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光(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研究
高春光(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文章主要針對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進行分析,結合當下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發展現象,從工程概況、生產廢水處理工藝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動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的發展與進步。
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下,工業化進程逐漸深入,各種工業生產快速增加,但在生產化工助劑期間會出現含堿以及含鹽量相對較高的工業廢水,并不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講解。所以應對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進行重視,結合實際情況對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效率進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對自然環境進行保護。
文章主要以我國某化工助劑生產加工企業為實例進行分析,該企業主要對各種油田助劑進行生產加工。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這些油田助劑在生產期間通常會出現各種含有大量堿、鹽等工業廢水,在自然條件下不能較好的進行講解,并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嚴重破壞。與此同時,在對各油田助劑進行生產期間也會出現相應的地面沖水以及冷卻水等濃度相對較低的工業廢水,需要企業對其進行科學處理才能提高安全生產效率。根據企業實際生產狀況與政府相關部門規章制度為基礎進行出水檢測,使出水pH值在6至9之間,同時,生化需氧量、S釋水系數、化學需氧量含量應分別在30毫克每升150毫克每升、150毫克每升之內,進一步保證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圖一企業廢水綜合處理工程
該企業在對化工助劑進行生產期間通常會產生出現較多數量的無機物與有機物,并含有相應的有毒有害物質,因此在實際生產加工期間應對其進行嚴格處理。相關工作人員可先對真空蒸發預處理進行使用,使各種形成的廢水在經過真空蒸發預處理后流入生化系統在進行綜合性處理。其中該油田化工助劑生產企業主要使用蒸發濃縮技術對化工助劑生產廢水中存在的各種鹽、堿、化合物等進行沉淀與排除,通過蒸發濃縮技術各種物質都會堆積在釜底,同時使用離心機與母液對釜底位置存在的物質進行脫水處理并回收,其中回收的物質主要有二甲基酮、酒精等。在將各種物質集中排放如集水槽中。在使用這一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時,其自身含堿量與含鹽量等相下降,對之后各種處理方法應用質量的提升創造條件。
該企業化工助劑生產廢水處理系統主要對以往建筑與設備進行使用,當前在對冷卻水進行循環使用時,廢水處理量為75m3/d。
其建筑結構主要為鋼筋混凝土,容積為75立方米左右,HRT通常為24小時,同時調節池中還具有一臺潛水泵設施,并在潛水泵帶位置安裝了參數為5的射流設備,主要進行曝氣運行。
真空蒸發設備主要又鋼制材料生產加工,其規格為5米×2米,流出蒸發設備中的廢水量通常為30m3/d至75m3/d。
水解酸化池結構主要為鋼筋混凝土,器容積為65立方米,HRT為18小時,其中水解酸化池具有55立方米左右的組合填料。雖然其外形主要為圓形,但其反省設備為方形,對其施工成本進行分析,其單池寬度應在8米之內,長與寬之間的比為2:1。反應設備上升速度應在每小時2米之內,致使水解酸化池中反應設備高度在6米至7米之間。同時反應設備應為分格方式進行設計,進一步對布水均勻性較弱問題進行解決。
以各種實驗數據為核心,企業對相應的蒸發設備進行調整與完善,對各種生產廢水的排除進行檢查與調試,在進行蒸發處理時將其酸堿度控制在8上下,并在蒸發設備中加入0.6MPa至0.8MPa的蒸汽進行蒸發濃縮處理,定時對釜底位置鹽、母液等進行排出,流入蒸發設備中的水量通常應為44m3/d,生產廢水的化學需氧量應為1900mg/L左右,其中積水槽將水排出到格柵井中與低濃度廢水進行融合。
各種污泥接種主要是由各污水處理廠生產形成,工作人員應結合混合液污泥濃度為10至12克每升以及3至4克每升的標準在水解酸化池與接觸氧化池中添加污泥接種。同時化學需氧量初始值應為550mg/L左右,并在生產廢水添加相應的葡萄糖等物質。在30天時,兩個廢水處理池化學需氧量清除率將達到8%與20%。在60天左右提升進水化學需氧量,其清除率則為10%與67%。在120天時將進水化學需氧量提升為1000mg/L左右在進行運行,其中水解酸化池化學需氧量為900mg/L,接觸氧化池化學需氧量為220mg/L.
在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一年時間的運行過程中,相關部門結合實際需求對其進行充分檢測,通過對其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清除效果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可較好對政府相關規定需求進行滿足。
在對生產廢水進行處理時應對清污分流技術進行使用,可較好對環境進行保護。同時在對含堿度與含鹽量較高廢水進行處理時,還應對其使用預處理方法,使其處理結構滿足相關需求,其中真空蒸發技術屬于有效的預處理基礎。
[1]劉明鏡.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分析[J].當代化工研究,2017(03).
[2]周亞清.化工助劑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程[J].科技與企業,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