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曄
11月24日,埃及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在西奈半島的一座清真寺,襲擊造成305名信徒死亡,另有128人受傷。
當地人說,此次襲擊可能針對的是蘇菲派穆斯林,蘇菲派是伊斯蘭教神秘主義運動的成員,被伊斯蘭激進分子視為異教徒。雖然指向很明顯,但至今政府都沒查出真兇,因為在動蕩的西奈半島,盤踞著太多極端組織。
實力最強的是IS的西奈分支——耶路撒冷支持者組織。該組織是目前埃及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極端組織,致力于把西奈半島變為“伊斯蘭國”的一個行省。
排名第二的是大耶路撒冷地區圣戰軍舒拉委員會,其宗旨是反對埃以和平條約,主要襲擊目標是以色列。排名第三的西奈半島圣戰支持者,創立者為拉姆茲·馬哈茂德,曾是拉登的私人醫生。排名第四的馬哈茂德·賈馬爾網絡,其首領曾長期被穆巴拉克政府囚禁。
甚至,連當地的貝都因人也卷入暴力恐怖活動中。2012年7月,穆爾西上臺后欲對西奈半島實行民族和解政策,但因與軍方、西奈當地部落的復雜矛盾而流產,一再被邊緣化的貝都因人成了多起恐怖襲擊的主角。
這些組織雖然訴求不同,但其興起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成立于2011年埃及政局動蕩之后。
西奈半島位于埃及東北部,是連接埃及、加沙地帶、以色列、約旦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國的樞紐。由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奈半島成為數次埃以戰爭的主戰場,被埃以兩國輪流控制,可謂緩沖區。
埃以和平協議規定,埃及和以色列交界地區實行非軍事化,西奈半島的安全由埃及警察以及多國觀察員部隊負責,埃及不得部署軍事人員,且必須遵守該地區人員和物資的部署限額。這些規定使埃及對西奈半島安全穩定的掌控能力非常有限。
自從2011年埃及爆發革命以來,埃及中央政府失去了對西奈半島大部分地區的控制,西奈半島幾乎處于安全真空狀態,進而成為極端組織盤踞的大本營。近年來,阿富汗與伊拉克等地的極端組織和恐怖勢力受到越來越嚴厲的打壓,這些組織也紛紛轉戰西奈半島。
埃及總統塞西在電視講話中堅稱,要用暴力打擊那些襲擊者,但是這又有什么用呢?他已試過運用強硬的軍事手段,但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打擊行動,并沒有遏制住極端主義的發展,反而使該地更窮更亂,成為極端主義的溫床。
如果這次恐襲的主謀是IS,那么問題就更讓國際社會焦慮了。在過去幾個月里,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界地區損失了大片的領土,伊朗和伊拉克已經宣布IS被剿滅。而此次恐襲卻提醒世界——他們仍然存在,仍可以造成可怕的傷害。
沙特王儲小薩勒曼26日召集40國參加反恐峰會,宣布成立新穆斯林反恐聯盟。但分析指出,該聯盟主要由與沙特同屬遜尼派當權的穆斯林國家組成,并不包括與其關系緊張的伊朗、或伊拉克及敘利亞等國。無法跳出宗教、派別或種族的反恐行動,最終恐怕不過是以暴制暴,說不定還會讓西奈半島的地緣政治悲劇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