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勇
(揚中市人民醫院門診藥房,江蘇 鎮江 212200)
用PDCA循環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的效果分析
包 勇
(揚中市人民醫院門診藥房,江蘇 鎮江 212200)
目的:探討用PDCA循環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將揚中市人民醫院藥房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發放的737837件藥品及在該院藥房工作的12名藥師作為本研究的對象。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該院藥房發放的370248件藥品設為對照組,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該院藥房發放的367589件藥品設為研究組。在2016年1月之前,采用常規的管理模式對藥房工作進行管理。自2016年1月起,采用PDCA循環法對藥房工作進行管理,然后比較兩組藥品的有效使用率、不合格率、去向的明確率、調配的正確率及發放的差錯率。結果:研究組藥品的有效使用率、去向的明確率及調配的正確率均高于對照組藥品,研究組藥品的不合格率低于對照組藥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藥品發放的差錯率低于對照組藥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PDCA循環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能有效地降低藥品的不合格率和發放的差錯率,提高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PDCA循環法;藥房;管理
PDCA循環法又叫做戴明環,是指將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四項措施運用到質量管理活動中的一種管理方法[1]。藥房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存放、管理和發放藥品等多項工作。藥房的工作一旦出現差錯,不僅會增加醫院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還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因此,醫院應加強對藥房工作進行管理。近年來,臨床上采用PDCA循環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顯現出良好的效果。在本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用PDCA循環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的效果。
選取揚中市人民醫院藥房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發放的737837件藥品及在該院藥房工作的12名藥師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在12名藥師中,有男性藥師5名,女性藥師7名,其年齡為26~49歲,平均年齡為(38.4±5.2)歲;其中,有中藥師4名,西藥師8名。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該院藥房發放的370248件藥品設為對照組,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該院藥房發放的367589件藥品設為研究組。
在2016年1月之前,采用常規的管理模式對藥房工作進行管理,管理方法是:按照常規的流程采購和管理藥品,藥房的后臺工作人員根據藥房管理系統提示的藥品清單調配藥品,前臺工作人員對調配好的藥品進行核對,待核對無誤后將藥品發放給患者,并告知其用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自2016年1月起,采用PDCA循環法對藥房工作進行管理,具體的方法是:1)計劃階段。調查當前藥房管理工作的現狀,查明導致藥品調劑和發放出現差錯的原因,然后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和管理目標。2)實施階段。(1)加強對藥品進行準入管理。制定《基本用藥目錄》,加強對藥品進行準入管理。若采購的是新上市或臨床急需的藥品,需藥劑科主任和主管院長審批。要從有“三證一照”、法人委托書及質保協議的供應商處采購藥品。藥品采購人員需具備主管藥師及主管藥師以上的職稱,且應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藥品鑒別能力,了解藥品市場的行情和《藥品管理法》。藥房要按照藥品的庫存量、需求量等制定藥品的采購計劃,并在入庫前認真核對藥品的品種、數量、質量、外觀、有效期等。(2)制定嚴格的處方審核制度。藥房要制定并完善處方審核制度,如嚴格審核處方上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臨床診斷的結果、藥物的配伍、用藥量及用藥的合理性等。若發現處方有誤或用藥不合理,要及時與開方醫生進行溝通。(3)制定嚴格的處方調配制度。處方調配是藥房工作的核心。若處方調配出現差錯,不但無法起到治療的作用,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嚴重時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因此,藥房要制定嚴格的處方調配制度。在調配處方時,藥師要認真核對處方上藥品的通用名、商品名、生產廠家、劑型、規格及有效期等,待核對無誤后方可將藥品發放給患者。3)檢查階段。對藥房的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做好記錄,然后對檢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4)處理階段。召開小組會議,深入研究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分析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并將整改措施應用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
統計并比較兩組藥品的有效使用率、不合格率、去向的明確率、調配的正確率及發放的差錯率。藥品發放差錯主要是指發放藥品時出現品種差錯、規格差錯、劑型差錯、數量差錯及藥品漏發等情況。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藥品的有效使用率、去向的明確率及調配的正確率均高于對照組藥品,研究組藥品的不合格率低于對照組藥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研究組藥品發放的差錯率低于對照組藥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藥品的有效使用率、不合格率、去向的明確率及調配正確率的比較[%(件)]

表2 兩組藥品發放差錯率的比較
藥房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醫院藥房進行系統、科學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PDCA管理法是一種包含計劃制訂、實施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方法[3]。相關的報道指出,用PDCA管理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能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和條理化地管理藥房,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進而可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質量[4-5]。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藥品的有效使用率、去向的明確率及調配的正確率均高于對照組藥品,研究組藥品的不合格率和發放的差錯率均低于對照組藥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用PDCA循環法對醫院藥房工作進行管理,能降低藥品的不合格率和發放的差錯率,提高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1]劉雪雙,莊廣云.PDCA循環法在門診急救藥品及物品規范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4):1692-1695.
[2]張永娜,李紅霞.PDCA循環在住院藥房調劑差錯管理中的運用[J].醫藥論壇雜志,2015,36(1):38-40.
[3]陸曉彤,王斌,胡松浩,等.基于PDCA循環管理體系在促進醫院合理用藥中的應用[J].兒科藥學雜志,2014,20(7):48-50.
[4]索慧榮,王國棟,雷銘德.PDCA循環法在麻精藥品處方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2):52-53.
[5]鄭永萍,陳麗清.PDCA循環在減少門診藥房調劑差錯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9):234-235.
R952
]B
]2095-7629-(2017)21-0077-03
包勇,男,1977年12月出生,江蘇鎮江揚中人,本科學歷,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房管理及藥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