都已脫貧,但我的夢想仍未實現,我要帶領大家謀幸福。夢想在前,使命在肩,站在新的起點,追夢之路更清晰,筑夢之基更堅實,我必將昂揚奮進,彰顯農村黨員本色,永不停歇。
(責任編輯 /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