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富來
喜看稻菽千重浪
——婺源縣沱川鄉小沱村產業扶貧工作剪影
□ 呂富來
“香榧基地里,隱現著忙碌的身影;冷水魚塘里,游弋著致富的姿彩;生態村落里,洋溢著脫貧的笑容……”近年來,婺源縣沱川鄉小沱村實施產業扶貧戰略,實現轄區小沱、查木坑、查平坦、白石坑4個自然村都有特色產業項目。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160人,目前已脫貧35戶93人。2016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880元。

香榧樹成“搖錢樹”

小沱村扶貧宣傳欄

有機茶園
小沱村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擁有森林面積6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0%;擁有耕地678畝、茶葉基地940畝,是婺源出口歐盟有機茶種植基地之一。
“靠山吃山”,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小沱村支書查健民率村“兩委”成員,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投資1.2億元的江西香榧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流轉香榧育苗基地500多畝,種植基地4000多畝,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扶貧”的方式,帶動40余人就業。其中,貧困戶30人,占比75%以上。
“你看,這些樹苗每天都要打理,澆水、施肥、移植……”在小沱村香榧種植基地,遠遠就望見一片苗木林。正在為苗木“把脈”的貧困戶汪德元說,“有了公司投資興業,我們當起了‘農業工人’呢?!毕裢舻略粯?,該村30家貧困戶月收2000多元。
“香榧是一個脫貧致富的好產業?!睋汩脊矩撠熑岁惡N介紹,種植香榧樹苗七八年后就可結果。按香榧鮮果150元每公斤的價格計算,初產期畝均產量60公斤,畝產值可達9000元;以后產量逐年遞增,15年后進入盛產期,畝產量可達1000公斤左右,畝產值可達15萬元。而且香榧生命力極強,產果期通常有五六百年。“我這4000多畝基地全部栽上香榧苗,15年后進入盛產期,這可是‘搖錢樹’??!”陳海燦充滿信心地說。
為將香榧樹打造成“搖錢樹”,在婺源縣房管局駐村扶貧第一書記俞平行的牽線聯絡下,香榧公司對嫁接香榧苗造林3畝以上的種植戶每畝補助700元。同時,整合項目資金對小沱村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2016年,小沱村年產香榧鮮果8萬斤,加工干果3萬斤,總產值近600萬元,實現戶均年收4000余元。
除了香榧樹,小沱村還發展有機茶葉、高山油茶等經濟林。位于該村的天純生態茶葉公司,流轉有機茶園2000畝,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和茶農簽訂4000畝茶園生產合同,實現單季制茶2萬斤,解決了50多位村民的就業問題。如今,小沱村香榧樹變身“搖錢樹”,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又一生動詮釋。
小沱村與安徽省休寧縣僅一山之隔,系沱川鄉水源地之一,汩汩山泉水匯集成清澈見底的溪流,水質冷,富含多種礦物質?!翱克运?,當地村民沿河建起一口口冷水魚塘。查木坑村成為“冷水塘魚村”,由于當地冷水塘魚口感佳、營養好,市場銷售供不應求。
“年初,局里為我免費發放50多條半斤左右的魚苗,成活率高,致富見效快,將有5000多元收益?!痹阪脑纯h房管局的掛點幫扶下,小沱村貧困戶余燦焱一臉欣喜。像余燦焱一樣,直接受益的貧困戶有19家。
婺源縣房管局局長夏劍說,該局扶貧工作隊通過進村入戶走訪慰問,了解到小沱村有10多家貧困戶想發展冷水塘魚養殖業。為此,該局第一時間出資聘請農技人員為小沱村貧困戶開展冷水塘魚養殖技術培訓,并配送2000多條優質魚苗免費發放。同時,與貧困戶達成代銷協議,以高于當地市場20%的價格進行收購,使得冷水塘魚銷售價格每斤逾20元?!安粌H解決了貧困戶冷水塘魚養殖的后顧之憂,而且增加了‘漁利’。”夏劍告訴筆者,該局每年還為每家貧困戶發放500元冷水塘魚苗采購金。

冷水魚養殖
小沱村貧困戶余廣樹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婺源縣房管局對他實行冷水塘魚苗發放、成品魚代購“一條龍”幫扶。貧困戶單某身患尿毒癥,該局一次性資助她2000元。對于危房改造貧困戶,該局對每戶額外資助2000至3000元?!叭ツ?0月以來,我們發放貧困戶慰問金2.4萬元。同時,聯合其他單位資助村里基礎設施建設、‘6·24’特大洪災重建資金等10萬多元?!辨脑纯h房管局副局長何喜珍介紹說,下一步,該局還謀劃中藥材種植產業,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除了冷水塘魚養殖,婺源縣房管局還幫扶生豬養殖貧困戶13家,簽訂《婺源縣房管局幫扶沱川鄉小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貧(收購生豬、冷水魚)幫扶協議》?!傲⑶镆院?,一條魚平均能長4斤左右,一口魚塘可養80至100條魚,按市場行情,一年可創1萬多元收入?!崩渌留~養殖戶呂和欣掰著指頭算道說,“多虧了國家的扶貧好政策,我們脫貧信心滿滿的?!?/p>
除了婺源縣房管局,上饒銀行婺源分行也是小沱村掛點幫扶單位。如今,兩家單位25名幫扶干部與小沱村57家建檔立卡貧困戶形成了結對幫扶長效機制。這些貧困戶或養蜜蜂、或采野菜、或種水稻等,均不愁銷路,鼓足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小沱村人文歷史悠久,境內有宋代書院、千年古剎、三國遺址等人文景觀,也有“天上人家”查平坦、“道教名山”高湖山、“水口人家”小沱等生態景觀。
走進查平坦村,但見“潘老師家”“山中驛站”等農家樂遍布村頭巷尾,村里不時閃過游客的身影。在村民潘寶興的“吆喝”下,該村獲評江西省鄉村旅游示范點,全村8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查平坦村坐落在海拔680多米的大山深處,終年云霧繚繞,加之梨樹、桃樹遍布村野,梯田花海層層疊疊,景色迷人,韻味獨特??吹竭@些,潘寶興每天拂曉即起,去山頂觀日出,去村頭賞晨霧,并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記錄下來,還請攝影師前來拍照,制作旅游宣傳片。誰料,在潘寶興的宣傳推介下,查平坦村一炮走紅,還迎來了中央電視臺、人民畫報、香港攝影報等媒體采訪報道,吸引了李公劍、凌達、趙新才等一批藝術名家到訪。每年“賞花季”,全村接待“賞花客”逾10萬人次。
如今,隨著游客蜂擁而至,潘寶興根據多年的經驗,在村里設立美觀實用的旅游標識牌,標注觀景臺、拍攝點及路線圖等,全村就像一個“零門票”景區,旅游設施齊全,旅游服務周到,不少貧困戶也隨之吃上了“旅游飯”。

查平坦村冬韻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只有9戶人家的白石坑“半空心村”,在婺源縣正博公司的幫扶下,成了一個“旅游村”,走上了“旅游扶貧”之路?!拔以诖謇锎艘惠呑樱瑳]想到還有這種好事。”談起生活的變化,今年61歲的村民汪周和說,他將田地流轉給公司,平時幫助公司種植中藥,一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
據了解,正博公司流轉白石坑和附近村莊田地200多畝,發展牡丹、白芍、柴胡等中藥種植觀光基地。同時,發展油茶、茶葉、皇菊等立體農業,年創經濟效益逾千萬元。“牡丹種植是農科院的實驗項目,成了南方農業觀光游的一大亮點?!惫居嘘P負責人朱海龍說,白石坑村還恢復古法造紙、竹蔑編制等產業,帶動全體村民就地就業。
白石坑村位于道教名山高湖山腳底,溪流清澈、風光優美,還有古驛道、古涼亭等旅游資源,吸引了不少徒步客的目光。同時,小沱、查木坑、查平坦徒步游、露營游也日漸興盛。“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今走進小沱村,但見各個自然村條條水泥路延伸到百姓家門口,幢幢樓房設施齊全,古驛道上不時閃過“背包客”的身影……用大家的話說,那就是,“道路修上嶺,處處好風景。出門車輪滾,在家有錢掙?!?/p>
呂富來,婺源縣委宣傳部報道組。
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