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燕萍
謀辦學之道 鑄職教品牌記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危道軍
本刊記者 王燕萍
危道軍,是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1981年招錄的首屆學生,見證了建校以來學校事業發展跨越的歷程,從求學到留校,歷任教務科科長、副院長、院長,是學院第一個教授。
他,擔任全國多個學術委員會的重要職務,憑著對職業教育和建筑技術精湛的造詣,主持過十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制定過多個全國建設行業職業標準,主編了十多部國家規劃教材。
他,將最好的青春歲月,奉獻了摯愛的城建,傾一腔熱血育桃李芬芳,懷一片丹心付荊楚大地。
作為院長,他始終將創新作為學院發展的不竭動力。面對新發展理念和高職教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他提出“規范管理建機制、改革創新辦特色、提升內涵鑄品牌”的思考,引領學院全面深化教學改革,著力開展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創新,聚焦行業發展實際,實施人才對接戰略。
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院校與20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率先在湖北與中建三局、武建集團、山河集團等近40家建筑企業單位組建校企合作董事會;2013年受省教育廳委托,又牽頭成立了有60余家院校、企業、行業協會組成的湖北建設職業教育集團。擁有1個國家建筑技術實訓基地,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省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99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和172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開展“互聯網+實踐教學”提檔升級。危道軍告訴記者,城市人才競爭已進入4.0時代,學院投入近千萬元打造省級信息化土建施工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項目、空中課堂項目,讓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實操平臺進行技能訓練,同時讓學校專業教育與企業職業技能要求實施有效對接,力求人才鏈形成無縫銜接。
當記者走進該院建筑工程系綜合實訓基地(國家建筑技術實訓基地),恍如走進一處正在緊張施工的建設現場。寬敞的基地內懸掛著各項施工作業的規范流程和技術事項,數十名頭戴安全帽的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或在不停地攪拌泥灰,或在麻利地砌筑磚塊,或在緊張地搭建腳手架,忙得熱火朝天。
“我們培養的人才隊伍,必須專業知識過硬且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紙上談兵’已不適應發展新型人才的需要”,危道軍常在教職工大會上向教師傳達這樣的理念,鼓勵開拓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推行工學結合、產教結合。
持續奮斗成果斐然,學院已形成了以土建施工類專業為龍頭,以建設類專業為主體,以經濟、物流、藝術、設備、信息等多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學校成為湖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北建筑工程職教品牌院校,更被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為“國家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和“國家建筑技術實訓基地”。面對新的時代,他正帶領湖北建院1萬多師生,高舉創新發展的旗幟,為把學校建成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而揚帆竟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