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昕
不僅如何理解“預測”和“愿景”是泰禾集團不得不面對的熱點,而且如何調節擴張和內控的平衡關系,
亦是未來公司要解決的難題
近期,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高調業績預測引起深交所發函關注,看得出來,2017年末的閩系上市房企泰禾集團步伐有些著急,停牌、復牌再提示風險,泰禾集團(000732.SZ)難免成為了市場熱點。
伴隨著深交所問詢函的余波,2017年12月27日,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出現在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東區購物中心的開業現場。幾乎同時,公司第一大股東泰禾投資將所持股份的3.74%(2280萬股)和1.23%(750萬股)并先后質押給交通銀行福建分行和國盛證券融資,使其累計質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升至48.72%,手頭僅余316萬余股,而上市公司則為全資子公司泰禾嘉興追加最高不超過10億元的擔保額度。
而就在此前,由于黃其森本人對媒體釋放的高調樂觀業績言論,泰禾集團的股價短期被快速拉升,股價幾連跳,從12月22日開盤的16.71元,到25日開盤后直線拉升封至漲停,連著幾根陽線,直至事件平息的28日才小幅收跌0.98%,報收20.11元。
盡管泰禾集團最終將黃其森“2018年銷售目標2000億元, 以及2018年具體項目入市數量及銷售目標的說法”解釋為董事長個人對公司發展的目標和愿景,并不構成公司預測與承諾,但是,該漲的股價已漲過,而擺在急速前行的泰禾面前的是,如何調節擴張和內控的平衡關系。
“預測”與“愿景”
實際上,2017年12月26日,在收到深交所關注函的次日,為了防止股價波動,泰禾集團在回復之前,就對股票進行了臨時停牌。
由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放出:“泰禾集團2017年銷售額將突破千億元,2018年要翻番至2000億元,”“截至2017年年底,泰禾至少手握6000億元以上的土地儲備貨值,2018年可售貨值達4000億元。”“2018年泰禾的負債率要力爭降至75%”等豪言一出,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瞬間變成“網紅”。
不過這番言論引發的交易異動也引起深交所關注。25日收盤后,深交所對泰禾集團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確認上述目標實現的現實依據、具體措施,是否構成業績承諾,及風險因素和影響大小,并要求公司自查是否符合信披規定是否存在內幕交易。
但在此后的回應中,泰禾集團卻表示,董事長黃其森的說法系其基于目前公司的土地儲備情況、項目儲備情況、項目拓展能力、投資進展、管理能力、銷售能力、回款進度等做出的判斷,是針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和企業愿景,不構成本公司的預測和承諾。而關于公司的上述愿景實現與否,與宏觀經濟形勢、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公司2018年上半年土地拓展情況、公司項目建設開發進度、公司的管理能力、銷售能力以及回款進度等密切相關,其實現與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謹慎投資。
而在該公司回復關注函后,泰禾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公司之后還將繼續提示市場風險。27日,泰禾集團再發風險提示公告,重點說明三件事:一、仍是黃其森關于2018年銷售目標等說法屬于董事長對公司發展的目標和愿景,并不構成本公司的預測和承諾,其實現與否與多項因素有關,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二、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以及公司對收入的會計政策的規定,公司房地產項目簽約銷售收入不等于當期的營業收入。三、公司將在2017年會計年度結束后,盡快初步測算公司年度財務數據,并按相關規定盡早披露業績預告,隨后敬請投資者關注并注意投資風險,股票于28日小幅下跌。
但僅僅是“目標和愿景”五個字,是否能讓黃其森免于“失言”之責?資深市場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這主要看交易異常時是否有關聯人操作股價獲利,“有的上市公司在融資或運作過程中不排除有市值管理的動機,但如何界定違規,還要看是否構成虛假陳述和釋放言論操縱股價并從中獲利。”該人士表示。
內控失衡與高負債
而作為“愛拼才會贏”的閩系代表房企,在積極擴張、負債高企之下,泰禾內控管理問題被掀開冰山一角,也因此導致其產品和管理多次遭受公眾的質疑。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6日,泰禾集團新增項目36個,新增土地儲備792.8萬平方米,由于今年拿地方式向收購并購傾斜,泰禾內部要求收購并購項目原則應在6~8個月內達到首期預售狀態,但身為高端房產商,泰禾施工改造現場出現重大事故,已不是什么秘密。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逐漸上漲居前的資產負債率也讓泰禾集團隱憂重重,其負債總額已經從2015年末的677.13億元快速增加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569.28億元,僅今年三個季度便上升了54.38%。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季度泰禾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始終較高,且增長明顯,分別約為79.9%、82.4%、85.5%,負債率之高在今年三季度滬深兩市138家上市房企中排名前10%左右。
在克而瑞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中,泰禾集團的銷售額排名第27,銷售面積排名第46。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9.84億元,在A股上市房企中排名第12位,同比增長39.73%。但利潤的增速則要遜色一些,前三季度營業利潤增幅僅6.4%,與此同時,上半年房地產產品毛利率為26.01%,較上年同期下降0.63個百分點,比較遺憾的是,針對這之間的反差、出入以及未來改善的計劃,泰禾集團并未正面回應《投資者報》記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