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靜
淺析交通對新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的影響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新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為例
張晶靜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提出的,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意義的規劃內容,全國各地的新農村建設進入了關鍵時期。本文通過對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進行考察,對其“十三五”規劃具體改革措施進行了解,從交通層面看新農村建設中第三產業的發展趨勢。
建始縣是少數民族聚集地,文化底蘊豐厚,主要是恩施土家族苗族居住在此
建始縣縣內地貌地形奇特,有古老的高原和平緩起伏的崗巒,因其各地基巖性質不同,地形地貌呈現各不相同。
建始有眾多的資源,有“富硒王國”之稱;有“煙草王國”之美譽;是全省的魔芋大縣,具有獨到的優勢。這些極其罕見的資源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都是享有盛譽。
因其風景優美,氣候適宜,多發展為景區以及避暑勝地,旅游業發展規模較大,覆蓋區域廣。因其地處山區,道路交通較為不便,發展較為落后,于2011年經濟才開始大規模發展起來。
交通規劃網已成型,但道路情況不佳,交通不便
建始縣主要以農產品和旅游業發展為主要第三產業發展模式,但因為深加工等技術存在問題,且2012年才通高鐵,交通不便。農產品因其保質期較短,所以很難銷售出去。
目前建始縣經濟發展將主要發展地方特色農業、旅游業,種植經濟作物,以生態綠州為主要發展前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農業綜合體。經濟發展現狀在旅游業發展較好的小西湖村能夠達到每年人均10萬左右。
建始縣業州鎮羅家壩村農耕用地有2396畝,建沼氣池450畝,主要農作物以黃桃為主。通過現場調研觀察,羅家壩村路寬約3米,路面破壞較為嚴重,多處可見開裂,整體道路路面質量較差,施工質量把關不嚴格。

圖1 道路損壞樣式
因為交通道路問題未能解決,村內第三產業遲遲無法發展。目前了解到,村委會集中了村內有意的個體發展戶,全面推進未來旅游業發展,“桃花源”旅游項目已在籌備中。

圖2 羅家壩村“桃花源”構想圖
距離羅家壩村不遠處的牛角水村,道路路面情況良好,但路面寬度不夠,最窄處僅有2.5米寬,僅能容納一輛車通行。上山途中,乘坐大巴時偶遇對面幾輛私家車,會車困難,需要后退到設有平臺的地方,私家車開到平臺處,讓大巴先行,這才解決會車問題。當會車地點距離平臺處較遠的話,危險系數又直線上升。該村道路養護情況良好,未來將會對道路進行路面加寬。
牛角水村現階段建立了水果基地,山上建有個體經營的50畝跑馬場,從2015年開始營業,農家樂也是從那時開始逐漸多起來。未來牛角水村將嘗試將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創造牛角水村觀光旅游的八字路線。
道路等級不夠,升級困難。花坪鎮是建始縣發展旅游業較好的小鎮,未來將建設“花坪特色葡萄小鎮”,在其小西湖村內了解到,目前道路基礎設施完善,但需要將道路等級升級,以將景區發展得更好。但需要征地的面積更大,資金更多,需要家家戶戶去做思想工作,執行困難大。
店子坪村是龍坪鎮發展速度最快的鄉村,2013年才基本實現自己的公路到家家戶戶,公路修建較為初級,采用較低的標準進行設計,導致多處路線危險系數極大,未來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道路規劃需要更專業更合理,路面需加寬。
1.對于路面開裂問題的分析及建議
路面出現裂縫,表面坑坑洼洼,原因主要有兩個:道路上行車造成的作用過大,使路面承載了較大的擠壓,而瀝青路面的承載能力不足,外來擠壓力和其粘結力不匹配,粘結力不足以抵抗,致使結構出現嚴重破壞而產生裂縫;溫度變化過大使瀝青熱脹冷縮,截面拉應力超過容許拉應力值,使瀝青面層無法抵抗拉應力而產生裂縫。
目前路面出現裂縫后主要有三種方法即灌縫、貼縫、封縫等進行修復。其中,灌縫為最為常見的修復方式。
2.對于農村路面養護必要性的分析及建議
(1)公路養護的必要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產業發展迫在眉睫,人均擁有車輛正在以迅猛的勢頭增加,現在,以致將來,都將對公路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同時,因為新農村建設需要,大型運輸車量增多,超載情況嚴重,加之農村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違法通行限制通行的車輛,這些都加快了公路的破壞速度。
又因為偏遠地區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對道路的建設質量不能保證,施工監管也不到位。沒有技術保證就沒有使用保證,個別公路根本達不到通行要求,在使用過程中很快就會出現問題:開裂、崩壞等。
(2)需要解決的公路橋梁養護問題
①由于路面上鋪裝的混凝土正常工作為“帶縫工作”,所以極易發生損壞,路面產生坑槽,影響車輛正常行駛。
②個別的路面破壞比較嚴重,對于機動車的駕駛造成安全隱患。
③排水孔堵塞,路面整潔達不到標準。路面長時間污染,產生化學腐蝕,破壞,加速了路面結構的損壞。
3.對于第三產業發展問題的分析和建議
(1)交通規劃合理的必要性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新農村道路規劃中常常容易照搬城市的城市交通規劃套用在農村交通規劃中,這樣是不合理的。農村交通規劃應按照其發展方向來制定,交通運輸占主要經濟發展渠道的道路寬度、路面情況、承載抵抗力等標準需提高,對道路建設進行高標準和嚴要求的監管;對于主要以觀光,游客步行創造二次消費地區,道路規劃可以適當減少路寬,路面美化可以適當增加;在交通規劃上,也可以規劃出一條適合節省體力,節省時間的觀光路線。
(2)交通規劃應當滿足當地人出行需求
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為例,牛角水村和羅家壩村交通問題無法滿足需求,導致羅家壩村第三產業建設無法發展,牛角水村經常出現堵車等狀況;在小西湖村,交通建設完好,可以滿足當地需求;在店子坪村,未來發展將會以紅色教育為主,交通設有專門的學習路線,以吃苦耐勞為學習主要方面,在交通運輸上,主要解決車輛駕駛員技術問題。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交通狀況對當地第三產業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羅家壩村和牛角水村因為交通問題導致第三產業一直發展緩慢,羅家壩村材料、場地建設等均存在運輸問題,后期即使發展了,游客進出也存在問題;牛角水村道路建設較好,但第三產業發展依舊緩慢,原因就在易出現堵車,會車難等交通問題;小西湖村發展迅速,但需要升級道路等級,用于更專業的旅游線路開發;店子坪村道路寬度和標準達到之后發展迅猛,未來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