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O記者 吉麗亞
老司機占道 新司機搶跑
文 AO記者 吉麗亞
如果把傳統汽車企業當成老司機,新能源汽車企業和智能網聯企業就是新司機。這兩者的對立統一如何在新形式下開疆拓土,互換角色?

“傳統車企與新車企的握手言和”。
對于汽車產業的新路,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將是全球汽車企業新的起跑點。為了在這一輪產業浪潮占領先機,新晉企業已如雨后春筍一般紛至沓來,正如老司機遇上了新問題,拐角卻遇到新舵手。2016年9月10日,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 展(泰達)國際論壇,由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主持的一場思想交鋒會:傳統企業與新入局者的視角與行動,引發業內極大反響。
作為傳統汽車制造商,面對行業發展的形勢以及現在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擁抱互聯網攜手合作是重要的企業發展思路;作為傳統汽車制造擁有的制造經驗,人才、資金,產能布局,供應商體系的積累,也是新型企業所不能比的。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傳統汽車制造企業還是擁有更多主動權,更多競爭優勢。應該說整個的造車盤子已經在那里了,基礎都已經在那里,在這個上面進行完善、改造、升級,向著新形勢要求的比如說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這方面發展,我們擁有更完善的基礎力量。
十年前我作為新入局者參與創建廣汽傳祺,10年之后慢慢立足,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每個朝代都有新入局者,生存下來,淘汰更多的老兵。
在汽車產業變革之前,科技變革已經給很多企業留下了可借鑒的案例:智能手機淘汰了傳統手機,數碼相機淘汰了傳統相機。有了前車之鑒,現在的傳統汽車企業做法就不一樣了,以廣汽為例,在建立產業基地的同時,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產業園中包括了電動車、創客區,吸引更多高技開發。同時打造數字化制造區,智能制造以及智能體驗區。我們將會在產業園區構建全自動駕駛的生態交通的網絡,同時作為一個示范區來發展未來的產業。
汽車的第一定義是高科技載體,而其本質是不會變的。我來自奇瑞,今年是奇瑞的20年。在這20年里,奇瑞有輝煌的時候,也有轉型的時候。經過20年的總結,汽車產業越做越難,為什么難?因為難在整個過程當中的積累,汽車產業文化也自有其深意,你要做后續產品,后續研發,要體現汽車文化和企業文化那就要和社會文化充分融合。一個汽車企業真正發展起來,把產品做好、服務做好,又要融入不斷發展的市場環境,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所以說,不管是新入局者,還是老兵,新入局者也要經過這個艱苦的過程,可能10年、20年、或30年會有成功的,老兵也一樣,也許20年之后仍然是新兵。因為這個產業發展不是說靠發展時間長就能實現的。
對于蔚來,耗時更長的其實是前期構架。我們僅用了3年就打造出真正意義的產品,并將要投入市場。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上,我們其實也不是新兵,只是企業的DNA從開始就跟傳統車企不太一樣。蔚來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一切都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如果說蔚來能得到相對快速的發展,皆是因為我們站在30年中國汽車行業的肩膀上,蔚來可以用比較簡單的機制和文化做這件事情。蔚來在智能電動車領域比大家先跑了兩年,但如何保持目前的優勢,就要看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水平。
前幾年,有本書—《從零到一》很火。對于新入局來說,也是從零到一,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傳統企業的優勢可是他們已經1.5了,但對于未來優勢可能就是劣勢。對于同一條跑道來講,傳統企業比我們領先10米20米,但他們負擔重,對于輕裝上陣的新企業就是突破點。換道先跑不完全,應該要換道快跑。
老司機跟新舵手,并沒有站在對立的角度。我們都是在汽車產業鏈條上生存,都是做車。新入局者要對前輩懷有敬畏之心,要考慮的重點是縮短差距。新入局者的優勢除了輕裝上陣之外:一、我們是互聯網思維;二、沒有原來的資產的束縛,也沒有原來這么多產品,沒有營銷網絡的束縛,有利于我們可以更快更好地根據市場需求去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
新入局者重點在于“新”,企業沉積少,船小好調頭;組織機構扁平化,對于市場響應,產品開發流程的優化壓縮,具備一定程度優勢。
趙福全院長表示:沒有機關槍,步槍也得上戰場。老司機與新司機并不是簡單的傳統車企和未來的新晉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在產業轉型的當口上如何保衛已有的勝利果實,如何抓住轉型機會脫穎而出。
新入局者有一些不同,一、在任何行業,企業所具有的優勢,必須要在某些核心環節上具有特色,像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新能源汽車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其實有很多新晉車企在這些方面有自己的優勢,有的有一項,有的兩項,有的甚多很多,所以在理論上這些新晉車企滿足縝密的同時發揮自己特長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競爭優勢;二、新晉車企更堅決,我們從2015年成立公司,到2017年上個月剛拿到所有資質,大家覺得云度速度很快,可大家不知道云度在2010年就注冊公司,300多個研發人員用了三年時間就研發出一個底盤。為什么?沒有。所以說就得從零開始,一塊鐵一塊鐵搞,一塊電池一塊電池鋪,這就是新能源車企沒有辦法,是倒逼的只能做得更堅決;三、外行精神。外行更有創造性,比如特斯拉最早研究大屏,內行覺得很奇怪,但現在卻成了標志性的東西;四、新入局者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