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聽憑風里飄來花香泛濫的街,習慣于眺望命題模糊的塔,在一頂小傘下大聲諷評雨中的戰場——任何事物,當它失去第一重意義時,便有第二重意義顯出來。時常覺得是第二重意義更容易由我靠近,與我適合,猶如墓碑上倚著一輛童車,熱面包壓著三頁遺囑,以至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義中而儼然迷路了。我別無逸樂,每當稍有逸樂,哀愁爭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
(周揚摘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哥倫比亞的倒影》)
視野2018年24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