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浩


在夜晚,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沒有路燈,但是卻有一排排發光的樹木,是不是特別夢幻?
如果,植物也能這樣發光,我們的環境將大不相同。不需要為植物掛上燈帶,不需要人工控制開關,當夜晚來臨,城市自動切換到夜景模式,簡直就像電影《阿凡達》里的世界了。
不需要耗電,沒有額外設施,至少在不需要強光照明的地方,應該是個不錯的候選方案。然而,自然界并沒有這樣的植物,科學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借”來發光的能力
沒錯,科學有這樣的力量。雖然沒有相應的植物,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沒有地方去尋找這種能力——能發光的生物還是不少的。比如螢火蟲,在白天,看不到它有任何特別的地方,但到了晚上,那點點綠芒圍繞在你身邊,多么浪漫啊!甚至真菌也可以做到——在自然界,至少有幾十種蘑菇能發出漂亮的熒光。
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科學技術,把這種發光的能力“借”來,安在植物身上。生物之所以能夠發光,是因為它們的遺傳物質里面具有一些能使它發光的基因。如果把這些基因拆下來,然后給植物安上去,是不是讓植物也具有發光的能力呢?
真的可行哦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瘋狂,但從科學的層面來講,卻是可行的。基因工程就是這樣一門技術。目前,國內外有幾個科學家團隊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并且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荷蘭的設計師丹-羅斯加德領導的團隊和我國云南納博科技的科學家團隊都成功獲得了一棵發光植物的幼苗。
特別是我國的科學家團隊,他們是將海洋發光細菌的基因導入了植物體內,獲得了我國第一株發光植物。其效果與國外相比,毫不遜色。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不斷優化技術,提高發光的亮度。他們甚至有更開腦洞的想法,打算開發出一系列植物品系,然后讓男生送給女生的玫瑰發光,讓你家的多肉發光等等。到了那時,不僅用植物為城市照明的目標會實現,整座城市也會變成一個發光植物的主題公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