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文晉 王卓
“軟硬兼施”為礦工撐起安全天
文/史文晉 王卓

安全生產是煤礦的天字號工程,也是貫穿煤礦跨越發展始終的一條生命線。面對礦井現代化開采技術對安全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煤炭市場變化越來越復雜的現狀,五陽煤礦根據高瓦斯礦井的實際,在礦井安全管理方面,不僅抓好了的“軟文化”,也做好了“硬動作”,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現在的新工人是越來越好帶了,除了自身素質比較高外,上崗前都提前‘預強化’過了?!边@是開拓隊隊長張樹祥接手新工人后最大的感受。
“預強化”是指新工人上崗前,除了常規的煤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基本知識、煤礦生產防突知識、煤礦“一通三防”及各種災害預防講解外,還會集中觀看煤礦安全警示教育片,力求讓他們牢記安全生產注意事項,以預防煤礦事故的發生。而在這些課程之前,職工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傷職工胡先成家中看一看,這是每一名新入礦職工的“必修課”。通過近距離感受工傷給家庭帶來的傷害,更加堅定新職工筑牢安全防線的決心。
今年8月份,五陽煤礦在全礦實施“流動紅黃旗”評比機制,以安全管理、任務完成兩方面為考核基礎,對“三違”、事故、安全隱患、現場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工時利用等12個考核指標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評比,并在安全生產例會上頒發安全生產不簡單單位流動紅旗、安全生產不放心單位流動黃旗。對標紅旗學經驗,對標黃旗找差距,揚長避短主動抓安全生產,使“流動紅黃旗”成了五陽煤礦的風向標,也成為五陽安全文化獨特的一面。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種思想建設。該礦通過長期安全文化“滲透”,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職工隊伍的安全思想素質。在與“三違”習慣的持久戰中,該礦將安全文化作為“排頭兵”,為安全生產提供“硬”保護。除了崗前培訓提高“免疫力”外,該礦還通過全面體檢保持“鮮活力”。為集中解決干部職工中存在的影響安全生產的思想認識、工作態度、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工作作風等問題,該礦創新安全文化形式,在全礦深入開展了“五查”“五反”活動。通過在各單位、各班組和干部職工中一查思想反麻痹,二查作風反浮漂,三查現場反松懈,四查制度反“三違”,五查隱患反事故,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的思想高度。
前幾天,該礦供電隊利用班后會開展“一通三防”培訓。為了保證效果,該隊請專業隊組的技術人員來講課,不僅受到了本隊職工的歡迎,還吸引了與供電隊一墻之隔的運輸一隊職工前來“蹭聽”。為了讓“人人都是通風員”不僅僅停于口號,“一通三防”知識已經成為各項考試必考科目,所以才讓供電隊的培訓有了“旁聽生”。

胡媽媽現身說教,現場的新工人深受教育和警醒
五陽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近年來,該礦因生產銜接原因,搬家倒面十分頻繁,加之復雜的地質條件,瓦斯治理難度增大,但是該礦一系列“硬動作”讓瓦斯治理取得了重大突破。本煤層預抽目前是抽采瓦斯的最主要手段,而鉆孔封孔的質量則直接決定了鉆孔的抽采效果。以往的抽采鉆孔主要施工在順槽巷道煤壁上,采用“兩堵一注”的帶壓封孔方式。由于該礦巷道掘進時施工的錨桿為2.4米,與鉆孔之間往往存在裂隙,導致鉆孔從錨桿裂隙漏氣,從而降低抽采負壓,影響抽采效果。改進封孔工藝后,封孔長度由原來的12米提高到15米,避開巷幫錨桿裂隙發育區,單孔濃度提高到原來的2~3倍,抽采效果顯著提高。
從南豐工區的地面瓦斯泵站改擴建工程的竣工,到首次采用雙巷掘進破解低透氣性煤層的安全快速掘進難題;從優化通風系統、縮短通風路線、降低通風阻力,到在潞安首次實施千米鉆機底板巖孔實驗使抽采能力提高10倍左右;從7800綜采工作面通風方式由“一進兩回”改為“兩進一回”的“W”通風系統,解決上隅角的瓦斯問題,到7607工作面采用柔膜注漿沿空留巷工藝,推行“Y型通風+高抽巷”技術,為高瓦斯工作面回采打下了堅實基礎……該礦的瓦斯治理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把瓦斯這個“氣老虎”遏于腕下。
安全工作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五陽煤礦的安全工作也一直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

自救器培訓
潞安集團五陽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