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的腳步也在逐漸加快,這就使得土地資源越發的緊張。因此,為了可以更好的利用土地資源,就需要積極的發展空間建設,全方位、立體化的進行發展。越來越多的建筑工程都開始應用深基坑技術,所以就有必要探討分析深基坑的變形監測以及變形規律。本文首先概述本文中使用的范例工程的概況,分析深基坑變形監測技術,詳細闡述深基坑監測點的監測和布設方法。
關鍵詞:深基坑;監測技術;變形;分析
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土方開挖和回填、支護結構施工以及降水等諸多工程,開展施工之前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勘察和設計,在施工中還要進行良好的監測和檢測。而監測工作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監測的就是深基坑的支護結構,及時的發現其是否出現變形問題,從而有效避免由于深基坑的支護結構出現變形導致各種安全的問題發生,還可以防止其給周邊的建筑物或者是附屬設施造成不良影響,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一、范例工程的概況
本文選取我省某市某小區的建設項目作為分析研究的對象,整體形狀呈矩形,南北長度在500米左右,東西的寬度在420米左右,總用地面積在216925平方米左右。主要是18棟住宅樓、6套配屬的公共建筑以及兩個人防地下車庫。本次工程于2013年6月開工,于2017年8月完工,通過收集工程中的相關資料,得出相應的變形規律。
二、深基坑變形監測技術分析
(一)變形監測的特點
深基坑出現變形問題,是由于變形體受到不同的荷載或者是相關的影響因素,導致其大小、位置以及形狀在空間與時間上出現變化。相比其他的工程監測工作有著很大的不同,變形監測主要是一種安全監測,還分成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的監測,對監測的準確度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就使的其需要頻繁的進行監測。
(二)變形監測的精度等級以及對觀測精度的要求
變形監測的精度等級主要取決于觀測的目的以及變形的實際情況,精度如果過高就會使相關工作更加的復雜,從而使工作時間和費用都會增加。反之,如果精度過低那么變形分析就會比較困難,那么在估計變形參數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大的誤差,這樣就會對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影響。所以,在監測工程質量時,就要提升精度,而在一般的施工監測時就可以調低變形精度[1]。
(三)變形監測深基坑垂直和水平位移的方法
現如今,水平位移有很多種的測量方法,比如投點法、小角度法以及視準線法等,使用這些方法可以很好的開展測量工作。而且根據要監測的不同位置,可以采用有針對性的測量方法。比如,監測水平和豎向位移,就要根據相關的技術規范,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設置監測點。方法則是在護坡樁樁頂或者是土釘墻坡頂比較堅固的地方使用沖擊鉆打出20公分左右的孔,然后使用水泥漿進行填充,將強制對中裝置垂直置入,再將其頂部抹平。
三、深基坑變形規律的分析
通過收集某工程的各種深基坑的實測數據,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可以得出深基坑的變形規律如下:
(一)開挖階段管線的變形規律
在深基坑的開挖階段,就出現了明顯的管線沉降問題,通過分析其中的數據資料我們發現,其沉降量和管線到深基坑的距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主要表現為:管線到深基坑的距離越遠,那么其沉降量就越小(本次范例中的沉降量為1.4米);反之,管線到深基坑的距離越近,那么其沉降量就越大。同時,管線沉降問題還和其施工現場的環境以及地質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主要表現為:地質條件越好,沉降量就越小;反之,地質條件越差,沉降量就越大(本次范例中的沉降量為3.6米)[2]。
(二)開挖階段圍護結構墻體的變形規律
在深基坑的開挖階段,不僅會出現管線沉降的問題,還會出現圍護結構墻體向深基坑位移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隨著深基坑的開挖深度不斷的提升,那么其位移的最大點就會隨之下移,通常最大位移處于開挖面下方0.5到1米之間。并且,隨著深基坑的開挖深度不斷的提升,那么支撐軸力也會隨之增強。但是,隨著施工的進行,其增大的速度就會逐漸減緩,而在完成施工之后,支撐軸力就會保持一個相對固定的水平,波動也不會出現過大的情況,呈現出一種十分穩定的趨勢,而且后期也不會產生過大的波動。
(三)地下結構施工階段管線的變形規律
在地下結構施工的階段,因為這一階段基礎底板到底板的施工已經基本完成,所以其附近的管線沉降趨勢也是十分的明顯,然而與開挖階段相比,其沉降量卻有明顯的下降。并且,地下結構完成封頂施工之后,管線的沉降趨勢也會緩慢下降,一直沉降到穩定為止,沉降量也不會超過1米。同時其附近的地表相比開挖階段,也有十分明顯的減緩,同樣也是一直沉降到穩定為止,并且沉降量也不會很大。同時,深基坑的維護墻頂也會逐漸平緩,也不會出現凸變的問題。
(四)整個施工階段的水位對工程的影響
在整個施工階段中,深基坑的止水效果如果十分顯著,那么地下水位也不會發生比較大的波動。并且,深基坑的施工和降水對其范圍之外的地下水位也不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同時,深基坑在擁有良好止水效果的情況下,地表的沉降問題與地下水位也沒有直接的關聯。所以,地下水位不是造成管線沉降以及圍護墻體變形等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深基坑工程所使用的各種監測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得出根據監督的實際需要,合理的控制精度,就可以更好的開展監督工作。然后我省某市某小區的建設項目作為分析和研究的對象,從中發現了深基坑工程出現變形的規律,從而找出了出現變形的原因,希望可以為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提供有用的參考,從而使相關工程可以更加安全的施工,避免出現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潘志平, 李庶林, .黃波,等. .泉州和昌貿易中心深基坑施工變形監測分析[J]. .福建建筑, 2016(12):52-55. .
[2]楊哲. .深基坑變形監測及變形規律的分析[J]. 低碳世界, 2016(15):68-69. .
[3]向亮. .富水半成巖砂巖地層地鐵車站深基坑變形監測與數值模擬分析[J]. .鐵道標準設計, 2017(11):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