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壁君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探討
黃壁君
目的分析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及護理措施。方法150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研究, 回顧其臨床診治資料, 分析引起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 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措施, 評價護理效果。結果150例患兒中, 年齡以6個月~2歲居多, 其次為<6個月, 再次為2~6歲,≥6歲最少。引起小兒急性高熱驚厥因素以上呼吸道感染居多, 共有89例, 占比59.3%;其次為肺炎,共有32例, 占比21.3%;細菌性痢疾19例, 占比12.7%;中毒性腦病6例, 占比4.0%;化膿性腦膜炎4例, 占比2.7%。護理后所有患兒均成功退熱, 退熱率為100.0%;退熱時間為15~69 min, 平均退熱時間(31.2±2.6)min;驚厥發生次數顯著降低, 護理前平均為(15.2±7.8)次/d, 護理后減少為(4.4±5.7)次/d,護理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前調查家長的護理滿意率達94.7%。結論小兒急性高熱驚厥以6個月~2歲的嬰幼兒發病居多,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細菌性痢疾、中毒性腦病以及化膿性腦膜炎等是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 臨床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措施, 以促進患兒盡快康復退熱。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危險因素;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為兒科常見病, 該病是一種急癥, 具有起病急的特點, 所以往往會引起家長的巨大恐懼和擔憂。小兒高熱驚厥本身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具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其易反復發作的特點會導致患兒腦細胞受損, 從而影響到其智力發育, 嚴重者甚至還可能危及患兒生命。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發病與很多因素有關, 為了解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及護理措施,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療的150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患兒, 回顧其臨床診治資料,具體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療的150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研究, 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齡2個月~7歲, 平均年齡(3.3±1.5)歲;腋下溫度38.6~40.1℃, 平均腋下溫度(39.5±0.2)℃。
1. 2 護理方法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措施, 具體如下:①基礎護理:患兒入院后, 護理人員要及時幫助其脫下身上較厚衣物, 將其平放置病床上或指導患兒自主平躺在病床上, 頭偏向一側, 清理其口腔以保持呼系統暢通;病房內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給患兒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對患兒進行合理的喂養及營養支持;及時給患兒建立靜脈通道, 遵醫囑對其使用相關藥物, 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 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再者在治療期間, 為促進患兒盡快降溫, 還要對其使用物理降溫方法, 如冰敷、灌腸、溫浴等;預防好各類意外損傷, 例如當患兒出現抽搐時要嚴密預防其發生碰撞或墜床, 必要時可采用約束帶對其進行約束, 在患兒口中放置牙墊以免其抽搐時咬傷唇舌[1]。②心理護理:家長的配合對于患兒的治療和預后具有很重要的影響, 但由于孩子發病后家長往往會由于過度擔心、恐懼而產生很多負面情緒, 顯得比較暴躁, 甚至大喊大叫, 對此護理人員要給予家長充分的理解和包容, 耐心向其解釋患兒的病情和可采取的治療手段, 給予家長有效的心理疏導, 撫慰其情緒, 消除不安, 告知其應當配合工作, 從而提高家長的認知程度和依從性, 保障救治工作的順利進行。③出院指導:小兒高熱驚厥容易反復發作, 家長往往會擔心患兒在出院后再次復發, 因此護理人員要在出院前對家長做好出院指導, 教給其小兒高熱驚厥的預防措施, 告知其疾病發生的相關征兆, 以便家長及時判斷患兒高熱驚厥的發生, 還要教給其當患兒出現高熱驚厥時應及時做哪些工作, 例如及時對患兒進行物理降溫等, 以緩解患兒的癥狀, 為到院救治贏得先機。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本組患兒的年齡分布、危險因素、護理效果及患兒家長的滿意率。滿意率根據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年齡分布 150例患兒中, 年齡以6個月~2歲居多, 其次為<6個月, 再次為2~6歲, ≥6歲最少。見表1。
2. 2 危險因素 150例患兒中, 引起小兒急性高熱驚厥因素中, 上呼吸道感染89例, 占比59.3%;肺炎32例, 占比21.3%;細菌性痢疾19例, 占比12.7%;中毒性腦病6例,占比4.0%;化膿性腦膜炎4例, 占比2.7%。見表2。
2. 3 護理效果 護理后所有患兒均成功退熱, 退熱率為100.0%;退熱時間為15~69 min, 平均退熱時間(31.2±2.6)min;驚厥發生次數顯著降低, 護理前平均為(15.2±7.8)次/d, 護理后減少為(4.4±5.7)次/d, 護理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4 護理滿意率 出院前調查家長護理滿意率, 滿意率達94.7%。見表3。

表1150 例患兒年齡分布(n, %)

表2150 例患兒危險因素分析(n, %)

表3150 例患兒家長護理滿意率分析(n, %)
小兒高熱驚厥是嬰幼兒常見病, 據臨床數據顯示, 6個月~4歲的嬰幼兒是小兒高熱驚厥的高發群體[2]。該病在發病后,首先會出現短暫驚厥, 驚厥消失后不久又會發作, 如此反復。且患兒會高熱不退, 體溫可持續高達40℃以上。小兒高熱驚厥發病后, 若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可能會引起癲癇、腦損傷等并發癥, 從而影響到患兒的健康成長和發育[3], 更嚴重者還會導致患兒死亡。
關于小兒高熱驚厥的病因, 目前臨床尚未給出明確定論,但據以往經驗顯示, 其他疾病往往是引起小兒高熱驚厥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非常容易引起小兒高熱驚厥。現如今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峻,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 這也促進了小兒高熱驚厥的高發。另外如細菌性痢疾、中毒性腦病以及化膿性腦膜炎等也均是引起小兒高熱驚厥的常見原因[4-7]。
對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護理, 一方面要針對患兒采取細致的、有針對性的基礎護理, 如保暖、營養支持、病情和體征觀察、正確用藥等;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對家長的護理, 主要指對家長的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 從而穩定好家長的情緒,提高家長的認知與配合[8-10]。
綜上所述,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以6個月~ 2歲的嬰幼兒發病居多,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細菌性痢疾、中毒性腦病以及化膿性腦膜炎等是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 臨床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措施, 以促進患兒盡快康復退熱。
[1] 劉祺. 對小兒急性高熱驚厥患者進行細致化護理的效果評析.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10):144-145.
[2] 陳靜波.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主要病因及護理方法.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1):5.
[3] 倪燕, 袁園. 綜合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高熱驚厥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0):236-237.
[4] 林麗榮, 陀春連.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臨床護理干預方法.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12):182-183.
[5] 黃小女. 86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體會.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6(10):00099.
[6] 羅矯健.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40例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體會.醫藥前沿, 2017, 7(1):244-245.
[7] 劉愛紅. 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153例分析及護理體會.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1):74-75.
[8] 張麗霞. 小兒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及急救護理對策探討.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192-193.
[9] 林梅芳, 韓天娥, 姚桃金. 小兒高熱驚厥危險因素的探討及門診護理干預. 中華全科醫學, 2012, 10(4):647-648.
[10] 翟明媚, 邱爽, 周紅艷. 小兒高熱驚厥危險因素的探討及門診護理干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10):134-1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111
515000 汕頭市龍湖區第二人民醫院(珠池醫院)
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