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摘要:當前,在信息化環境下,數據來源多、線上線下數據并存和審計人員職業判斷差異等都給信息化手段在工程項目審計中運用帶來挑戰。如何有效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電網工程項目審計工作,建立遠程在線審計和現場審計相結合的審計操作流程標準,實現標準審計流程與審計信息系統的有機融合,從而提高審計質效,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字:信息化;工程;審計
國家電網公司信息化建設已廣泛應用于生產、經營和管理等各方面,內部審計工作面臨全新的信息化環境。目前,電網工程審計涉及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等多個方面,但主要以物資審計作為主線,下面以物資審計舉例。
一、信息環境下數據差異發現審計線索
(一)、工程項目物資采購基本情況可以通過信息環境下數據獲得,通過ERP審計業務系統“采購業務審計-采購人員作業分析、物資會計科目余額顯示”等查詢功能中,實現單位物資采購總體情況查詢結果。“采購業務審計-物資會計科目余額顯示”功能查詢中,能查詢到年度物資會計科目發生及余額情況。
物資會計科目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工程物資、應付賬款等會計科目,根據查詢會計科目年初余額、發生額、余額等情況,可進行明細賬清單穿透查詢,并進一步穿透憑證編號查詢。本功能實現查詢賬面物資采購及付款情況,并進行明細賬穿透到會計憑證查詢。
(二)、通過信息環境下數據,計算出工程物資招標率,從而發現物資計劃管理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未按計劃程序進行的申請和審批物資采購行為,發現應招未招的審計線索。查詢ERP審計業務系統,從“風險點分析-應招標采購沒有招標的分析”查詢導出甄選出應招未招的物資采購清單,再針對篩選結果對照相關申請審批資料進行批次分析。將查詢數據導出進行一次篩選,再對數據從采購訂單類型進行分類查詢,查詢類別包括項目物資采購訂單、消耗類物資采購訂單、庫存物資采購、成本類項目物資采購等。通過信息環境下數據分析,可得到應招標采購未招標采購物資(違規自采);采購價格超過庫存單價或市場水平;無申請(無訂單)采購業務;問題采購(物資實際未到貨或未完全到貨);大額采購未取得增值稅票等審計線索。
(三)、電網工程物資采購價格異常審計,通過“采購業務審計-采購價格綜合分析”進行查詢,重點選擇浮動比例超過一定比例。將查詢數據導出進行甄別篩選,確定審計發現,及采購價格出現異常的采購。在查詢結果基礎上,再根據采購訂單、物料編碼等進行穿透查詢到會計憑證、對應項目等,形成初步審計記錄進行被審計單位進行確認、解釋并取證。
二、信息環境下與紙質數據差異發現審計線索
通過取得的信息環境下數據與紙質數據(線下數據)對比,發現差異,進行有效分析以發現審計線索。
(一)、分析物資需求計劃提交上報是否及時完整,采購訂單創建是否及時。通過ERP業務審計系統,查詢采購申請、采購訂單,對比分析與設備材料清冊、物資結算差異,核實需求上報的及時性和完整性。對比分析設備材料清冊、采購申請與物資供應中心上報的批次招標需求計劃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未按規定上報需求計劃;采購信息是否及時錄入系統。可以通過SAP-ERP系統查詢項目采購申請信息。進入SAP-ERP系統,事務代碼ME5J,輸入項目編碼,顯示項目采購申請清單信息,導出電子表格;事務代碼ME5A,輸入采購申請編號,顯示該采購申請詳細信息,導出電子表格。通過與設備材料清冊或物資結算書進行對比,分析評價物資需求計劃上報的及時性和完整性。
(二)、目前廢舊物資情況的審計,主要來源于線下數據,如廢舊物資現場臺賬、及相關出入庫記錄和資產報廢、上報處置相關資料。信息環境下的數據主要是廢舊物資處置計劃、資產卡片變動、財務賬目處置款。通過SAP-ERP系統查詢廢舊物資庫存情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查詢競拍處置記錄、中標通知書,通過ERP業務審計系統查詢收入入賬憑證,核實是否上報集中處置,處置收入是否及時入賬。通過ERP業務審計系統,查詢廢舊物資庫存清單。結合現場查閱資產報廢審批資料,中標通知書、廢舊物資出入庫單、實物移交單、處置收入憑證,核實廢舊物資處置是否合規。
三、信息化審計下取得的成果
對信息環境下線下數據的科學分析其核心是采集、轉換、整理和分析數據,確定審計重點和疑點,實現審計目標。
(一)審計效率提高
信息化審計前全部工作通過到被審計單位現場審計實現,需耗用現場審計時間10天。采用信息化審計后由于大量審計工作可通過線上審計實現,只有部分工作必須到現場完成,現場審計縮短為3天。
(二)審計質量提高
隨著工程審計信息化運用,改變了傳統的審計方式,審計質量得到大幅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審計事項無遺漏。以制度為基礎,標準流程為出發點,查找數據、分析數據、發現線索,制度標準所要求的審計事項沒有遺漏。
二是查找線索更便捷。數據來源于不同的信息系統,可以實現跨專業數據分析對比,突破專業界限,更容易發現線索。
三是職業判斷更科學。對數據分析不僅僅只靠經驗判斷,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指引,使職業判斷有了科學依據。
四是收集依據更充分。審計采用的證據都自動從信息系統的源數據產生,對審計結論的支持度更高,而且容易收集。
(三)實現了信息數據與標準審計流程有效銜接。
推廣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在信息數據與標準審計流程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明確完成審計事項須收集的數據,明確線上數據和線下數據,明確數據的收集途徑(以ERP審計系統為主;ERP財務、工程、物資,財務、基建管控和生產PMIS系統作為補充完善),明確收集數據的操作方法,明確如何進行數據驗證和分析,明確數據分析結果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