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 莉
(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8)
道路環形交叉口改造問題探討
占 莉
(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8)
道路環形交叉口是一種常見的道路交叉口型式,在交通量相對較小時能避免交通流沖突,在我國大小城市均有較為廣泛的應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量日益劇增,不少環形交叉口日漸擁堵,急需改造。依托泰州市鳳凰路轉盤改造工程設計,探討了道路環形交叉口的改造措施及改造中的難點,通過分析,確定了合理的轉盤改造方案。
環形交叉口;轉盤改造;豎向設計
道路環形交叉口在交通量相對較小時能避免交通流的沖突,因此環形交叉口在城市交通中曾發揮過很重要的作用[1],在我國大小城市均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交通量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不少環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漸漸不能滿足交通量需求,擁堵現象嚴重。尤其是曾經位于城市邊緣的環形交叉口,隨著城市的擴張,這些環形交叉口的位置逐漸處于城市市區,交叉口的通行影響因素更為復雜,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安全隱患較大。本文依托泰州市鳳凰路轉盤改造工程設計,探討環形交叉口改造過程中的相關問題。
鳳凰路轉盤位于泰州市青年路與鳳凰路交叉口,轉盤以西為鳳凰西路,轉盤以東為鳳凰東路,中心為直徑78 m圓形綠島。鳳凰東路、鳳凰西路和青年路的道路等級均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均為50 km/h,紅線寬均為60 m,道路橫斷面布置型式均為三幅路,其中鳳凰東路和鳳凰西路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青年路為瀝青路面。圖1為改造前鳳凰路轉盤交叉口鳥瞰圖。

圖1 改造前鳳凰路轉盤交叉口鳥瞰圖
鳳凰東路-青年路交叉口中心現狀布設無信號控制的直徑78 m的環島轉盤,環島內設綠化景觀。根據現場調查,青年南路南向北方向高峰小時交通量最高已達到3 000 pcu/h,進入環島的4個斷面中有3個均超過2 700 pcu/h,環島交織段高峰小時交通量也均超過1 500 pcu/h。根據《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 50220—1995)規定:規劃交通量超過2 700輛/h當量小汽車數的交叉口不宜采用環形交叉口;環形交叉口上任一交織段上,規劃交通量超過1 500輛/h當量小汽車時應改建[2]。因此,該環島交叉口的交通量已飽和,現狀交通非常擁堵。
此外,該環島位于市區,周邊行人和非機動車較多,行人和非機動車過街需求大。由于該環島未設置信號燈,機動車進入環島需減速讓行,而行人和非機動車過街無安全保障,因此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導致該交叉口近兩年交通事故頻發。由于環島占地面積較大,不少行人和非機動車過街為避免繞行較遠直接在環島內穿行,不僅導致環島交叉口交通秩序混亂,還加劇了環島交叉口的交通擁堵,因此急需對該環島交叉口進行改造。
環形交叉口改造措施主要有三種:(1)保留環島,在進口道設置信號燈控制;(2)設置立體交叉,修建互通立交或定向匝道等;(3)將環形交叉口改造為普通平面交叉口,并設置信號燈控制。
保留環島、設置信號燈能控制進入環島的車輛數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島內的車輛擁堵。但是,由于鳳凰路轉盤周邊商業、企事業單位較多,行人和非機動車流量大,保留環島仍然不能消除大量非機動車和行人過街的安全隱患,尤其是無法避免行人和非機動車為減少繞行在環島內穿行。因此,保留環島、設置信號燈不適合鳳凰路轉盤改造。
鳳凰路轉盤以西300 m有一座跨徑40 m的橋梁跨越現狀河道,因此設置地下通道受限。由于鳳凰路轉盤位于新城區中心,修建立交需要占用周邊商業用地,拆遷困難,用地緊張,故不適合修建立交。因此,設置立體交叉不適合鳳凰路轉盤改造。
綜上分析,本次鳳凰路轉盤改造在不增加拆遷占地的前提下,將環形交叉口改造為普通平面交叉口,并設置信號燈控制。
本次改造拆除現狀環島,在交叉口設置導流島,相交道路交叉口段進行渠化。改造后,鳳凰東路-青年路交叉口北側渠化段長度167 m。改造后,青年路-鳳凰東路交叉口西側進口道渠化段長度170 m,其中展寬段長度140 m,漸變段長度30 m,出口道渠化段長度120 m,其中展寬段長度90 m,漸變段長度30 m,結合交叉口渠化段,進口道設置1個港灣公交站臺。改造后,青年路-鳳凰東路交叉口東側和南側渠化段長度120 m,其中展寬段長度90 m,漸變段長度30 m。
交叉口設置導流島,導流島兼作安全島。人行橫道寬度為5 m,安全島上過街寬度為8 m,過街通道鋪設廣場磚,設置無障礙通道,車行道邊緣處設置隔離墩。機動車道人行橫道中央設置長9.5 m、寬1.5 m的二次過街安全島。
鳳凰東路-青年路交叉口改造后,進口道由路段3車道增至4車道,1個右轉車道、2個直行車道、1個左轉車道,出口道增加1股車道作為公交車專用道,共3個車道。
在交叉口設置機動車信號燈、非機動車信號燈和行人過街信號燈。
改造后的鳳凰路與青年路交叉口,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將各行其道,交通組織更加有序。同時,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將大幅提高,現狀交通的擁堵無序現象將得以解決。
3.3.1 難點
本次鳳凰路轉盤改造設計中,有如下幾個技術難點:
(1)鳳凰東路、鳳凰西路和青年路的側分帶側石由于不久前更換過,業主要求本次改造不能改造現狀側分帶,因此交叉口渠化只能通過交通標線進行設置。
(2)轉盤內存在南北向24 m寬的老灰土路基,經調查為原青年路的老路路基,經檢測該老路路基可以利用。因此轉盤內的路基設計既要考慮新建路基,又要考慮利用老灰土路基。
(3)豎向設計需合理設置交叉口中心點標高,既要滿足排水要求,又要滿足鳳凰西路和鳳凰東路路面加鋪瀝青層的厚度要求,同時要與現狀人行道相接。
3.3.2 解決措施
針對這些改造中的難點,鳳凰路轉盤改造設計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不動現狀側分帶的前提下,合理設計轉彎緣石半徑組合,使得導流島盡量設置在原來的轉盤范圍內,減少現狀老路的破除。
(2)轉盤內新建路基清表后原地面再向下翻挖至路床底,路槽整平壓實后,機動車道采用40 cm碎石土+40 cm 8%灰土摻4%水泥土回填壓實,壓實度按深度進行控制。現狀老灰土段自現狀老灰土層頂采用8%灰土摻4%水泥土回填至水泥穩定碎石層底,分層壓實,壓實度不低于95%(重型擊實標準)。新、老路路基拼接位置采取臺階開挖,臺階從新建機動車道路床底開始開挖,開挖寬度必須達到1 m。在機動車道路床底鋪設雙層2 m寬土工格柵,攤鋪搭接寬度為1 m。
(3)圖2為轉盤改造的一個標高示意圖,虛線為現狀人行道及轉盤路緣石邊線,實線為本次設計的路緣石邊線,加粗實線為豎向設計的等高線,加黑數字為本次設計標高。
3.3.3 豎向改造控制點
本次豎向改造的控制點主要有以下幾處:

圖2 鳳凰路轉盤改造標高示意圖
(1)鳳凰東路、鳳凰西路交叉口范圍邊緣線的標高,即樁號-K1+920和K0+080兩處的設計標高。由于該兩處位于水泥路面加鋪瀝青路面的邊界位置,設計標高需要比現狀標高高10 cm(鳳凰東路水泥路面的瀝青層加鋪厚度為10 cm,與本次轉盤改造同步進行)。
(2)人行道路緣石的標高。由于改造后的人行道路緣石位于現狀機動車道位置,標高比現狀人行道標高要高(最大高差為24 cm)。本次設計人行道路緣石的標高按現狀人行道標高推算,考慮到無障礙設計,交叉口人行道弧線段路緣石外露高度為0。
(3)側分帶兩側側石的標高。本次設計側分帶兩側標高按不同標高設置原則設計。側分帶靠近非機動車道側的標高按照人行道路緣石邊線的標高推算,即側分帶靠近非機動車道側的路緣石標高=人行道路緣石標高+0.09 m(非機動車道寬6 m,橫坡1.5%)+0.15 m(側分帶側石外露15 cm)。側分帶靠近機動車道(右轉車道)側的標高根據機動車道的交叉口豎向設計標高設置。
(4)交叉口中心點的標高。交叉口中心點標高如果過高,轉盤改造的工程量將加大,工程造價將增加;如果過低,則不能滿足排水要求。因此,本次設計交叉口中心點的標高根據相交道路的中心線標高,結合道路縱坡合理確定。
道路環形交叉口是一種常見的道路平面交叉口型式,適用于多路匯交或轉彎交通量較均衡的交叉口[3]。對于部分已經不適合現狀及未來的社會交通發展的環形交叉口,應選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改造。對于改造中的難點及關鍵性問題,應靈活應對,尋找合理的設計方案。
[1]楊曉光.城市道路交通設計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GB 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S].
[3]CJJ 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程[S].
U412.35
B
1009-7716(2017)12-0012-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12.004
2017-07-06
占莉(1986-),女,湖北紅安人,碩士,工程師,從事道路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