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軍
河南省浚縣科達中學,坐落在百年歷史文化名城——浚縣,經受歷史的洗禮,沐浴伾山文化。學校放眼未來辦教育,肩挑“科學成就未來,達者造福社會”的使命,傳承育人教書薪火,關注學校文化建設,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走出了內涵發(fā)展新路,逐漸形成了以“智慧學習,全人發(fā)展”為核心的學校文化。
科達中學始終秉承“科達教育,領先一步”的辦學理念,硬件建設和軟件投資,一直走在區(qū)域教育前列。辦學16載,致力于智慧化、精準化、精細化、標準化管理,學校各項工作呈飛躍式發(fā)展。
搭乘技術快車提升教學質量
2001年建校以來,科達中學始終沒有停止改革探索的腳步。科達教育集團董事長宋書選建校之際就提出:“用科技的力量,創(chuàng)造一流的成績;依靠科技的助力,創(chuàng)造高品位育人環(huán)境。”“依托信息手段,構建教學新環(huán)境”的先進思想于2006年在科達落地。這一年,科達中學在全縣范圍內率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電腦,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初步運用,如同為教師插上了翅膀,教師眼界更加開闊,業(yè)務素質得到了提高,用老師的話說:“我們做到了足不出戶,一覽天下,與所有名師對話,和四海名校聯盟。”
2009年,科達中學為每一個班級安裝電子交互式白板,實現班班通,教師接受全員培訓,考核后上崗。與此同時,一個龐大的教學局域網建成并運行,互聯互通,共享資源。再者,雖然是農村學校,這里的孩子卻享受著與城市學生一樣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學生們提升了自信,成績得到提高。
與此同時,科達中學的教師告別了“一根粉筆,滿身粉塵”教學的時代,教師在電腦上備課,上傳到局域網,在教室用交互式白板呈現,高效直觀。“兩手教具,腋下夾書”的教學場景一去不返,
教師在交互式白板上游刃有余地繪制圖形,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2014年,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東風,抓住了教育改革的機遇,科達中學為每名學生配備了平板電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張揚了學生個性,真正實現了個性化學習、自主式發(fā)展。他們的教學進度較同類學校提前結束,學生“學得輕松,考得優(yōu)異”是對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最好的詮釋。
融合技術平臺開啟智慧模式
科達中學一直踐行新課標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教師退居“幕后”,學生登臺“表演”。2014年,學校為所有學生配備平板電腦后,學生“主體”地位得以真正凸顯。
首先,整個校園網絡全覆蓋,萬兆網接入學校端口,東方科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為科達中學搭建了網絡云平臺,與科達中學“6131”智慧教學模式融合。
科達中學“6131”智慧教學模式,真正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課標理念落到實處,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在原有要求的目標指引下“學會”,變?yōu)槟芰μ嵘摹皶W”。該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協作配合能力,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元思維、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科達中學“6131”具體內容為:“6”指自主鉆學、同伴互學、問題導學、微課助學、精準幫學、以評促學的6種學習策略,“1”指一個數字化學習包,“3”指3種講解形式即“講什么、給誰講、誰來講”,“1”指一個針對性較強的練習。“6131”教學模式以“六學”策略為途徑,以數字化學習包為資源,以大數據為依據確立“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和擬定一個具有針對性,富有個性化的鞏固練習的教學過程。此模式體現了“教與學相結合,思與創(chuàng)共生成,主體與主導共參與”的現代教育理念。
科達中學“6131”智慧教學模式的“智慧”主要體現在“精準和高效”。精準是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的課堂相比較,在科達“6131”智慧課堂,教師能借助科達云平臺準確發(fā)現哪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了什么困難,迅速確定幫扶對象。教師還可以根據云平臺反饋的數據精準地發(fā)現哪一道習題對于大多數學生難度較大,以便于及時準確地制定教學策略,避免了傳統的課堂教師只有通過課后改作業(yè)才能發(fā)現問題的狀況。
學生方面,“高效”主要體現在學生可以個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避免了在“一言堂”的課堂中學會了的內容還得聽的狀況;教師層面,“高效”體現在擺脫了批改作業(yè)的繁重工作量,學生作業(yè)線上提交,平臺自動批改、自動總結數據,教師在平臺的教師端瀏覽操作,高效快捷。
科達智慧學習融合信息技術云平臺,創(chuàng)設了“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人人皆學”的智慧學習環(huán)境。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主要原因。科達中學的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將制作的微課上傳到云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反復觀看學習,直到學會為止。
科達中學的教育教學,在教育信息技術的助力下,實現了“精細分工,精準教學,精致育人”的教育夢想。
構建生態(tài)環(huán)境追求全人發(fā)展
科達中學在“智慧教育,全人發(fā)展”育人目標的引領下,致力于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學校德育工作格局,注重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培養(yǎng)完整個體,讓每一個科達學子都能自由、充分、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
為了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光彩,科達人追求“全人”發(fā)展,“全人”指的是每一個人,同時也指每一個人的綜合發(fā)展。為了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科達中學在長期的教育教學研究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獨具科達特色的“科達陣法”學習小組排列法,讓學生在幫扶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
“把每個學生都放在心上”,這樣的教育理念已經融入了每一位教師的心中,并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在科達人看來,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定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只不過開放的季節(jié)不同而已。教師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為種子的生長與花朵的開放提供所需的溫度、濕度、陽光。
在科達中學多年堅持舉辦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引領每個學生走上講臺。學校舉辦的講故事大賽、校園攝影比賽、校園才藝大賽、學生拿手菜展示等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
為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科達中學啟動了創(chuàng)客教育計劃。該計劃借助3D打印、機器人等新型科技、設備,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與制作,實現自己的創(chuàng)意。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在“學”“做”“玩”“賽”“秀”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創(chuàng)造中分享快樂,在協作中分享成功。在學習應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個人能力與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2016年,科達中學創(chuàng)客空間成為深圳柴火創(chuàng)客空間實踐基地。
科達中學以信息技術支撐的智慧教學模式,將學校開展的“三省教育”自主育人活動轉移到網上進行,促進了傳統德育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科達中學的“三省教育”獨具特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晨鐘”,將榜樣人物上傳到平臺,每天早上學生打開平板,榜樣呈現在眼前,激勵學生。二是“暮鼓”,晚上學生對一天的學習、生活進行反思,砥礪自己。學生每天寫感悟、明得失,良好行為習慣自然形成,自主、自覺、自立能力顯著提高。
“把每個學生都放在心上”已經成為科達中學“全人發(fā)展”的指路航標,科達中學全體教職員工將這句話深植于心,外樹于行,朝著“為學生的終身奠基,為學生的幸福領航”的宏偉目標奮力前行!
(作者單位:河南省浚縣科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