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思
摘 要:機械制造領域測量技術主要包括加工零部件和制造系統的測量技術這兩種,應用測量技術主要是為了得到機械制造的位置、長度、角度和距離等數據,為機械的實際制造提供參考。現階段可用的測量方法比較多,但是在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測量環境進行選擇,這樣才能確保測量結果的精準,為機械設備的制造提供最可靠的數據。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測量技術的應用現狀和測量技術在機械制造行業的地位,然后預測了機械制造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械制造領域;測量技術;發展
中圖分類號:TH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2-0039-01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測量技術的先進性推動了機械制造的不斷發展,測量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應用了測量技術以后,機械設備制造的誤差也明顯降低。在機械制造期間獲取可靠的數據,為對機械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是應用測量技術需要完成的任務。因此,不斷提升測量技術的先進性,可以為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
1 測量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應用現狀
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機械制造行業提供了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人們認知能力的提高,傳統的測量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所以機械制造行業需要尋找一種新型測量方式來滿足人們的要求[1]。測量技術也因此成為制約機械制造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測量技術導致我國的機械制造處于落后狀態,而機械制造行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所以測量技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阻礙。因此,如何提升測量技術水平成為相關專家的關注重點。隨著各領域的不斷發展,測量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有力發展,目前已經步入正軌,相關設備和技術也因此得到發展,在性能測量方面尤為突出。
1.1 靜態測量精度理論
靜態測量精度理論已經發展成熟,而且在機械制造領域被廣泛應用,具體包括以下幾個要點:(1)系統誤差:遵循確定性規律,系統誤差可以補償,但是補償本身也存在誤差;(2)較大誤差:這種誤差都是偶然發生的,不需要遵循規律;(3)隨機誤差:根據統計分析原理進行處理,而且要遵循隨機規律;(4)測量不確定性:測量后不僅要給出具體的數值,還要對測量值的不確定性進行評估。以往都是通過真值來評估測量值范圍,現在是依照測量值確定真值范圍。這種測量方式更具操作性和實際性。(5)分解測量誤差:測量誤差是由多個環節組成的,將其分解成多個小環節,就可以針對每個環節采取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誤差,目前都是采用尺寸鏈理論進行分解。
1.2 動態測量精度理論
動態測量在測試領域作用較大,與靜態測量精度理論相比,動態發展更晚,而且更復雜,所以該理論體系還有待完善,很多問題都還在探索當中。其進展現狀具體如下:(1)全系統動態測量:這類理論從分析誤差源著手,綜合考慮動態測量系統的組成單元誤差和系統內外的干擾因素,盡量將動態測量系統的處理方案白化,針對各單元誤差建立傳遞函數,并建立起動態測量誤差模型,從而推算出全系統測量精度。(2)動態誤差分解理論:這類理論是在全系統測量精度理論的基礎上建立的,通過分解誤差找出測量系統中的誤差增大單元,然后采取措施降低誤差,從而提高動態測量系統的精度。(3)動態測量精度損失診斷:精度損失診斷是以誤差分解為基礎進行的,從精度理論的逆向進行思考,其研究目的是為了均勻設計測量儀器和產品,從而發揮出生產資料的最大價值。
2 測量技術在機械制造行業的地位
科技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機械制造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較大份額,開始逐漸取代農業和工業的經濟地位。雖然測量技術只是機械制造的輔助手段,但是先進的測量技術可以提升數據的準確性,確保機械設備的質量。因此,沒有精確的測量數據,就無法為設備質量提供保障,設備生產效率也無法得到提高。另外,機械設備還會受到制造工藝、人為因素、結構設計和生產材料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在設備裝配過程中,其精度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制約著機械制造質量的提升,而制造質量的提升可以通過誤差補償技術來實現。測量技術可以在機械設備制造的每個環節發揮作用,譬如在線測量技術、離線測量技術和極限測量技術,而且在生產工藝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因此,測量技術是機械制造領域提升競爭實力的關鍵點。制造行業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測量技術的應用范圍,測量參數也變得更加復雜,測量尺寸已經涉及到納米和原子單位,測量精度明顯得到提升。同時,影響測量技術的因素也在逐漸增加,為了擺脫周圍環境的影響,新的測量技術也隨之產生,一些極限尺寸測量也受到機械制造行業的廣泛關注。
3 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
人們對工業技術越來越重視,所以測量技術和機械設備也在不斷進行創新,機械行業因此得到快速發展,機械生產水平也一直處于上升階段。
3.1 測量技術和極端制造
隨著各種大型設備的出現,測量技術需要測量的數據在不斷增多,測量難度也不斷增加,致使測量格局逐漸發生轉變。面對這些現實問題,我國處于初級階段的測量技術需要不斷改進,研究出更精密、更實用的測量技術,這樣才能滿足客觀需求。
3.2 動態測量和現場測量之間有機結合
現階段,要想完成機械制造任務,不僅要對物體進行靜態測量,還要在制造現場進行動態測量,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在測量工作開始之前,制造人員應從各方面獲取數據信息,在設計結構上,應努力提升機械制造和動態測量的結合水平,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水平,還可以推動測量技術與科學技術的融合,促進測量技術的不斷優化與發展。
3.3 測量過程的發展
在測量過程中獲取的數據從簡單的信息轉變為多重信息,近幾年電子技術和科學技術都在不斷發展,數據信息量也在逐漸增多,因此,在信息融合期間,機械設備制造也需要多類型信息作為參考,然后對各種信息進行更好的處理,為機械制造創造更有利的條件[3]。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大力拓展信息融合領域,推動機械制造行業測量技術的向前發展,從而機械制造帶來更多可靠的數據,為設備制造提供最有力的數據支持。
4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機械制造行業測量技術的信息化發展,這也成為機械制造行業能否繼續向前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同時推動了機械制造行業發展水平的提高。雖然我國的測量技術還處于發展初期,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國的發展前景還是十分光明的,所以機械制造行業要不斷完善測量技術,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推動機械制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國安,吳金強,劉浩鸞,等.機械制造領域測量技術的發展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3,11(02):183-184.
[2]夏先均.基于機械制造領域測量技術的發展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5,18(03):205-206.
[3]鄒學汪,楊超.機械制造領域測量技術的發展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5,21(07):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