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衛忠
【內容摘要】法制教育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這關鍵的成長階段學會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真正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法制意識,樹立法制觀念。而思想品德課堂也成為這一教育的主要陣地,而此時教師的任務也就顯而易見。
【關鍵詞】法制 思想品德 融合 初中
初中階段處于人生中比較典型的“叛逆期”,初中生價值觀的形成受外部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成才的前提是成人,在注重科學文化學習和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要關注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培養,而這些都需要在課堂上融入法制教育。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歷和法律知識學習的心得,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融入法制教育,提出了三點建議,希望豐富思想品德學科的功能。
一、自我提高素質,滲透法制思想
初中生的價值觀還處于啟蒙階段,需要教師的通力協助來進行建設,并引導學生掌握自己的行為方式,而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自我能力和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我提高素質,做好課堂準備,及時地補充和學習最新的法律知識,并把自己形成的法制思想滲透在課堂上的教學環節,讓學生感同身受,從靈魂中滲透法律,只有做到如此,學生才會主動地探求法律和生活之間的關系。
例如,在講到思想品德教材中《尊重別人隱私,維護合法權益》一課時,會涉及到網絡謠言的新問題,而鑒于網絡謠言所帶來的社會危害,以及承擔的法律責任,我國《刑法》也進行了相應的補充。這些新的補充和規定對我們教師來說屬于新事物,因此在上課之前,我必須要去翻閱相關最新資料和司法解釋,才能帶領學生對涉及到的法律條例進行理解。通過課前精心的備課,我了解到了“兩高”出臺的,關于網絡謠言的新的司法解釋: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甚至可以視社會危害程度而入刑。于是我在課堂上問學生,現在微信的使用很普遍,對于別人轉發的微信圖片或視頻,你們是不是隨手就轉發出去了呢?很多同學都說隨便看看,覺得有意思的就順手轉發了。在這里我提醒學生們,網絡轉發的圖片文字和視頻不一定就是真相,我們轉發的內容要具備正能量,而對于涉嫌誹謗政府或其他工作人員的內容不能隨意轉發,否則你的行為就會構成違法,這是新的司法解釋內容,大家要樹立法律意識,明辨是非。
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才能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初中生對法律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在滲透法制思想中提供學生的思想覺悟。
二、結合社會生活,提高法律知識說服力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并不是純粹的法律知識體系,因此有些法律知識過于高深,學生們受到自身閱歷的局限,對法律知識不太理解,這也影響了教材中法律內容的說服力。因此教師要做到的就是如何把這些抽象的法律內容結合學生們的生活,靈活地使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融會貫通,達到基本掌握法律知識的目的。只有結合社會生活,才能有效地進行法制教育。
例如,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在講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回憶在自己的課外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需要自己去維權的事情。同學們都暢所欲言,有的說自己買衣服商家沒有開發票,有的說跟媽媽上街買菜遇到了短斤缺兩的現象,還跟菜販子大吵一架;還有的買到了貼牌手機,質量得不到保證。然后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就以上述同學所遇到的侵犯合法權益的事情如何解決,我還舉了一個旅游景點附近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青島大蝦”事件,一只大蝦竟然賣到了38元,駭人聽聞。我讓學生思考此飯店的老板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同學們很快在教材中找到了答案。這些例子能夠讓學生找到相同的切身經歷,自然而然就對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實例,能夠激發學生足夠的興趣,學生還可以從假期的旅游生活中找到類似的經歷,從而在今后的生活中警醒自己,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重視,增強綜合素質
重視是踐行的前提和關鍵,教師應讓學生從根本上重視法制觀念的建立,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遵紀守法的法律意識,能夠分辨違法犯法行為,在各種不良信息誘惑面前把持住自己,用自身的一言一行來維護法律的權威性。
例如,在講到思想品德《面對誘惑,學會說“不”》一課時,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開展了法制教育主題辯論活動,以“如何面對網絡”為主題,把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兩組,每方選出能言善辯的代表進行辯論,一方的任務是證明網絡利大于弊;反方辯論的任務是弊大于利。整場辯論活動如火如荼,非常激烈,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加強網絡相關法律的重視程度,進而讓學生對網絡特別是網絡游戲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引導學生增強綜合素質,規范自身的觀念和行為。
活動的目的不在于活動的結果,而在于思想變化的過程,這是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課堂融合的關鍵,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學生的思想,從思想的轉變來指導學生行為的規范。
綜上所述,法制教育要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要首先拓寬自己的法律知識面,關注司法解釋的最新動向,并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化繁為簡地引導學生對法律知識進行理解,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確保在初中的黃金時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做遵紀守法的未來公民,教會學生正確地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初中是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時期,因此對其進行法制教育尤其重要。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