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升
摘 要: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許多環境問題日益凸現,農村環境令人擔憂,特別是部分農村環境“臟、亂、差”,飲用水水質不斷下降,畜禽養殖污染、工業企業等高污染企業向農村轉移等問題突出,使農村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農村生產與生活存在的這些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必將影響到新農村建設。為了治理修復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提升人們生活環境,本文對近年來朝陽縣生態環境質量現狀進行了概述,當前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從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土壤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進行分析,查找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綜合治理,建設美麗鄉村。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分析原因;生態治理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2-0011-01
1 縣域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現狀
近年來,縣域內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六大污染物濃度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2013—2016縣域河流水質基本項目CODcr、氨氮等23項目濃度年度均值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2014—2015燕山湖水庫年均值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縣域內地表水水質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通過對朝陽縣柳城、七道嶺、東大屯等鄉鎮50個農田土壤檢測點均未受到污染,農田土壤質量為無污染,土壤質量達標率為100%;朝陽縣生態環境質量為良,較適宜居住[1]。
2 農村環境污染的幾個方面
2.1 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
近年來,隨著農村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新的生活方式及其各類各包裝的商品,各種生活垃圾也快速顯現。在農村道路兩側,河道離地表水很近的河岸兩側垃圾堆隨處可見。有廢舊生活物品、破盆破罐、塑料袋、碎玻璃、爛酒瓶、腐爛的菜葉等,不僅影響地表水水質,而且會傳播疾病,危及人體健康,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環境。
2.2 農村生活污水沒有及時處理
農村的生活污水處于無序排放、隨意排放的狀態。每家每戶的生活污水都沒有治理設施,都是順著自制的排水溝流到田地里,或農村街道路面。在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時期,農村生活污水的成分比較簡單,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也不再簡單,加上農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治理資金不足或是沒有做到整個村鎮廢水統一規劃,統一處理,造成農村環境污染不斷加重[2]。
2.3 土壤污染
在農村,農民缺乏環保意識,缺乏農業生產技術,沒有發展綠色農業,沒有做到科學施肥和使用農藥,不是靠改良土壤及種苗來提高產量,而是大量地使用化肥,農藥來提產、增效。每逢遇到雨水沖刷,大量的化肥農藥便滲入地下或流入河流。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造成農田土壤嚴重污染,使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糧食減量減產。
2.4 畜禽養殖污染嚴重
朝陽縣是畜禽養殖大縣,養殖戶達到1000多家,畜禽養殖不規范化,造成廢水任意排放,空氣污染嚴重。
3 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
3.1 人們環境意識差
長期以來,農村落后的生產方式,農村生產技術水平低,農民文化水平不高,農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沒有意識到正在加快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方法,過量地濫用化肥和農藥;農村街道衛生條件差,垃圾隨處堆放,廢棄物品隨便扔等等。人們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加上環保意識的匱乏,使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日益低下。
3.2 農村環境治理資金不足
在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由于各級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上投入的治理資金不足,導致相應配套治理設施不完善,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有的雖然廢水治理設施完善了,但在人員、設備運行上投入的資金不足,治理設施不能夠正常運轉,廢水,生活垃圾處理不到位。
3.3 農村環境監管力量薄弱
國家環境保護的重點長期在于城市污染、高污染企業、河流的治理,忽略了農村環境污染,農村環境質量不高。農村鄉鎮環保機構、環保人員、環?;A設施投資上均供給不足,雖然現在許多鄉鎮成立了環保機構,設立分管領導,成立鄉鎮環保所,只有環保所長一人負責,甚至一人兼多職。
3.4 高污染企業向農村轉移
農村周邊的鐵礦、錳礦等企業尾礦沒有進一步的治理和修復,給農村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4 加強農村生態綜合治理
4.1 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
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所在就是農民缺乏環保意識,所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治理,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深入農村集市、鄉鎮、村委會廣泛宣傳農村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讓人們愛護環境從自身做起,充分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2 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
老虎山河的懸浮物治理工程,有效降低了懸浮物含量,有效地改善了老虎山河的水質、此項工程美化環境、提升沿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使河流水質和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高,改善周邊居民生存條件。第二牤牛河人工濕地水質改善工程是應用河道側地修復技術,生態穩定塘等和表流人工濕地組合技術,削減河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凈化河水,使水質治理達到預期目標,以保證流入大凌河的水質。小凌河朝陽縣段的生態修復和生態治理,改善了小凌河環境狀況,促進了沿河經濟的發展,提升了沿河特色農業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4.3 “藍天工程”成效顯著
2016-2017年取締鍋爐89臺,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253臺,逐級簽訂秸稈禁燒責任狀,建立督查、巡查制度,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新增城市綠化軟覆蓋和水面面積10.2公頃,空氣中PM2.5、PM10分別下降17%,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26天。endprint
4.4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穩步推進
制定印發了《朝陽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完成我縣155家土壤污染重點企業空間位置遙感核實工作,柳城、七道嶺、東大屯等鄉鎮50個農田土壤檢測點均未受到污染,土壤質量達標率為100%。
4.5 興建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朝陽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南雙廟鎮馬德溝村,占地21.76公頃,設計總庫容為278.32萬立方米,可填埋垃圾總量為250.36萬噸,設計規模為日處理垃圾270噸,服務年限22年。該項目經朝陽市發改委于2013年10月份批準立項,2014年4月份完成可研審批,2015年10月份完成初步設計審批,2015年10月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末投入使用。各鄉鎮垃圾填埋點中除西營子、大廟鎮、波羅赤三個垃圾填點辦理了可研、環評等手續,并嚴格執行衛生填埋制度外,其余各鄉(鎮)場、街道只是根據本鄉鎮的實際情況,臨時協調的堆放垃圾的地方,沒有辦理任何手續。我縣按照住建、環保、農業、水利四部委聯合部署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工作要求,對各鄉鎮垃圾堆放點進行排查,配套建設正規垃圾填埋場,按要求預計2020年完成[3]。
4.6 加強生態修復工作
我縣鐵、錳礦業生產企業較多,在礦山開采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自2015年以來,我縣持續推進礦山綜合環境整治行動,取締手續不全、設備工藝落后、整改任務完不成的礦山企業,非煤礦山企業由34家整合為16家,對取締后的采礦點和閉庫的尾礦庫進行修復治理,目前,已完成礦山生態恢復治理435畝。要在鞏固礦山環境治理成果基礎上,加大生態修復力度,制定土地修復方案和計劃,完成造林綠化12.5萬畝、礦山環境恢復治理400畝。
5 結語
朝陽縣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取得的效果十分顯著,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人們在天藍、碧水、青山、沃土的美好環境下生活,共創朝陽縣美麗鄉村。
參考文獻
[1]王曉霞,馮淑霞,龍柳生.遼西朝陽地區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16):212.
[2]孫賽男,何靜偉,鄭鴻娟,等.農村環境污染情況調查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35):68-69.
[3]劉洪滔.淺談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J].綠色視野,2012,(4):4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