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
兒 子學圍棋三年半,已經成為一名業余 5段的小棋手了。回首往事,點點滴滴,記憶猶深。
2014年3月,兒子正式進入圍棋世界。老師的體驗課,各類專業術語,讓我聽得都云里霧里,原以為一堂體驗課就結束的事情,沒想到5歲的兒子竟然很認真地說:“媽媽,我想學習圍棋!”驚訝之余,我鄭重地告訴兒子:“好!既然選擇了,就好好學習,不能半途而廢。”兒子鄭重其事地點點頭。
圍棋世界的美妙,就像一張很大的網,深深地吸引著兒子,執著探索著新知識。他每天只要有空,就在電腦上下棋,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在看圍棋書,在一個階段下棋數量的排名中,竟然拿了個全國第一,棋藝得到了迅速提高,很快從入門班轉入了高級班。2014年6月,學棋3個月的兒子,參加了第一次圍棋比賽,以6局4勝的成績被老師點贊夸獎。
2015年5月,老師和我交流,兒子可以參加業余1段的比賽,且希望很大。5月23日,兒子參加1段比賽,6局5勝的成績位列定段組第3名,成功晉升1段。3個月后,升入2段,老師戲稱他為“金2段”,兒子滿心歡喜,進入學校的小虎隊。
2段后,兒子的圍棋似乎到了瓶頸期。網上的棋局輸贏參半,加之沖3段的比賽前2次都敗下陣來,隨著輸棋增多,興趣減退,下棋頻次明顯減少。我看著兒子的變化,語重心長地與他溝通:“剛學棋時,你說要認真學下去,現在卻不肯下棋,你怎么想?”他無奈地說:“老是輸!”我說:“圍棋本來就是一項競技比賽,有贏必有輸,輸得多也是積累的過程,失敗是成功之母,既然學了,就堅持下去。還有10天就是‘紅旗杯了,有沒有信心再沖一沖?”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也許是這次談話觸動了兒子,也許是一顆不服輸的心“怦怦作響”,7歲的兒子賽前以每天5盤棋的進度堅持著、努力著,遇到輸棋反而越挫越勇。2016年5月的“紅旗杯”如期而至,兒子帶著“較勁的心”,走進比賽場,一盤盤棋、一局局過,前4局都贏了,第5、第6局連輸2局,兒子的心情落到冰點,有了猶豫、有了彷徨、有了害怕。我一邊排解一邊開導,老師也紛紛對他進行心理安慰和引導,最后1局,兒子沉下心、鉚足勁,發起最后總攻,如愿拿下關鍵一局,帶著釋然的微笑,向我展示了一個大大的“ye”,以小組第6名的成績晉升3段,沖出了瓶頸期。
經過3段的沖段經歷,兒子對自己的要求似乎有了很多自覺性。2017年5月的“紅旗杯”,他再次來到比賽現場,用他扎實的圍棋功底,一路過關斬將,以7局全勝、小組第一的成績順利拿下4段。這次比賽,兒子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了調整戰略,當發現對手的長處與己旗鼓相當時,及時改變策略,找其短板攻之,結果大獲全勝,為7連勝奠定了堅實基礎,真正體會了到圍棋的魅力。
同年8月,5段比賽擺在兒子面前,本不抱希望,只當作一次練兵的機會。兒子的心態也很好,抱著一顆平常心,盡力發揮,本著“升得上就成功、升不上就再努力”的心態,加上暑期的刻苦學棋,8局6勝,順利實現升段目標,提前1年完成目標任務(原計劃三年級前完成5段升段目標),榮幸成為一名業余5段小棋手。
3年的圍棋學習,讓兒子成長很多。從輸棋就哭到冷靜應對,從沖殺猛進到統籌全面,從一路蠻下到戰略謀劃,一路走來,有歡喜、有煩惱、有微笑、有眼淚,但更多的是收獲,兒子收獲了堅持、收獲了謀略、收獲了統攬!
現在的他,還在堅持地下著圍棋,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實自己。他也下決心,圍棋之路將一直走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