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
在騰訊棋牌盛典的沙龍中,世界冠軍古力、李喆以及軟件開發者盧山一起聊人工智能(AI)對圍棋的影響。
職業棋手的絕望
問:AI對于圍棋的影響是一個非常開放性的話題,具備職業水平的AI出現之后,職業棋手個人體驗是怎樣的?
古力:第一次認識圍棋AI是看日本的一些研究,當時叫電腦圍棋。感觸最深的一次是在2015年11月的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棋手連笑贏了。當時,電腦圍棋給我們的感覺是跟人類棋手的差距還很大。但是僅過了一個月,李世石輸給了阿爾法狗,這對職業棋手的沖擊是非常大,AI的水平跟人類棋手的水平突然間很近了。當AI打敗人類棋手的時候,我感覺人類棋手要被替代,失業的時候到了。我的想法非常絕望,科技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
問:到絕望的程度嗎?
古力:比絕望還要絕望,因為那一刻,感覺我們職業棋手要失業了。
問:李喆當時是什么感受?
李喆:意外,沒有想到AI會提升得那么迅速。在阿爾法狗打敗李世石之前,我還覺得人類棋手可以讓AI五六個子。后來電腦有了新的算法,每一次算法的突破帶來棋藝大幅度提升。從單純算法的角度說,這種現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職業棋手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非常震驚。職業棋手一開始不理解AI下出來的棋,內在的邏輯需要深入了解后,才能去把握。
職業棋手在競技層面不再是最頂端的了,但是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借助AI更好地探索,了解目前的頂級棋手究竟處于怎樣的層級。大家對AI的情緒曾經是比較多樣的,但是時間慢慢地過去,可能會對其價值達成一種共識。
問:盧山先生是一名程序員,從技術角度來講,你是怎么樣看待AI戰勝人類的?
盧山:阿爾法狗挑戰李世石,我是堅定地站在人類這邊的。我是圍棋愛好者,“職業是”一名程序員,寫了20年的代碼。當時競猜,職業是一無反顧全部押了李世石,第一盤棋結果出來的時候,我沒有古力說得那么絕望,因為我不是站在職業棋手的角度去看,但那一瞬間感覺過去幾十年的人生價值觀崩塌了。

很多圍棋愛好者認為,圍棋是守衛人類智慧尊嚴的最后一個堡壘。李世石第一盤輸掉后,我們還認為AI贏得很僥幸。當時的解說都說李世石下得有點過份了,如果老老實實地下,可能就贏了。但是第二盤也輸了,第三盤也輸了。我覺得這已經成了人類科技史上一次跨時代的實踐。
第二天,我立刻組織團隊研究。經過借鑒、研究,加入了中國人的理解,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研發了目前中國的圍棋AI“絕藝”。“絕藝”最近贏了很多九段棋手,下棋的質量也非常高了。
我認為科技對圍棋是有兩面性的。人類一個重要的堡壘,科技將它淹沒了。反過來看,阿爾法狗和“絕藝”是沒有感情的,沒有辦法以人類的語言描述“為什么”,它只知道怎樣下棋,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么下。
未來的結合依然是人類棋手加上智能AI,將棋藝歸納上升到文化,這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區別于動物,也區別于人工智能。AI對職業棋手的提高是有幫助的,促進、推動職業棋手訓練水平提升,幫助開展圍棋教育和培訓。
AI將圍棋帶入新境界
問:AI是讓圍棋的路越走越窄,還是越走越寬?
李喆:這個問題涉及對圍棋價值的認識和反思。AI的算法和計算能力與人類是不同的。

AI不論用術的方式還是道的方式都有效。比較樂觀的狀態下,這種術和道之間是可以構成對話的。術與道的規劃可以把圍棋的價值呈現出來。人分析圍棋的時候,有些部分可以量化,這些量化地方能夠在邏輯上達到很高的高度,但是不能量化的地方,所謂虛的東西,以前都是用一些道理的方式理解,這個是厚薄的關系,那個是虛實的關系等。整理經驗后,提煉成理論去認識它。雖然這種方式在圍棋的競技高度上不能戰勝AI,但恰恰因為這是更為普遍的方式,將圍棋中的道理用在很多方面,可以舉一反三,很多人講棋如人生,道理是通用的、普遍的。
AI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整理這些東西。我作為棋界的一員跟AI進行人機合作,將AI算法、概率等解讀成人的思維,提高理解,這是一種科技加文化的方向,有很大的前景,我非常看好未來的圍棋發展。
問:AI能把以前難以量化的進行量化,盧山先生,從科技的角度看,你覺得是否有這個可能性,是否是一個方向?
盧山:圍棋AI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有一天古力帶著“絕藝”去應戰另外的“絕藝”,到底誰贏,這是不一定的事情,因為人有復雜性,但是電腦完全基于計算,完美的那一天到來之前,人跟電腦結合一定是最好的。
問:“絕藝”版本已經更新了,原先可以設置一個參照物,比如說最頂層的職業棋手,但是大家邁過這道門檻后,未來圍棋AI的目標怎樣設定?
盧山:現有還是要解決追求勝負的問題,路沒有走到頭,沒有進化到最好,“絕藝”現在的水平接近2017年初的阿爾法狗。任何局面的完美不是現有的電腦算法可以解決的,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實現,這要看科技界什么時候有新的革命。
AI會帶領圍棋走向終點嗎?
問:古力,你在巔峰的時候,一年拿下很多世界冠軍,有沒有想過自己離圍棋的完美大概有多遠?
古力:2010年,有一個記者來采訪,問我們與圍棋上帝下棋,需要他讓幾子。有的說讓兩三子,最多讓四子,也有人開玩笑說讓九個。我當時回答讓三個子差不多。現在看來,自己還是有些膨脹了。阿爾法狗最新版,我感覺它可以讓我三四子左右。
問:李喆怎么看AI出現后人類圍棋風格變化?
李喆:有兩個維度。一個是互聯網的出現,年輕棋手對圍棋的認識和理解的方式跟以前不一樣了,他們更多依靠網絡的大量對局,以實踐為主,有不同的理論和棋風。另一個維度,AI出現之后,我們棋手能不能從中提煉出來新的理論,重新把高度提起來。這樣,當我們對理論重新認識后,可能產生各種新的棋風。我相信將來可能還會有多元化的棋風,但前提是我們對AI有所提煉。
問:現在有AI了,未來是否需要一個獨立的職業,完成AI構思的翻譯,把AI對圍棋的理解以人類能夠理解的方式總結出來,從而完善對圍棋理論的指導?
盧山:圍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特別是最近一兩百年的發展,理論體系非常完整。但AI出現后,打破了以前的圍棋理論。理論是一種偏于文化的東西,目前我們還解釋不了AI下棋的思路。職業棋手走出的棋,99%的業余棋手看不懂,AI下的棋,目前的職業棋手也不大看得懂。如果有一個AI解說,確實會好一點,能夠幫助人類理解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