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路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廣播媒體的受眾和節目的特點,城市人群是廣播媒體的主要受眾,廣播節目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的生活基礎,然后提出4個提升廣播編輯工作質量的有效措施:以廣播聽眾的視角觀察社會現狀,內容提煉應鮮活生動;廣播節目在反應客觀事物的同時,要體現有深度的思考;播報內容的選取為主題風格的確定服務;工作者應該嚴于律己,對廣播節目負責。
關鍵詞 欄目受眾;熱播時間段;主題風格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5-0021-02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廣播編輯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誤解,認為這項工作只需要簡單審核編輯稿件,進行簡單的活動策劃。因此廣播編輯也被認為是誰都可以勝任的工作。形成眾人對廣播編輯工作不夠重視的風氣,這導致廣播編輯工作一直備受冷落,不能發揮出實際的價值。事實上做好廣播編輯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廣播節目的質量,也能樹立廣播節目的正面形象。
1 廣播媒體的受眾和節目的特點
1.1 城市人群是廣播媒體的主要受眾
無線信號是廣播媒體傳播的主要手段,無線信號有著覆蓋地域較小的特點。各地的廣播電臺都會轉播中央電視臺,但是本地的受眾經常會選擇當地的頻率,這是因為當地頻率播出的節目往往與市民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系。這一特點決定了廣播電臺有著較為顯著的地域性特點。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國內的經濟水平已經上升至一定的高度,社會分工明確,人口逐漸向城市聚集,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城市人群將會是廣播媒體的主要受眾。此外社會人群的生活呈現快節奏特點,人們不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仔細閱讀報刊,也不大可能抽出專門的時間去觀看電視[ 1 ]。廣播媒體受眾的收聽習慣是在固定的時間段內收聽固定的節目。這些固定的時間有可能是上班的路上,也有可能是早晨的洗漱早餐時光。這一現象說明受眾對廣播媒體的欄目是伴隨接收,他們在收聽節目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受眾比較容易流失,而且這一現象也十分的明顯。
1.2 廣播節目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的生活基礎
與電視電腦等有像傳播媒介相比,廣播媒體的性質不同,它的傳播媒介主要是聲音語言,因此廣播媒體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想解除聲音的約束性就要營造出和諧的傳播氛圍,要符合廣播聽眾所處的氛圍,能夠與廣播聽眾所想象到的傳播氛圍保持一致。為此廣播編輯在安排情景時應該具有一定的大眾性特點,適當放棄少數人所喜歡的氛圍,構建的節目效果盡可能的符合大眾的審美觀點。對于那些少見的廣播形式應該適當的使用。避免出現為了一時的新穎而較大程度地脫離人民群眾的生活基礎。如果廣播節目的形式偏離了社會大眾基礎,那么收聽率勢必會一落千丈。要知道廣播節目應該是取自于大眾又回饋于大眾的。
因此廣大人民群眾是廣播節目的出發點,同時也是落腳點,制作的廣播節目要真正的符合人民大眾的口味,制作的節目應該讓人民群眾感到親切感到熟悉。事實上廣播節目具有電視等影像節目所不具備的遐想優勢。受眾在收聽廣播節目時有著無限的遐想空間。如果在廣播節目中為受眾創造的遐想空間是豐滿的,是美好的,那么節目的主持人便會成為聽眾關注的焦點。聽眾也會積極與主持人進行交流。這樣廣播節目的活躍度就會大大增加,廣播節目的收聽率也會大大提升。
2 提升廣播編輯工作質量的有效措施
2.1 以廣播聽眾的視角觀察社會現狀,內容提煉應鮮活生動
廣播媒體有著地域性傳播的特點,不僅會受到信號源的限制還受到語言種類的限制,是很難做到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受到聽眾喜愛的。為此廣播編輯在進行相關工作時應該有獨特的地域性意識,要切實考慮到本地人民群眾的需求,準備觀眾熟悉的廣播內容。以電視節目為例,即使中央級的國家節目有很多,但是人們卻更加青睞于省級的電視節目,這說明人民更加關注身邊的事物,對反應自己周圍生活的媒體節目更有興趣。因此廣播節目要想有較高的收聽率,作為廣播編輯就應該站在廣播聽眾的位置上觀察社會現狀,安排能夠獲得聽眾喜愛的廣播內容。現如今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這有利于廣播媒體的發展,因為廣播節目收聽起來更加的便捷,因此廣播媒體可以利用這一優勢構建出固定的熱播時間段,逐漸引導廣播聽眾集中注意力,引導廣播聽眾的收聽方向,最終實現廣播欄目制作效果的提升。在提煉當地新聞要點的過程中需要做到更加的鮮活有力。做好廣播節目的提要能夠起到吸引受眾眼球的目的,使節目的整體價值獲得提升。因此編輯好廣播節目的內容提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廣播節目在反應客觀事物的同時,要體現有深度的思考
廣播節目應該含有優秀的編輯思想,為此工作者在策劃報道、編寫評論、組織規劃的過程中,應該將優秀的編輯思想融入其中,節目結構的編排一般是比較規范的,但是容易出現缺少延伸報道的缺憾,使廣播節目缺乏思考的深度。這不能讓廣播節目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豐富的內容此時也不能充分的體現價值。為此制作的節目不能是單調乏味的,切忌不痛不癢的做報道。
節目制作的目標是既能反應出客觀事實,又能對實際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也就是說編排的節目應該是可聽性與思想性并重的。思想性在節目編后話中會有十分明顯的體現,廣播節目的編后話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編輯人員對播報內容的看法可以在編后話中發表。以城管執法粗暴的廣播內容為例,編后話的特點應該是短小精悍的,可以是單刀直入式的批評,表明正確的立場,扼要的指出其中的問題,褒貶應明確,編后話的制作要有正確的思想,另外在播報新聞事實的敘述中就應該不著痕跡的體現觀點。
2.3 播報內容的選取為主題風格服務
節目主體風格的把握是廣播節目制作的前提,在進行這項工作時應該將廣播目標和受眾需求考慮在內。風格的類型有很多種,應該較大程度地統一節目的風格,節目的風格可以是生活的,也可以是故事的,風格的類型還有莊嚴、幽默風趣,有些節目欣賞性較強,有些節目科技性特點明顯。
廣播節目應該有特定的風格。節目風格的奠定少不了內容的充實,在技術上廣播媒體幾乎是沒有優勢的,因此在編排節目的過程中,切實保障內容高質量是關鍵因素,確保選取的內容是有價值的[ 2 ]。多選取關于民生監督、文化體育方面的信息。也就說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受眾、深入受眾。可以盡可能多的選擇普通民眾的生產信息,內容充實且有實際意義才是聽眾喜聞樂見的。
另外內容導向的確定應該與國家規定的政策方針相協調,稿件的內容題材,稿件的輿論方向不能有違法亂紀的思想,不能違背當前的宣傳規律,不能違背基本的政治原則。要準確把握新聞的特點,大部分廣播媒體播報的內容以新聞實事為主,新聞要素是新聞報道的必要內容,除此之外要保證選取的內容具有可聽性,具有時效性。
2.4 工作者應該嚴于律己,對廣播節目負責
廣播節目在播出之前經歷了漫長的制作過程,要先采訪,再寫稿,之后要進行錄音,再到后期的合成,直到最后的主持人播放,這些過程并不是簡單的流水線作業。需要制作人認真的構思,反復的醞釀斟酌,之后還要進行多次修改。這些環節需要采訪者、廣播節目制作人的共同參與。其中廣播編輯是主要的廣播節目制作人,這部分工作是整個制作過程的關鍵部分。因此廣播編輯必須要做到嚴于律己把好質量關,稿紙上合格的東西才能廣播出去,保證節目的轉化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工作時廣播編輯不能以個人的喜好為準則,更加不能隨心所欲,隨便開紅燈開綠燈,自身的取舍權不能濫用。要以廣播傳媒的特點為依據,以廣播的宣傳理念為準則,合理的取舍稿件[ 3 ]。要切實考慮哪些節目能播,哪些節目不能播,對于采訪中的問題要制定有效的解決方針。
總之廣播編輯要做到縱觀全局,不僅要達到一定的廣播宣傳效果,還要將題材的局限性需求考慮在內,不能一意孤行,要對廣播編輯工作負責。
3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提升廣播編輯工作質量的有效措施,發現在如今的形勢下要想讓廣播欄目的收聽率有所提升,就必須要提升廣播編輯工作的有效性,工作人員應該重視廣播編輯工作,做到嚴于律己,對廣播節目負責,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要切實掌握實用的工作技能,養成總結工作的好習慣,把握住工作的重心。此外要做好廣播節目的宣傳工作,為節目的播出奠定良好的聽眾基礎。
參考文獻
[1]華瑞珍.淺談移動互聯網助推下如何提高廣播編輯的工作質量[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4):207-208.
[2]張瑞.談如何提升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質量[J].電視指南,2018(8):208.
[3]陳彩月.互聯網助推下如何提升廣播編輯的工作質量[J].傳播力研究,2018,2(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