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仁
歡歌自然
張純仁

《松鼠先生》 劉邦一/作

《清風和暢》 劉邦一/作
劉邦一是一個瀟瀟灑灑生活,快快樂樂畫畫的人。美酒、美食、漂亮女人,愉快輕松的談話,陽光明媚的山谷原野,農舍悠閑躺在彩云下,天空中回轉云雀銀鈴的聲音,小河歡快流淌……我想,這就是劉邦一最向往畫畫的歡愉環境。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那一批早年由法國學成歸來的畫家(如林風眠、吳文棟、張充仁等)只能在暗處發著幽光。他們傳導的繪畫語言已被馬克西莫夫帶來的蘇俄造型手法一掃而光,一代新的油畫家由此誕生并幾乎影響中國油畫三十余年。無疑這對五十年代出生的劉邦一具有深刻的影響。至今還不難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痕跡。
劉邦一屬于那種很早就名聲在外的畫家,因為他能駕輕就熟地用油畫或素描描述所見。這對于當時未受過任何藝術教育,僅看過一些拙劣畫片,生活在一個幽閉小城的習畫者來說,實非易事。其實他還年輕得很,不超過二十歲。
時至今日,翻閱劉邦一當年那些寫生畫稿,仍使人感動和驚詫,嫻熟的技巧,涌動的熱情,真切的感受,自信而細膩的表達。
年輕的劉邦一曾經歷過許多苦難:舊氏家庭出生者經受的輕蔑,初中畢業即到僻遠的黔東南小寨當知青,做過鄉村教師、工人、窮困到撿拾別人畫畫像扔掉的顏料空筒,撕開外皮弄出殘留的顏色畫畫……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他的性格,他仍然快樂,畫陽光下的小街陋巷、美麗的山村、閃爍的河流、匆忙生活的人群……他不渲染苦難。這都源于他熱愛生活,陽光和明亮的天空才是他的所愛。他不知深淺地快樂地越過苦難。

《秋》 劉邦一/作
未經過美術院校軌道式訓練的習畫者也自有其優越處,不為過多的法則所羈絆。劉邦一畫了許多的肖像畫,輕松自然。其中一些擺脫了簡單的肖似,表現了性格和時代的特點。這不是繪畫者容易做到的。憑靠天賦的才華和勤勉,劉邦一敏銳有力地記錄了他青年時代的視覺所見。當社會大步前進,橫霸一時的蘇俄造型手法號角遠去,造型語言和思想豐富的歐美油畫春潮般涌入國門時,1978年劉邦一終于走進了四川美術學院。五花八門的藝術形式令畫家們目眩而興奮,劉邦一也在印象派、點彩派等藝術中游曳,但他很快便清醒,走自己的路,但不妨礙在作品中加入對新藝術的感受。
今天的劉邦一已是后中年人了。任過行政領導,也曾下過海,現在是學院教授,教書育人,名片上掛了許多頭銜,但是確切地說,他是一個畫家、陶藝家。
如今的劉邦一,還是一個快樂享受生活的人。不會畫計劃和理性的作品。愛寫生,在寫生中尋覓微妙的感受和神來之筆,直截了當地表達一個畫家對自然和人物的態度!

劉邦一簡介:
劉邦一,1982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現任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陶瓷協會會員,貴州陶瓷協會副會長,中國陶瓷協會會刊藝術委員會會員,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專家、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作品在廣州、杭州、香港、貴陽、重慶、北京、上海等地展覽。多次獲優秀獎、銀獎、金獎及百花獎。油畫及陶藝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陶瓷館、北京人民大會堂、多個藝術機構及中外人士收藏。作品在《世界藝術》《 中國當代油畫》《 美術報》《 陶瓷科學與藝術》《 城市檔案》等幾十個刊物發表及專版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