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欣 練丹
摘 要:現階段,伴隨著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使得社會創新改革對于能源的需求數量提升,特別是在電力供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而電力調度自動化由于其良好的性能特征,逐步被電力供應機構廣泛推廣以及使用,為此我們應當在現有的技術和能源資源的基礎上,探索和研究電力調度自動化對于跨區域之間能源輸送的方法及措施,確??尚哦仍L問控制能夠真實有效運作,進一步提高電力網絡運用的效率和質量,滿足廣大用戶對于電力能源的使用需求。
關鍵詞:電力調度自動化;可信度;訪問控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4.182
目前,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代,快節奏的社會前進步伐在給社會進步帶來文明與創新的同時,對于能源資源的需求數量持續增高,而電力作為當下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社會發展進程當中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電力的需求數量也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而進一步升高,特別是在跨區域之間的經濟信息交流當中亦如此,為了促進整體電力發展運營效率,提高電力網絡發展科學、合理、安全的運行,有效地促進電力資源的最大效用,利用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完善,來實現對電力資源的科學調配和調度,保證數據的有效性,促使電力系統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1 電力調度自動化的主要內容
從當下進行的電力網絡運用實踐過程當中我們了解到,所謂的電力調度自動化的主要內容指的是在電力運用系統的基礎上實施的自動化管理過程,是對電力系統提出的具有系統性、功能性以及規劃性在內的綜合性較強的電力配送運用系統,是電力運行系統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為了持續保持較高效率的電力調度自動化則需要電力系統的長遠規劃、調度體系體制的制定以及明確的職責分工為依據,以電力系統自身的特點為基礎,依靠電子信息設備實施運行操作。包括數據采集、信息處理、統計數據、遙控計算、報警處理及安全管理等,并對相關的電力輸送設備進行數據記錄,針對數據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具有遇見性的把數據問題表現出來,提高電力調度過程中預警信息的準確度和及時性[1]。
2 可信度的訪問控制技術主要特征
由于受電子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影響,為了確保電子類系統能夠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在信息技術的研發過程中而形成了基于提高系統運行可信度的訪問控制技術,其主要內容指的是,防止任何資源在未授權的訪問,從而是電子信息系統在合法的范圍之內進行使用,其技術研發的意義則在于用戶身份以及特定的信息屬性來限制用戶對于信息數據的獲取以及相關的控制操作,其訪問控制技術的目的則在于限制特定的主體對于特定客體的訪問,從而使得對于信息獲取渠道產生有效地合理的保護以及使用,而在進行訪問控制技術前提條件則表現為完成特定信息用戶的身份確定以及訪問信息的具體權限范圍。而電力調度自動化的訪問控制技術則就是在上述控制技術的基礎上實施操作地,通過可信度較高的訪問控制系統設定來進一步確保電力系統在調度過程中的安全、科學、合理等性能[2]。
3 基于可信度的訪問控制技術中的電力調度自動化體現
針對當下訪問控制技術的安全、可靠的運用優勢以及易操作、易維護的特征,同時受提高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需求,訪問控制技術正逐步被電力行業內的機構、企業所推廣使用,在確保系統安全運行的同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一方面,在電力調度的系統運行過程中為了防止系統外來非限定性用戶的信息獲取,減少在電力調度過程中非法用戶的使用,使其使用人員免受對相關數據參數的惡意攻擊,進一步加強了對系統訪問控制的限制,通過對系統使用授權,針對不同層級的信息使用進行激活確認,形成有效地權限激活數據庫,將反映出活躍集合到權限集合的映射關系,做到一一對應判斷用戶管理的權限和訪問權限,有效地避免了非法用戶的訪問和合法用戶由于失誤操作所帶來的損失[2]。
一方面,在電力調度系統的運行當中由于其體系設置及程序數據信息量巨大等因素,使得在訪問控制技術的實施中重點體現在了對被訪問對象的實質屬性確定方面,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對訪問者及被訪問者在系統登錄限制中進行分門別類,以訪問和被訪問者自身的特定屬性,包括接觸到電力調度的業務操作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監管人員的工作標準及個人操作習慣等,對其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屬性指派,對操作主體形成有效地控制,將可對電力調度進行操作的主體人員限定在特定的范圍內,降低了其中的工作復雜程度,提升了工作效率[3]。
4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訪問控制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的運用,可以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通過建立嚴格的用戶及被訪問者的權限設定,利用可信計算機和訪問控制的相關策略提出相對應的模型,才能有效地避免電力調度自動化運行中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李衛東,劉嬈,王海霞等.電力系統運行信息自適應顯示體系研究框架[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37(06):77-83.
[2]趙雙.關于電力調度自動化的應用和優化探究[J].電子測試,2016(24):86-87.
[3]杜文慧.電力調度自動化網絡的安全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