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珍
地方政府救市拆雷已斥資超千億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危機重重的同時,債券違約也是頻頻出現,解決流動性問題成為上市公司的首要目標。所以,正所謂,不管是民資還是國資,能夠化解質押風險的就是“好資”。
唇亡齒?,地方政府也是急上市公司之所急。10月13日,深圳政府最先吹響了救市集結號,安排數百億專項資金,降低當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的城市。公開信息顯示,深圳市政府成立專項小組,籌集150億元“風險共濟”資金,幫助存在股權質押、流動性風險的上市公司化解風險,目前首期資金已經到位,部分上市公司已經獲得資金。
10月16日,北京證監局披露,北京市海淀區設立規模100億的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對遇到困難的重點企業提供支持幫扶的情況,包括幫助海淀區股票質押風險較高的上市公司化解風險;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民營上市公司困難時期給予更多的實質性資金融通支持;區屬國資和東興證券發起設立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完成募資,通過受讓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0%的股權,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等。
10月24日,在珠海市政府支持下,珠海基金、鯤鵬資本等金融投資機構近日也召開了閉門會議,擬共同發起設立“粵港澳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馳援母基金”,首期規模為100億元,共同培育扶持珠海新材料、新能源、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潛力的優秀項目。國資背景的珠海基金董事長郭瑾表示,近期珠海基金的工作重心就是挖掘上市公司中值得馳援的企業。
10月26日,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有限合伙基金協議》,正式設立“浙江省新興動力基金”。該基金合作投資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將主要投向浙江省內上市公司,特別是民營上市公司,幫助其緩解債務壓力。目前已初步梳理出近10家重點跟蹤研判的標的企業,并達成初步意向。
10月27日上午,汕頭市召開支持汕頭本地上市企業工作會議,研究設立汕頭市上市企業共濟發展基金。據介紹,該基金將由汕頭國資企業、海通證券和宜華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基金規模5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專項用于幫助有發展前景的汕頭本地上市企業紓解股權質押困難。
10月29日,成都市政府也已于近日出臺上市公司紓困幫扶八條政策措施,將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建立100億元上市公司幫扶基金,采取股權、債權等方式向上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提供資金支持,化解上市公司或實際控制人流動性風險。
此外,還有湖南相關政府部門擬推出一攬子馳援方案,規模或超百億元,杭州和廣州地區,已積極參與探路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方案的討論,目前尚未正式成文。不過,截止發稿日,已知的救市基金規模合計已超700億元,加上其他未公布明確金額的地區,地方政府斥資總額或已超千億元。
“地方隊”出手救市,能否暫緩危機
不得不說的是,上市公司已被股權質押“地雷”困擾多時,這次,算是真的得到了救市基金的榮寵。
據不完全統計,除深圳、北京、成都等地方政府給出明確的救市基金規模。再加上,湖南、杭州、廣州等地,雖未給出明確數額,但也已擬定相應股權質押的方案,此外,山東、福建、四川、河南、山東等十余個省市的國資,也已下場接手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提供流動性支持,據統計,已有50家民營上市公司宣布獲得國有資本入股接盤。由此看來,地方國資的出手救市,已得到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紛紛響應,效果很是讓人期待。
畢竟,2018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低迷,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危機重重,其中已有不少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率接近100%,大股東是否要面臨爆倉,貌似已箭在弦上。地方國資在此時選擇進場救市,算是一場及時雨,暫時緩解了上市公司的燃眉之急。
再者說,上證指數從2015年的5178點,下跌至發稿日的2680點,整體來說,已基本遭遇腰斬。目前,眾多上市公司的估值都是近些年的底部,如果地方國資有尋找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的平臺的想法,現在倒也是不錯的選擇。就拿此次地方政府救市的領頭羊深圳市來說,深圳國資數百億資金拆雷股權質押的消息在10月13日曝出后,深圳本地股在10月15日就開始集體爆發,從效應上來看,地方國資救市著實給市場增添不少信心。
先富帶動后富,地方國資進場救市的實際行動,無異于也是對優質上市公司的發展有信心,只要是優質上司公司能解決了流動性危機,價值回歸也只是時間問題。公開信息查詢,不單是地方政府出力,央行、證監會等部門也有行動。10月12日,證監會修訂有關規則,允許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資金可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14日,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營部主任任春生表示,鼓勵保險機構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更積極地參與解決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