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宇
(吉林省油田總醫(yī)院,吉林松原 138000)
噻托溴銨治療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的臨床效果觀察
楊 宇
(吉林省油田總醫(yī)院,吉林松原 138000)
目的 觀察噻托溴銨治療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100例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收取時間在2016.01.20—2017.01.20),將其進行隨機分為對照組(采用異丙托溴銨治療)、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治療),各50例,將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實施對比。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噻托溴銨治療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噻托溴銨;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異丙托溴銨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屬于呼吸內科系統疾病,該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由于慢阻肺疾病在臨床上存在不同差異性,因此,臨床上將其分為加重期慢阻肺及穩(wěn)定期慢阻肺兩大類[1-2]。因此,本文對2016—2017年收取的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進行客觀的研究,并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詳情見下文。
選擇本院老年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100例,收取時間為2016.1.20日—2017.1.20日期間,將100例老年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對照組,50例為一組。
觀察組患者年齡(68.23±1.45)歲,年齡范圍上限值:75歲,下限值61歲;男女性比例各占32/18例。
對照組患者年齡(68.59±1.55)歲,年齡范圍上限值:75歲,下限值62歲;男女性比例各占33/17例。
將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實施對比,其各項資料對比均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異丙托溴銨治療,用法用量為每日3次,每次80 g。
觀察組患者采取噻托溴銨治療,每日一次,每次18 g。
分析2組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臨床效果(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且肺功能指標也恢復正常,則被認定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肺功能指標明顯改善,則被認定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上述情況均未發(fā)生任何改變或發(fā)生加重的情況則被認定為無效)。
分析2組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臨床指標(1 s用力呼氣容積值、用力肺活量及1 s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之比值)。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來表示兩組肺患者(臨床療效),計量資料采用T值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異性(P<0.05),如表1。

表1 對比2組患者治療效果[例(%)]
觀察組患者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值、用力肺活量、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之比值優(yōu)于對照組(P< 0.05),如表 2。

表2 2組患者臨床指標
慢阻肺為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而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方案十分重要。
異丙托溴銨及噻托溴銨均為臨床上抗膽堿能類藥物,其中異丙托溴銨為短效類吸入劑,對M受體具有一定的阻斷作用,但對于受體M1、M2、M3時,該藥物的阻斷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從而導致無法對患者支氣管進行擴張,且由于該藥物的持續(xù)時間較短,在臨床用藥中使用劑量較大,因此不被臨床應用[3]。而噻托溴銨則為一類長效藥物,對M受體具有一定的阻斷性,且該藥物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對于受體M1、M2、M3均具有阻斷作用,采用該藥物對人體支氣管平滑肌的整體張力進行控制,能夠使其支氣管得到擴張,且還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氣功能,且該藥物持續(xù)時間較長,使用劑量小,對控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也具有重要作用,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通過本次研究,觀察組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性。觀察組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值、用力肺活量、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之比值均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將噻托溴銨應用于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中,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1] 胡世玲,黃小明,曾立,等.噻托溴銨治療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臨床觀察 [J]. 華西醫(yī)學,2015,23(3):582-583.
[2] 李乃俠,劉媛媛.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應用噻托溴銨的臨床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13,18(5):882-883.
[3] 葉雄偉.噻托溴銨治療老年人穩(wěn)定期慢阻肺的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6):3656-3657.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iotropium for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Yang Yu
(Jilin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Songyuan,Jilin 138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iotropium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using isopropyl Tropium bromide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treated with tiotropium bromide),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tiotropium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an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tiotropium bromide;the elderly stable period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ipratropium bromide
楊宇,本科,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