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今年的研究生考試,試題出錯不是一個學校。山東師范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試題錯裝,西南大學疑似出現泄題,電子科技大學出現試題偏差,山西師范大學有試卷與去年考題大面積重復。看到這接二連三的“意外”,我不知社會公眾觀感如何,相關學校臉部溫度如何,主管部門心情如何。
招生考試,關系甚大,顯在表現在于招生錄取的具體結果,這個結果取決于考試成績;但它的后面則有一套“儀式性”的價值、一種態度性的表達,從大的一面來說,體現國家和整個社會對知識體系的認識,從小的一面來說,體現參與者對工作的專注程度。一次研究生招生考試,多所高校試題出現問題,至少暴露了相關單位、相關人員對一項嚴肅、莊重的工作的輕忽怠慢。
考試是考學生的,也是考學校的。那幾所出了問題的大學,考試合格了沒有呢?
如果錯誤也能分高級和低級,這次研究生考試中幾所高校的問題,應該說大多是低級錯誤。“高級錯誤”可能涉及認知水平問題、對復雜情況把握不住的問題,“低級錯誤”則是最簡單的事情、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也就是“底線失守”。考試不要錯裝試題,不要把答案當試題發放;考什么科目出什么科目的題,不要張冠李戴;每年的考試獨立出題,不要考題大量重復……這些是起碼的要求,甚至是不需要寫成規則的幼兒級常識,研究生考試竟然還不能做到。只有西南大學疑似泄題,問題可能復雜一點,有意泄題,還是“預測得中”,雖不好貿然斷定,但也必須調查到疑點冰釋并足以說服于人。
大學做事,比一般地方做事,讓人覺得應該靠譜一點,但現在的情況看,實在未必。說是社會風氣浸染了大學,不見得準確。各種不負責任的事情,學術不端的事情,為人之師而不能表范在前的事情,有不少。研究生招生考試出現的這幾件怪事,是大學風氣的一種新的表象。大學一方面以“學術堡壘,育才園地”自居,一方面做事毫不認真、毫不講究,這就是一種“雙標”現象,示于人的一面高尚無比,自己做的一面卻不體現那樣的高尚性。
研究生考試這樣的事情,需要一點莊敬的態度去做,因為招生實乃涉及大學身家性命的一件事情。正如社會上每一種職業,都需要有基本的職業精神去做。過去,好多行當要敬祖師爺,就是通過儀式使職業的責任感、嚴肅性傳遞下去。現在當然不這樣,但現代職業精神仍然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需要有一種嚴肅的、不茍且的態度,每個職業又有本職業應當有的操守。每個人有職業道德,每個職業有職業操守,形成一絲不茍的傳統,便是所謂“工匠精神”。一所連研究生招生都搞不上路,連研究生招生都出低級的大錯、出乖離常識之錯,這樣的大學,不是作為一所大學是不是合格的問題,而是作為任何一個單位是不是合格的問題。
幾所研究生招生出現的問題,追責必須認真,但實話說,無論怎樣追究責任,都不足以真正挽回其造成的惡劣影響,這幾件事情,影響的惡劣程度遠高于責任人承擔的責任。
每一場考試、每一張試卷,都有一根工作鏈條。出錯題、發錯卷、泄漏試卷的事情,鏈條上的每個人都應當處理到位。但處理到位了,相關學校的聲譽影響并不就消失了,主管部門的形象并不就恢復了。我們處理這些事情,不是為學校聲譽和部門形象著想,而是要對社會公眾負責,對問題的解決并防范于后繼負責。我們還要考慮事情對公眾信任、公眾對社會的負面感受。就此,依照相關規定,對責任人給予處理,不必猶豫。
戰場上打出幾發啞彈,會導致前線犧牲,這是一種質量檢驗。研究生考試,對考生來說如同戰場,對大學來說何嘗又不是。考試是考學生的,也是考學校的。那幾所出了問題的大學,考試合格了沒有呢?應當捫心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