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辰
曠野冬韻
■周星辰

大地卸去了往昔的繁華與喧囂,在寒風蕭蕭的號角聲中偃旗息鼓。原野上是一望無際的衰草,還有枯瘦的樹木和遠方。一抹夕陽穿過光禿禿的樹干,給大地與萬物披上了一層橘紅色的外衣。遠處的村莊被一層輕紗般的薄霧籠罩著,暮色蒼茫中,顯得格外朦朧而迷離。
冬日的曠野,少了許多其他季節的豐美、熱烈、濃郁,但是卻多了一些坦蕩、壯闊、自然。雖然有裸露的難堪甚或丑陋,但是一種難得的天性,這樣的坦蕩之美讓人感動,尤其當你掃視原野的時候,一切直視無礙,直到天際。此時你看看遠處的山巒,清瘦疏朗了許多,那是一種干練灑脫的氣質,不再臃腫,不再濃麗,然而那種輕輕松松清清爽爽的感覺也不失為一種可愛。尤其那些樹木,褪去葉片,盡露枝干,像是柳公權的書法,骨干挺拔,氣質卓然!那寒風卷起一地枯黃的落葉,沙沙作響,即使離別,也離別得別有風姿,即使凋零,也凋零的長風浩蕩。
冬日的曠野,最惹人矚目的便是那高高的樹枝上蹲著的鳥巢,以及小河邊那一片片飄蕩的蘆葦。你走著走著,一抬頭,便可以看到,高枝上那一個個黑乎乎的鳥巢。鳥巢的旁邊,站著幾只喜鵲。高枝已約風為友。在這蕭瑟的暮色里,看到這一幕,會讓人的心暖一下,又暖一下。在一片清冷的世界里,別的鳥兒早已飛到暖暖的南方去了,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鳥兒獨守著一方天空。歲月輾轉,四季交替,它們始終如一,不離不棄,一直在這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一陣風吹過,那片蘆葦蕩帶著蒹葭蒼蒼的遠古況味,沒有了往日的翠綠與繁茂,只有錚錚風骨在飛揚。像閱盡世事滄桑的老者,仙風道骨,浩氣長存,是冬季里最令人動容的一抹風景。它們從來不是一株兩株,而是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攜手并肩,齊心抱團,夏季一起蔥蘢,冬天一起取暖。無論是生動還是蕭瑟,只是改變了顏色,不變的是生命的姿態,始終在風中飛揚、浩浩蕩蕩。
走在無垠的曠野里,往日里那些紛亂的思緒,會立刻像大地一樣沉靜下來。曠野是如此廣袤,深刻而飽滿。那些站在風中的樹木、荒草和蘆葦,還有那亙古不變的河流,一直在歲月里永無窮盡地靜默著。繁華與落寞,得到與失去,這巨大的反差,又如何來均衡?大地始終無言,承載萬物,有大美而無言。
冬日的曠野,剝去色彩斑斕的外衣,裸露出瘦骨嶙峋的脊背,阡陌縱橫。裸露出原始的風骨,那雖然單調卻舒緩低沉蒼涼寥廓的旋律,更給人一種沉甸甸的生命的厚重感,散發著敦實的味道。那一份不須張揚的大氣,那一份成熟厚重堅強的質地,更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更富于美感。守得住繁華,耐得住寂寞,這是一種美德,也是人生的智慧,更是一種高尚的境界。
走近冬日的曠野,你需要用一份豁達明凈的情懷去面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傾聽大地的梵音。看時光的腳步,穿越冰冷的嚴冬,那些生命的悲喜,那些不動聲色的美麗,慢慢地融入到心里。草綠草衰,花開花落,雁去雁回,春來鶯歌燕舞,冬來雪舞輕盈,都有別樣的風情。人生故事本相同,季節的輪回,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動。一如人生,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教會了我們很多的智慧,同時也豐盈了多彩的人生。
不再去感嘆,只因萬物皆有他的歸宿,人生都是從繁華走向沉寂,世事也由不得誰來掌控。學會看淡,像一株植物一樣順應天時,枯榮隨緣。冬日的曠野,給了我們更多的啟示與感動,也讓我們讀懂了,在一片寂靜中,正孕育著生命的下一個輪回。不再追求圓滿,不經歷磨難,不會懂得生活的甘甜。相信,人生的每一次遺憾,都是一種成全。
光陰從不厚此薄彼,茫茫宇宙,我們不過是一粒默默行走的塵埃,最終,誰也逃不過一紙宿命安排。只是在這條不歸的路上,需要放慢你的腳步,用一份淡泊,來尋求心靈深處的一種安寧,用一份詩意,點燃寂寥的人生。人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風景都會影響你的心情,而它們都是你無法左右的。看淡了,天無非陰晴,人不過聚散,地只有高低。滄海桑田,我心不驚自然安穩;隨緣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冬日的曠野,一片枯黃,似凄然收幕的戰場,似老人干癟的面孔。然而,草根仍舊蟄伏于凍土之下,蓄積著能量,渴望著明春的萌芽。于是,置身于冬日的曠野,我完全沒有“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那樣憂愁和感傷,似乎忘卻塵世的煩擾,獨自愉悅地享受北方曠野這份靜謐,性情得到陶冶,心靈得到純凈,頓覺世界一片寬廣。
周星辰,遼寧海城人,漢族,系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陽市作家協會理事,遼陽市紅樓夢學會會員。作品以詩歌、散文為主。出版詩集《世紀花雨》,散文集《河谷行舟》,詩歌被編入《新世紀遼寧詩典(200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