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摘 要:家用電器為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然而在質量檢測管理上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危及人們生命安全。本文對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現狀進行總結,并從構建檢驗機構管理和交流平臺、加強檢驗隊伍的整體素質、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安排合理的抽樣檢測等六方面,論述了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電器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管理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2-0253-02
如今,電器產品已風靡全球,電器產品的質量與行業發展息息相關,受到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這一點在我國也毫不例外。無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電器,還是從國外進口的品牌電器,在進入我國市場之前,必須經由我國專業的質量監督部門進行檢驗,以此來提升我國電器產品質量。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在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為人們生活留下了安全隱患。
1 我國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現狀
1.1 受政策導向影響嚴重
電器質量檢驗管理的進行受政策影響較為明顯,截止到目前,我國在電器質量檢測中的檢驗標準和規范與國際接軌程度不高,相比之下與很多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國家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科學技術,技術創新能力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體現。但在我國電器質量檢驗過程中,很多檢驗部門依然沿用傳統技術,導致流入市場的電器產品很難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在此種環境下,電器質量檢驗行業必須承受來自政策變動所帶來的風險。
1.2 檢測市場秩序不規范
目前,很多電器生產企業和檢測部門的質量檢驗意識仍停留在資料檢查階段,而且中國的電器質量檢驗部門因經濟利益,被動接受身產單位委托,嚴重影響了質量檢驗的公正性和公開性。因此,電器質量檢驗市場仍存在很多缺陷,需要相關部門對檢測市場進行合理規范[1]。
1.3 缺乏專業的檢測人員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對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產生了嚴重影響,這主要體現在缺乏專業的檢驗人員。當前,我國電器質量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偏低,顯示出相關部門對電器質量管理方面的不足,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因此,培養專業的檢測人才,是開展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檢驗人員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相關部門要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加大對檢驗人員的培訓力度,為電器質量檢測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1.4 檢驗方式存在缺陷
在我國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中,經常采用抽查的方式,但當前我國對抽查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并不完善。在監督工作進行時,很容易發現一些檢驗管理制度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卻仍然在繼續使用中,導致抽查制度的嚴重滯后,增加了電器產品質量風險,為整個電器行業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1.5 企業未制定戰略發展規劃
一般來說,電器產品不單單在國內銷售,很多品牌都會出口國外,在出口時,產品質量應該是重點檢驗對象。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無論抽樣檢測結果如何,都會使企業形象受到影響,嚴重時還會影響國家聲譽,最終導致該電器產品在國際市場中消失。在現實出口中,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企業發展規劃未能與國際一體化發展相一致,企業管理人員對電器產品質量不夠重視,導致產品在設計上、材料選用等環節不能達到國際標準,最終使電器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危害使用者利益。
2 我國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的優化策略
2.1 構建檢驗機構管理和交流平臺
當前我國電器產品的檢驗機構較多,在加上檢驗部門的獨立運作,造成了電器產品檢驗標準的混亂,嚴重影響了對電器質量的整體把控。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將管理責任進行有效劃分,標明權利范圍,打造全面的溝通平臺,形成檢驗機構的交流和管理機制,促進電器產品質量檢驗工作的有效開展。當檢驗工作需要其他部門配合時,管理人員應快速制定出相應方案,實現監督和檢驗合二為一。通過上述分工與合作,可以使檢驗管理和監督工作全面加強,也有利于提高企業對電器產品的質量認識,為融合國際市場提供基礎[2]。
2.2 提高檢驗隊伍的整體素質
檢驗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管理檢驗人員,人是檢驗工作中的第一要素,每個人都具有較高的能動性和創新性。好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檢驗人員的思想素質以及職業道德,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對企業形象和企業信譽的養成起到很強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電器質量檢驗單位應定期組織人員和檢驗技術交流會,改善平時工作中不合乎規定的操作,還可以制定黨委輪轉制度和崗位對調,讓工作人員深入到發展更好的企業中,去學習和交流檢驗工作經驗,以此來提高檢驗人員的工作能力。另外,實施持證上崗制度,并提供一定的獎勵措施,這樣,可以促使工作人員主動投入到檢驗知識學習中,實現自我素質的有效提升,最終將檢驗隊伍整體能力改進,為電器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2.3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有利于電器產品種類的豐富,也推進了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相關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明顯滯后,嚴重影響了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結果。不合格的電器產品流入市場,危害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相關檢驗部門應注重監督體系和制度的制定,保證在電器產品質量檢驗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實現產品質量的有效控制。
2.4 開展合理的抽樣調查
首先,選擇業務能力強、素質較高的抽樣人員,對電器產品進行全面科學的質量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合乎國家標準。其次,抽樣人員要認真對待抽樣表單,尤其是檢驗數據的填寫,要求與實際檢驗數據相一致,在表單填寫過程中,注意干凈、整潔、按照統一格式進行填寫。最后電器產品抽樣檢測數量保持合理性,根據電器產品生產的實際情況,確定檢驗標準數量,實際抽樣檢驗數量要超過標準數值,這樣,可以降低檢驗結果的無效性,確保電器產品質量達到相關要求[3]。
2.5 制定檢驗監管制度
想要保證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效果,相關部門必須建立起有效的監督審查制度,使電器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實現檢驗數據標準化發展。因此,在監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首先要制定出質量管理體系,將管理制度、監督機制、獎罰機制等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內容擴充,根據市場實際情況,讓檢驗監管制度發揮到最大功效。另外,通過檢驗監管制度的制定,可以帶動檢驗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進取心,以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將質量作為唯一的工作目標,堅持質量第一原則,為電器產品生產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條件。
2.6 誠信檔案的建立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開展不定期的電器產品質量抽查活動,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抽查次數,提升企業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一旦在抽查過程中發現不合格的產品,應追查其根源,并進行嚴厲懲處,避免相同的情況再次出現。對一些正在努力提升產品質量的企業,應給予一定的整改時間。另外,相關檢驗部門可以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將質量合格和不合格的電器產品分別記錄,以便于后續對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管理進行跟蹤。其次,企業應開展電器產品實地服務,宣傳電器使用時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便于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服務。
3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電器質量檢驗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包括檢驗人員專業素質低、檢驗市場秩序不規范等。因此,我國相關檢驗部門應綜合市場發展形勢,建立一套可靠的檢驗管理制度,為我國電器市場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未來,電器產品的類型還會不斷增加,質量檢驗人員應認真履行職責,創新檢驗方式,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仝鵬,劉子先,許正權,李天博.產品保證維修策略研究綜述與展望[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7,23(02):349-361.
[2]朱立龍,郭鵬菲,孫淑慧.三種混合分銷渠道條件下供應鏈產品質量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7,25(03):111-120.
[3]董朝陽,陳瑩瑩,羅逢吉.未來主動配電網中的新型數據驅動應用:技術,展望與挑戰[J].電力建設,2017,38(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