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賓——精準化管理,定位每一根香蕉品質
菲律賓作為中國高端香蕉最主要供應產地,每年向中國出口40-50萬t香蕉。雖然菲律賓香蕉僅占中國市場香蕉總消費量的5%左右,但卻占據了我國香蕉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
由于臺風和枯萎病導致產量下降,及部分政治性的因素影響,2017年上半年中國從菲律賓的進口量下降近30%。目前,中國市場正將進口香蕉的重點轉移至厄瓜多爾香蕉,以及越南和泰國的進口香蕉。但整體來看,菲律賓香蕉在中國香蕉高端市場的地位依舊不可動搖。在香蕉生產處理技術方面,菲律賓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主要特點表現在“五個拒絕”。
拒絕接受次品:菲律賓香蕉的商品率只有85%左右,余下的15%左右的香蕉不是作為次品蕉出售,而是直接被當做垃圾扔掉和處理掉,這就很大限度的保證了菲律賓上市香蕉的整體品質。
拒絕農藥污染:菲律賓香蕉受出口要求限制,在農藥使用上非常謹慎,在抽蕾掛果后就不再噴農藥,取代的是非接觸性的藥袋。
拒絕冷鏈時差:菲律賓香蕉已基本實現全程冷鏈,做到香蕉采收1小時入庫,從運輸到包裝均在冷鏈環節下,避免香蕉品質的降低。
拒絕粗放管理:菲律賓香蕉基地很多種植十幾年,生產期通常差異較大,就需要管理精確到株,香蕉工人高度專業化,分工明確,從噴藥到采收都有專人負責。
拒絕統一售賣:國內香蕉對于品級的劃分相當粗略,劃定一塊地區大致評定好貨、中貨、差貨,然后就以統一的價格出售。但菲律賓不一樣,當地的品級劃分精確到根,確保每一箱的香蕉質量都在一個平等的水平線上。
2 澳大利亞——區域化布局、集約化經營、香蕉大農業種植
香蕉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熱帶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地區、西澳大利亞州等地。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香蕉生產具備嚴格的香蕉種苗管理措施,區域化和集約化生產特點十分明顯,具備以香蕉協會為紐帶的健全的市場和社會服務體系,機械化作業水平全球領先。
嚴格化種苗管理:在我國,由于種苗繁殖和釋放不規范,一些病蟲害有蔓延和交叉感染之勢。澳大利亞香蕉工業委員會制定了“香蕉種苗質量認證標準”,育苗場必須通過認證才有資格繁殖種苗,不允許種植者自己留種苗。選址問題上,育苗場上游不能有香蕉種植場地,且選址地需沒有發生香蕉病蟲害的歷史記錄。出圃的香蕉幼苗必須經過53-55℃的熱水處理20分鐘,或者在1 000倍的殺線磷中浸10分鐘,以減少和防止線蟲傳播。
集約化經營:“集約化經營”有助于香蕉生產標準化、產業化、機械化的推廣。據了解,澳大利亞香蕉生產以私有農場為基礎,蕉園規模大,集約化經營。昆士蘭州的東部和北部沿海地區是澳大利亞香蕉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該州香蕉產量占澳大利亞香蕉總產量的85%。
組織化發展:澳大利亞香蕉生產組織化程度高,香蕉協會進行著有效的聯結和服務,確保香蕉生產和銷售的順利進行。由香蕉經營者組織形成的香蕉協會作為政府產業部門和蕉園主的橋梁,以保護香蕉經營者的利益、應對市場風險為主要目標,為香蕉經營者提供社會化服務,是香蕉經營者信息交流的平臺。栽培技術、生產資料、機械設備、采后技術等方面,協會都會統一提供服務和幫助。
機械化作業:近年來,我國香蕉的種植采收也越來越受到人力問題的困擾,澳大利亞香蕉種植機械化發展水平領先全球。如采用滴灌和微噴灌系統、灌溉施肥和機械噴灑施肥、機械噴藥、花蕾注射器、采收包裝生產線等。
標準化管理:澳大利亞蕉園一般5-7年輪作更新一次。壟間作為人工和機械作業的通道,距離6.6-7.0 m。壟上種植雙行香蕉,壟高30 cm,灌溉、施肥甚至香蕉地的翻耕僅在壟上進行。澳大利亞的香蕉園基本上都配備有包裝車間或者中心包裝廠,香蕉可在就近進行采后處理。香蕉采收需要兩人組合手工完成,一般是1人砍香蕉梳,另1人運出。采收的香蕉直立放在裹有泡沫橡膠的拖車上。由拖拉機運輸到包裝廠,進行清洗、分梳、分清洗、分級、包裝,然后立即放入冷庫中,進入冷鏈運輸和銷售過程。
3 以色列——節水、防風,現代技術創造奇跡
以色列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有著漫長、炎熱的夏季,十分符合香蕉種植的光熱條件,但在水源方面卻是一個硬傷,水資源在當地屬于十分稀缺且價格昂貴的資源,因此在以色列應對干旱少雨環境的滴管設備幾乎隨處可見。
此外,以色列的蕉園基本很少使用農藥,葉片照樣油亮光滑。由于以色列本身氣候十分干燥,外加使用滴管設備大大降低了病菌繁殖所需的濕度閾值,因此有效的切斷了常見香蕉病原的繁殖傳播途徑。
此外,春季以色列經常會有比較強的風力,最高達160 km/h,會破壞香蕉的葉片。采用防風網對香蕉進行保護,不僅可以保護香蕉葉片的完整,還使得蕉園每年耗水量由此前的1 700 m3/畝降至700 m3/畝,按照2元/ m3的水的價格,每年每畝蕉地可節省多達2 000元的用水成本。
4 泰國——橡膠地套種香蕉,特色蕉別具一格
在泰國境內,橡膠樹作為主要的經濟作物,占到全球天然橡膠供應量的40%。近年來橡膠園內流行套種菠蘿和香蕉, 主要由于當前橡膠價格走低,為實現利潤增值,初期當地在350萊(相當于21 000畝)嘗試橡膠地套種香蕉、菠蘿等短期農作物,全年收入已經達到500萬銖(約等于100萬元人民幣),隨后這種套種模式迅速推廣。此外,泰國最獨具特色的蕉要數有半米長的象牙香蕉。當地大城府有一位農民種植這種象牙蕉,每株收成雖只有7根,但每根都有嬰兒大腿粗,長達半米,其味道倒是普通香蕉沒太大差別。
(來源:蕉情,20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