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梗
鏡子里的樓梯
如果下樓,鏡子里的樓梯就掛在你的足音上,咚,咚咚,咚,陽臺上幽禁的光也隨之來到一樓,照見鐵鏈上的那只狗。
陡峭的拐角?!莾?,
金屬欄桿浮在鏡子中,給油漆刷過的手溫,記錄下時辰不同的走向。
有時,空無一人,鏡子里的樓梯也會走上走下。鏡子之外,充滿了不同的人和物。不同的亡靈在樓梯上走上
走下?!?/p>
鏡子復制并擴大了
一個空間,以便儲存另外一截叫作遺忘的樓梯。唯有鐵鏈上的那只狗,偶爾睜開眼睛,看一看門外走過的風雨。
那兒
我離開那兒很久了。
——我離開那兒以被那兒的人或物不斷遺忘的方式。
我離開那兒,然后寫信給一個無頭人——重啟一個時空模式:讓我找到新的地址和另一個身體的郵政編碼。
我持續離開:先是以傷仲永、榴蓮、苦艾、河流斷裂,繼之以落日、不斷改變的口音、典當行、秋興和偏頭痛。
那兒是哪兒?有我雨水中的指南針嗎?有鐵蒺藜的谷倉圈養領章、帽徽嗎?——我從那兒始發,但從不知道始發站在哪兒。
我存有那兒的一疊發票,都是購買生存所需。泛黃的數字退隱到一個漏雨的年代,變成饑餓、疾病和窮困。
我摸出衣兜里的體溫。這體溫記錄了那兒的寒冷。鎖孔被凍死,馬嚼著馬槽里的星光。十個逃亡者被風雪押回,滿眼冰碴。
然而那兒是哪兒?是火車頭的嘶鳴還是馬車尾的靜默?我持續離開,又好似無盡地在返回。一個影子跟蹤我,一個
時間的掛鉤:酷似那兒。
雨水
雨水加重了我的焦渴感。一滴。一行。一串。它落在我的唇上,落在
破碎的語言上——我嘗到了一部焚燒之書苦澀的
味道。
雨水曾經是一扇明亮的窗戶,現在成為泊滿消逝之物的停車場。我堰意等待,蹉跎內心的浮世繪——假如雨水肆虐,是
為了阻止或遷延你的到來。
從早到晚,雨水赤腳從街上跑過。那些未打傘之人,形色匆匆,無一例外最后都走進了一滴雨中。
然而你不會以破碎的方式向這個世界告別。你與一場場雨和好如初。居住在一座湖水孵出的方形小鎮上的,你那么晴和、明亮,像是雨水最小的妹妹。
我開始構想雨水的尖頂塔。那塔里,住著我們全部的重逢和歡愉。雨滴互喂著心跳。遠處的山巒有一多半被湖水偷運到塔中。
雨水曾經是魚的抽屜,現在成為魚本身:一把打開抽屜的
鑰匙。
深山打鐵人
他們一興奮,就把春天叫“寶貝兒”。
而我,正在深山打鐵呢。
他們研究一棵樹里的火焰,以及蟲子如何穿越這火焰,到達一座封閉的鐘形之塔。
而我,正在深山打鐵呢。
他們改建垃圾場,在四周刷上廣告,以使其符合一個腐爛的美學原則——
而我,正在深山打鐵呢。
棺槨已成虛設。他們抬著的,不過是一群詞語的骨灰。他們重新起草祖國,按黃金分割比例打造思想博物館。而我,正在深山打鐵呢。
厭倦了。他們覺得一切應該推倒重來。于是,他們用荷葉包裹雨聲,做成一道秋天的菜肴,供奉給皇天后土。
而我,茹毛飲血,仍在深山打鐵。
雪,整整下了一年。
渦流
大家都在說。爾后拍片去了。
說什么?——
聲音吞咽聲音。聲音壓制聲音。聲音揮霍聲音。聲音被聲音吸收。聲音被聲音打劫。聲音勾兌聲音。聲音覆蓋聲音。聲音驅趕聲音。……
大家都在說,萬物形如一個聲音的攪拌機。——只看見一群旋渦似的嘴形,不知道說什么。
現在。地上到處部是聲音的殘骸,聲音的碎片。有些輕于言辭的聲音飄浮到空中,掛在枝條上,像被裁剪的舌頭,還帶著某人哀怨的眼神。
爾后,他們拍片去了。
他們將用這些聲音,拍下一個時代的默片。啞蟬
我困惑于一只被割去聲帶的播放器,當它的心中愈來愈頻繁地儲滿植株的絮語,它如何將其輸送到體外?——
曾經,有一萬只耳朵為它而生長。木質的腹腔,隨便接通一根薯莖或南瓜藤,就清泠泠吐出一口雪水之音。
我困惑于一只顛沛流離的播放器,當它的口型再也對不上奔跑的沙子,而骨架像風一樣松散,它如何兵分兩路,將身體翻唱出云朵的味道?
沒有人為它重修樂譜。沒有月光來安慰它——說灰塵是另外一種清潔劑。沒有一張嘴,哭泣它被割去的聲帶。它的體內埋有雷霆,然而找不到引爆的出口。
我困惑于一只喉管結痂的播放器:在所有的傾訴者中,它注定是一只被枝條拋棄的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