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原
2015年6月27日晚8時30分,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發生了彩粉爆燃事故,事故最終共造成15人死亡,484人受傷,是新北市事故史上受傷人數最多的一次。這起事故背后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我們從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訓?

2015年6月27日晚8時30分左右,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正舉辦一場類似嘉年華的“彩色派對”(活動名稱:“玩色創意公司”舉辦的“Color Play Asia - 彩色派對”),大約4 500名年輕男女穿著泳衣,隨著音樂忘情舞動。
八仙樂園占地9萬m2,目前是東南亞最大,臺灣擁有最多設施及滑水道的水上樂園,園內一日可容納約2萬人次。主辦方號稱這是一場“亞洲最大彩色派對”“敢玩、敢樂、最搖擺”“歷史性的一場派對”活動。多達數千名年輕人受此感召,歡天喜地奔赴八仙樂園,接受彩粉的“洗禮”。然而,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災難會從天而降!
工作人員噴灑著大量彩色粉末,并配合泡沫營造歡樂氣氛。突然,在“彩色派對”舞臺前方燃起大火,舞臺左方的泡沫機噴射口起火,旋即沿著彌漫舞池的粉塵燃燒,產生連鎖爆燃。據現場傷者講述:意外發生時先看見一團火往上沖約2 m高,一開始很多人不知道是爆燃,“以為是特效”,很多人還在繼續跳舞,后來發現整個地板幾乎全是火焰,不少人的雙腳也被燒傷,才趕緊往外跑,聽見不少人哀叫,這才知道發生意外。“現場簡直跟煉獄一樣”,火在瞬間就像蛇一樣,往舞臺前人群大片竄燒,恐怖極了。很多人全身被火舌吞噬,皮膚被燒掉。
當時園區內全是人,人行步道上都是游客,不少民眾立即投入協助救災,“能搬人的工具,全部都用上了”,消防局人員指出,除了人抬人,救生圈還有園區的拖車,也都派上用場,作為臨時擔架。
事故發生后,新北市啟動大量傷員應急響應機制。臺北市消防局出動9輛、基隆市則支援5輛救護車前往現場救援,將現場傷員分別送至43家醫院。
這起事故最終共造成15人死亡,484人受傷,教訓慘痛,是新北市史上受傷人數最多的一次。

臺灣“6·27”彩粉爆燃事故現場

臺灣“6·27”彩粉爆燃事故現場受傷民眾
玩色創意公司負責人呂忠吉因業務過失致死、致人重傷罪于2016年4月被判監10個月。租借活動場地的八仙樂園董事長陳柏廷等8人被免于起訴。臺灣有關方面裁準假扣押八仙樂園1.69億元新臺幣資產,確保受害人日后能向八仙樂園索賠。
事故發生后,臺灣有關方面要求在未確認安全性前,于公共場合暫時禁止彩色粉末活動。
本刊記者采訪了臺灣環球科技大學吳勝宏教授,他詳細分析了該起事故深層次的原因。
人們在奔跑中相互噴灑彩色粉末,營造狂歡氛圍。這種彩色派對活動最早源于印度的彩色節,每年二三月間,為了慶祝冬去春來,人們會把彩色粉末或者有顏色的水相互噴灑以祈求豐收。
近些年,這種相互噴灑彩色粉末的活動,被美國的“彩色跑”活動推廣到世界各地。這種彩色粉末也因此得名“彩跑粉”。那么這個風靡全球的狂歡活動,因何而成為了致命殺手呢?
吳勝宏告訴記者,舉辦彩粉活動,粉末是很重要的一環。美國正規企業生產制作的彩跑粉成分中,70%是玉米粉,20%是由可食用顏料做成的色粉,10%是阻燃劑。而臺灣“6·27”彩粉爆燃事故中,活動主辦方在計劃舉辦這個彩粉活動之前,為了省錢,沒有直接購買價格較高的進口彩跑粉,而是找了當地一家糧食加工企業自行制作彩跑粉。這就造成了活動使用的彩色粉末與合規的彩跑粉有一定的差異——這個差異就在于,活動主辦方在制作彩跑粉時,只知道加入玉米粉和可食用色粉的成分,但是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成分——阻燃劑。
阻燃劑,是賦予易燃聚合物難燃性的功能性助劑,是化工行業常用物質。玉米粉屬于可燃粉塵,符合粉塵爆炸的五要素之一(粉塵爆炸五要素:可燃性粉塵、粉塵懸浮在空氣中與空氣均勻混合成粉塵云、粉塵濃度達到爆炸下限、有火源或強烈振動與摩擦、受限空間)。將阻燃劑與彩跑粉中其他成分混合之后,燃點會被提高,粉末就不容易被點燃。“缺少了這10%的關鍵組成部分,正是造成此次彩粉派對發生大規模爆燃事故的一個重要誘因。”吳勝宏說。
吳勝宏指出,活動當天,主辦方于下午3時、5時、7時分別舉辦了3場彩粉派對活動,3場活動中間的休息時間沒有進行除塵清掃工作,因此到事故發生時,活動現場不到100 m2的空間內已經累積了大約3 t的彩色粉末,使得彩粉在空氣中的濃度也達到了爆炸下限。
據悉,活動當天,活動舉辦方沒有禁止人們攜帶打火機入場,也沒有任何防范點火源的措施。那么引起彩粉爆燃的首要源頭究竟是什么呢?事故發生后,調查組從現場有無明火、靜電火花、設備過熱、人員吸煙等多方面進行逐一排除分析、調查取證。最終確定了爆燃原因是彩粉接觸到舞臺上方因長時間蓄熱超過400℃的天花板射燈,因高溫引發了彩粉爆燃。
在舞臺上方的彩色粉末瞬間爆燃后,遍布在整個活動區域的粉末被引燃,這場事故其實并不是一場瞬間發生的爆炸,露天活動場地中的人們本應該有時間逃脫或進行滅火,那么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傷亡人數呢?


臺灣“6·27”彩粉爆燃事故現場受傷民眾在接受救治
吳勝宏表示,當天的活動場地是八仙樂園里的一個戲水造浪池。活動主辦方將池水抽干之后,整個空間就有了高低落差。高的部分作為舞臺,低的部分作為民眾的活動空間,四周的池壁有一定高度很難爬出。因此事故發生后,大部分人員只能涌向泳池一端的出口奔逃。導致了大量人員被困在火場無法逃生,傷亡慘重。
吳勝宏還說,國外類似的彩粉活動都要求在有水的地方舉辦,比如在河流、湖泊附近進行撒粉的動作。“也就是說這個粉末是有危險的,要玩可以,需要在有水的環境條件下,才相對安全。但因為水混合了彩跑粉之后粘在泳衣上會變得粘稠,讓人感覺不舒服,會有很多人抱怨,所以此次活動中,主辦方把泳池里的水抽干了,周邊也沒有設置消防措施,完全不顧美國人當初設計這個活動時的安全理念。”
活動現場沒有預先設計好人員疏散路線,以及救護車、消防車的駛入路線、停放空間。新北市消防局指出,意外發生時,現場舞臺區在園區的后方,由于道路狹窄,第一時間抵達的救護車輛還可以進去,但隨著車輛愈來愈多,園區內已經沒有回轉空間,能進去的車輛有限,大多在八仙樂園大門口外的廣場等待傷患運出來。延遲了傷患被救治的時間。
吳勝宏還介紹,八仙樂園地處新北市八里地區,當地的醫療資源不足以應對救治如此大規模數量的燒燙傷患者。“當地醫療機構沒有足夠的燒燙傷中心、燒燙傷病床、燒燙傷專科醫生。因而很多傷員只能運送到臺北市等各大城市的醫院,從新北市到臺北市大概有二十多公里路程,又是一個比較長的距離。還有些傷患即使送到了當地醫院,也只能做簡單的傷口表面處理,當天沒法進行妥善的醫治,兩三天后再送到臺灣地區其他城市的專門燒燙傷醫院去救治,造成了對傷患救治的延誤。由于之前缺少對城市醫療救援的應急響應能力評估,我們這次得到了非常慘痛的教訓。”
吳勝宏告訴記者,在這起事故后,臺灣地區著手對各大城市的燒燙傷醫療資源進行普查,把有燒燙傷中心的醫院數量、治療醫師人數、病床數、可容納最多人數等數據進行了統計,以便今后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時,能夠更高效地進行醫療救援應急響應。
目前,臺灣地區除了禁止舉辦彩粉活動,也向民眾開展了越來越多的安全宣傳教育,“除了粉塵爆炸的風險之外,在活動中經常用到的氣球、凝膠等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也需要人們對其有清楚的認識。民眾提高了安全常識和意識,主動關注活動的安全,就會篩掉一些完全不做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的活動。”此外,吳勝宏也呼吁,舉辦活動的企業或組織機構,都應當從這起事故中吸取教訓,提高安全意識,“在組織任何活動之前都應當有意識地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將活動所需的物料、設備設施、環境、人員等的安全性作充分的考慮,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或降低風險,以及做好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