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新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0)
血清胱抑素C與肌酐、尿素氮聯合檢測在腎功能損害診斷中應用
葉俊新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0)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聯合檢測在診斷腎功能損傷中的價值;方法 分別檢測腎功能正常、腎功能下降、腎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健康者的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結果 腎功能正常、腎功能下降、腎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健康者,而腎功能下降和腎功能不全患者聯合檢測陽性率高于單項檢測的陽性率,且P<0.05;結論 通過檢測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具有較高腎功能損害診斷率,具有廣泛臨床推廣意義。
腎功能損害;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診斷價值
當前很多臨床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腎功能造成損傷,而早期發現患者的腎功能損害的問題,從而及早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腎功能的損傷程度[1]。為了進一步挽救患者生命,臨床上繼續探索出一種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檢測指標檢測患者的腎功能,在傳統腎功能檢查項目中,主要是以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作為重要指標,但是由于人體的儲備能力和腎臟代謝能力較強,在腎功能損害初期,Scr和BUN維持在正常狀態,當患者Scr和BUN水平明顯升高時,患者腎小球可能已經受到嚴重損害,因此不能作為評價腎功能損害嚴重程度的理想指標[2]。隨著臨床診斷研究不斷深入,一種新反應腎小球過濾的內生標志物——血清胱抑素C被運用在腎功能損害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能夠及時反映出患者腎功能損害情況。近年來,浙江大學醫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診斷腎功能損害,診斷結果可靠,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本次研究的一般資料來源于浙江大學醫學附屬第一醫院住院部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腎并患者,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有其他重病(如嚴重心力衰竭)患者;(2)排除年齡超過80歲的患者;(3)排除伴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4)排除伴有嚴重腫瘤的患者;(5)排除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患者。
(1)所需儀器和試劑
本次所需的儀器為日立7600生化分析儀,所需試劑主要有血清胱抑素C、肌酐以及尿素診斷試劑盒。
(2)診斷方法
在血液采集前,提醒所有對象在前2d不可飲用可能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的茶、咖啡、酒精等,在采集血液前1天晚上12點以后可能近視,于第二日早上八點用加油抗凝劑的試管抽取檢驗對象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共5ml,采集完成后輕輕搖晃,然后常規分離血清,采取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檢測血清胱抑素C;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檢測肌酐水平,采用酶偶聯速率法檢測尿素氮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數據的統計分析使用的軟件為SPSS21.0,其中患者的例數以n表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用均數(±)表示,用t檢驗,異常檢出率用(%)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檢驗結果可知,E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D組>C組>B組>A組>對照組,每組患者同對照組統計分析,差異顯著(P<0.05),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各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對比(x±s)
根據檢測結果發現,B組、C組患者聯合檢測陽性率高于單項檢測的陽性率,由此可見,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能夠提高腎功能下降和腎功能不全陽性率,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腎功能異常組單項檢測指標和聯合檢測指標陽性對[例(%)]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因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發的腎功能損傷的發病率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當前臨床上預防和控制腎功能損害的關鍵位早發現、早治療。腎功能的重要指標為腎小球過濾,因此傳統臨床上判定腎功能損害程度主要是將血肌酐和尿素氮兩項作為指標。血肌酐即血清肌酐,屬于一類內生血肌酐,屬于人體肌肉的代謝產物,在肌肉中,肌酐經不可逆的非酶脫水反應逐漸形成,然后被釋放到血液中,最終隨著尿液被排出體外,肌酐屬于小分子物質,能夠經腎小球過濾,因此很少被腎小管內所吸收,在正常情況下,幾乎每日體內產生的肌酐均隨著尿液被排出,但是當腎功能出現損傷時,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將增加。而尿素氮(BUN)屬于人體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終末產物,其最終經腎臟被排出,也是腎小球過濾的重要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聯合檢測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水平可以作為判定腎功能損害程度的有效指標,結果準確可靠,能夠為腎功能損害的早期治療提供參考和借鑒,該檢測方法具有推廣推廣價值。
[1] 穆孜智.探討血清胱抑素C檢驗在腎臟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1):143-144.
[2] 王中東,黃麥華.聯合檢測血清CYSC、RBP、尿NAG及MALB在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應用[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11):1110-1112+1132.
Combined use of serum cystatin C and 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dysfunction
Ye Junx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 Hangzhou Zhejiang,310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ysC, Scr and BUN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dysfunction.Methods The levels of CysC, Scr and BUN were measured in normal renal function, decreased renal function, renal insufficiency, renal failure, uremia and healthy subjects. Result Renal function was normal, renal function decreased, renal insufficiency, renal failure, uremia patients CysC, Scr, BUN were higher than healthy, and renal function and ren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dete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positive rate of single test, And P<0.05;Conclusion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ysC, Scr, BUN has a higher diagnostic rate of renal dysfunc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renal dysfunction;CysC;Scr;BUN;diagnostic value
葉俊新,本科,檢驗師,研究方向:臨床生物化學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