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富青
“土專家”的日記情緣
文/夏富青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大夜班
今夜從0點40分一直忙到凌晨5點多,斷斷續續擠錠121根約70噸重。直徑34.5厘米的坯料在擠壓過程中,雖然生產設備沒有大問題,但小故障頻繁不斷。主要體現在:上模中斷次數較多,循環水指標有一次波動,模套與模子配合較松,溜槽處多次卡堵……小問題層出不窮,令人犯愁。
一夜忙個不停,絲毫沒有休息時間,既累又困。目前正處于試生產期,真沒有辦法,現在只想馬上回家好好睡一覺,連早飯都不想吃了。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白班
唉!今天擠壓機運行不暢,一上午才擠錠21根,離當班任務要求還差許多。9點27分和10點54分,輔助操作臺的操作面板顯示擠壓過程中斷2次。
事不宜遲,必須趁大家吃午飯這段空檔時間趕緊把問題解決了。在工友王家斌的幫助下,拆開操作臺仔細檢查才發現,國外進口的設備有許多“水土不服”的地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好。
機器總算運轉起來了,可是單位食堂人員又下班了,一下午都饑腸轆轆。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小夜班
節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司挖潛降耗的一種方式。這個月以來,我們電工班共修復電子線路板8個、開關電子插件12個、開關綜合保護裝置5個,修舊利廢價值達2500余元。
挖潛工作不僅無處不在,而且大為作為。
目前,黃銅公司處境十分困難,許多方面有潛力可挖,更要深挖。只要我們黃銅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想一定會渡過難關。
2015年4月19日 星期天 白班
俗話說得好,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電氣工作是不允許犯一絲一毫錯誤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百上千,甚至幾萬、幾十萬的損失。所以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不停地學習,扎實練好內功,做到學以致用,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2013年,我提出的《燃氣加熱爐2號爐電加熱器及電氣控制的改造》合理化建議,收效良好。2014年,我的《擠壓機擠壓筒電加熱大修工藝》成果獲黃銅公司青工“五小”二等獎。今年,我要再接再厲,腹稿是寫一篇關于電氣線路的文章,題目暫定為《黃金分割法在電氣線路故障檢修中的應用》。
孫輝軍維修工作間在機器轟鳴的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黃銅公司生產車間的一個角落里,滿地堆放著大小不一的電器零配件,就連一張老舊的辦公桌上也零散地堆放著他的寶貝——電元器件,桌上一摞整齊的工作日記格外引人注目。
“當初是什么促使你記工作日記的?是以前一直有這個習慣嗎?”筆者好奇地問道。
“不是,我是從2006年年底才開始記工作日記的。”孫輝軍回答,“那時我來黃銅公司參加設備安裝,當時都是國外的進口設備,設備說明書都是英文的,復雜且難懂!銅加工又是新行業、新工藝,不像在選礦車間被我摸得滾瓜爛熟的設備。我是為了以后少走點彎路,當時就這么隨手一記,沒想到還真能用上派場。現在回頭看看,真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談起寫工作日記的初衷,孫輝軍一臉的喜悅。
2012年6月,芬蘭產的變頻行車通訊電纜出現故障,發出報警信號。當時在場人員都傻眼了,不知所措,而此時的孫輝軍依稀記得在2007年初進行設備安裝時,廠家技術人員是對照說明書進行安裝的,他當時覺得好奇,就以工作日記的形式對報警信息進行了記載,還畫了安裝線路草圖。就這樣,他找出當時的工作日記后,對照記錄輕松將故障排除。“如果不是留心把整個安裝條目準確記錄下來,那次的問題就不可能那么快解決。找廠家上門維修,不僅影響生產,還得付給對方一筆不菲的費用。”孫輝軍說道。
2014年底,孫輝軍購買了第一部智能手機,從此,愛鉆研的他就利用“手機云”記起了工作日記。“這不僅解決了紙上記日記的弊端,而且省去了擔心丟失、記錄麻煩、查找不便等煩惱。”談起手機記日記的好處,孫輝軍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打開孫輝軍的手機記事本,一條條圖文并茂的工作日記映入眼簾。“這效果是紙質日記無法比擬的,現在我正在對以前的紙質日記進行整理,逐步轉化為手機日記。”孫輝軍高興地說。
實現日記智能化記錄后,孫輝軍把更多心思和精力花在了提升日記內容的“價值”上,不再是過去單純的流水賬式記錄。
據悉,黃銅公司使用的是進口生產設備,在庫存備件用完后,依靠自身摸索,逐漸實現了備件的國產化替代。由于公司設備不斷更新,維修環境一直在變化,孫輝軍現在做每一次記錄都要進行修改、整理、完善、歸納、提高“五個”步驟,按項目總結形式單列出來,寫入“設備故障維修庫”日記中,更新成最新“版本”。像《IIB/15拉拔機861故障和排除》的工作日記,他已經記不清反復更新過多少次了。
現如今,孫輝軍共40多萬字的工作日記已成為他工作的“活字典”。受孫輝軍影響,黃銅公司的很多員工也“染”上了記日記的習慣,有的工友還通過日記心得與孫輝軍進行交流、切磋,在商討中提高業務能力。
“下一步我將建立工友微信群,通過微信求助互動方式,將維修日記快捷發出,幫同事們提高維修效率。”孫輝軍又在盤算著怎樣發揮工作日記的最大效應。
在筆者現場采訪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由于黃銅公司生產線出現設備故障,孫輝軍多次被工友臨時叫走。“單位真的離不開他,他就是我們單位設備維護的‘大管家’和‘土專家’。”陪同筆者采訪的人員發出這樣的感嘆。
自從孫輝軍2016年11月經公推直選擔任維修班長以后,他比以前更忙了。“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只要我還在工作,我就會把工作日記記下去,既能提升自己,也有利于企業發展。”在筆者結束采訪時,孫輝軍反復強調著這句話。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銅陵有色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