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東
為全面掌握縣級中小法人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狀況和風險狀況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強對縣級投保機構的風險監測、識別、早糾和妥善處置,有效防范縣級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切實保證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宜黃縣支行堅持“及時、真實、準確、完整”的數據采集原則,不斷強化對縣域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監測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工作中,筆者也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困惑,現結合工作實際,談一談縣級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監測工作面臨的問題、困難與建議。
一、基層央行開展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監測存在的問題
一是監測工作開展不平衡。縣級中小法人金融風險監測是一項綜合性管理工程,它涵蓋了流動性風險、支付風險、操作風險、經營風險和信用風險等保個方面數據與行為的監測管理,從一個區域性人民銀行來說,這種綜合性風險監測體系是需要金融穩定、貨幣信貸、金融統計、支付結算、信息科技等多個部門來配合完成的,而目前,縣級人民銀行風險監測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只在一個貨幣信貸與統計部門內來進行實施的。
二是監測技術配套機制不全。強化縣級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監測的目的是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而金融風險監測管理工作,是需要一整套完備的司法保障、風險判斷標準、早糾預警措施、審慎監管方案和處置手段等機制體系還有大數據統計、分析、結論系統來配合實施,而目前,縣級人民銀行風險監測工作大部分還是手工填報、核對、匯總、上報數據、資料,并沒有完整的信息統計分析系統。
二、基層央行金融風險監測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是監測范圍窄小、手段滯后。2015年以來,人民銀行縣級支行履行金融穩定職能的主要手段是依據縣域法人金融機構按月或按季報送的《法人投保機構運行監測統計表》和“投保機構運行指標分析說明”來實施非現場監測的。而縣級人民銀行穩定部門負責非現場監測的同志則根據法人金融機構按月或按季報送的存貸款結構、資金覆蓋率、資本狀況、資產質量、流動性水平和盈利能力等十幾個指標數據和1104報備數據,從中分析研判轄內法人金融機構的資本結構運行狀況,并據此及時發現縣域法人金融機構運行的風險點,提出應對措施,按季上報機構運行監測報告。這種等、靠的取數與分析方式、方法,一方面數據的真實性、及時性及完整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基層央行的風險預警作用、早糾政策建議也得不到真正的顯現。
二是監管職責繁雜、責任弱化。2003年銀監分設后,為強化基層央行金融穩定職能,地級市以上的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都設立了金融穩定部門,但是,縣級人民銀行卻是沒有專門的穩定部門和專職的穩定工作人員,穩定工作一般設在縣級支行的貨幣信貸與統計部門,而人民銀行的一個縣級支行貨幣信貸與統計股,需要責任的工作任務就有“貸幣信貸”、“調查統計”、“外匯管理”、“征信”和“穩定”五大工種,還沒加上本行行領導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如縣委、縣政府、縣發改委、縣金融辦、縣統計局等等單位或領導的臨時性工作任務,若是遇到月初、季未,那就真跟打仗一樣,工作的主要方向也只能忙于機械的數據羅列匯總、無奈的數據估算和左拼右湊的文字剪貼,不出錯、不影響上級行匯總就老天保佑了,金融穩定的監測、防控、預警、早糾等等職能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是專業知識老化、效率低下。2015年以來,許多的縣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紛紛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2016年以來,村鎮銀行在又緊鑼密鼓的在各縣開業,而各種區域性銀行入駐、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各縣級區域的恢復,使得縣級的金融體系多元化也在金融改革的大潮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發展。但是,隨著新的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非法金融機構的不斷加入,與此同時,也就意味著潛在的金融風險在不斷的形成,這就對縣級人民銀行的風險監測管理工作從監測技術、監測手段、監測理論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目前,縣級人民銀行貨幣信貸與統計部門就多則5名、少則3名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大部分在45歲以上,年齡的老化、知識結構的老化、操作技能的老化、現代化監管手段與分析技術的弱化,隊伍配置遠遠跟不上金融體系多元化、金融風險復雜化發展的需要。
三、強化基層央行金融風險監測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完善人民銀行縣級支行內設機構。按照“非現場監測”、“現場評估”、“金融風險處置”、“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服務管理”以及“金融穩定綜合”等職能的要求配置縣級人民銀行的專業風險監測部門或人員,進一步強化基層央行金融穩定職能的權利和義務。
二是建議開發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監測系統。在整合支付結算、反洗錢、MPA、風險評估等央行監管資源基礎上,建立健全中小法人金融機構現場評估制度,增加基層央行金融穩定的監測手段和途徑,進一步強化法人金融機構經營運行數據的直接報告制度,以減少數據傳送環節,防止數據失真。
三是建議建立縣域中小法人金融機構監管溝通機制。在進一步強化縣域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風險預警框架下,建立一個地方政府、人民銀行、銀監部門、法人金融機構及其發起行的金融風險聯席會制度,定期通報、分析、研判中小法人金融機構的風險,并適當地采取風險提示、約見談話、限制經營等手段,確實防范、化解和處置區域性金融風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