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湖南常德 510317)
肺癌患者化療間歇期癥狀及延續護理認知需求的探討
李 斌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湖南常德 510317)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化療間歇期癥狀及延續護理認知需求。方法 選擇在我院呼吸內科接受診治的肺癌患者200例。采用調查統計調查的方式探討患者化療間歇期癥狀及延續護理認知需求。結果 大多數肺癌患者對于延續性護理的認知程度比較低,希望所在醫院提供延續護理服務,希望以上門入戶的方式提供延續護理服務。結論 加強對延續護理的宣傳,改善延續護理服務質量是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
肺癌;化療間歇期;延續護理;認知需求
肺癌是惡性疾病之一,危害程度相當大,是我國較為常見的多發病與常見病[1]。因為肺癌的隱匿性,大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經處于肺癌晚期,在治療方面已經較為困難[2]。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本文以本院患者為例,探討化療間歇期癥狀及延續護理認知需求,結果如下。
于2010—2015年選擇在本院院呼吸內科接受診治的肺癌患者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5.25±9.25)歲。肺癌類型:鱗癌73例、腺癌102例、小細胞肺癌21例、其他類型4例。病理分期結果:II期54例,III期96例,IV期50例。
延續護理認知需求問卷調查。對患者訪談之后自行設計關于肺癌化療患者對于延續護理認知需求的調查問卷,并通過專家咨詢的方式進行修訂,問卷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90,每一個條目的內容效度指數在0.84~1.00之間。采用修訂之后的問卷對肺癌患者實行預調查并對調查結果實行信度分析。問卷內容包含患者對于延續護理的了解程度、出院是否需要照顧、照顧人、是否需要延續護理、延續護理服務的提供部門和方式。
所有數據差異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肺癌患者化療前苦惱、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等發生率比較高,通過化療之后,除苦惱情緒外各項癥狀有所緩解。大多數肺癌患者對于延續性護理的認知程度比較低,認為自身在出院后需要接受他人照顧,出院之后的照顧人員主要是以配偶子女為主,希望所在醫院提供延續護理服務,同時希望是以上門入戶的方式提供延續護理服務。延續護理認知需求詳情見表1。

表1 延續護理認知需求[例(%)]
認知功能障礙、生活質量下降是肺癌患者在手術之后很容易出現的一種神經系統并發癥,其引發機制并不明確,其可能相關的因素包含年齡、麻醉、手術[4]。相關研究顯示,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的癥狀管理需要從癥狀的整體評估與干預為主,延續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可以借助對患者化療癥狀和嚴重程度的評估,制定行之有效的延續性護理措施,從而降低不良反應對于患者的影響,提高生存質量[5]。
延續護理的有效實行可以幫助患者提升肺癌化療間歇期的生存質量,借助延續護理,一方面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以及治療依從率,另一方面確保下一次化療治療的順利進行。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對于延續護理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仍然有大多數患者對延續護理的內容、作用認知不明確,這也間接說明我國的延續護理服務在宣傳、實行方面有待提升。對于提供延續護理的機構而言,患者希望是醫院的專業人員指導開展,對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選擇認同度并不高,這一現象可能與我國社區護理服務的開展時間比較晚相關,社區醫院的人才隊伍建設進度較慢,社區醫院的人員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6]。當前我國延續護理的開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電話指導可以提供一些護理指導幫助,但是電話的溝通方式仍然會影響信息的傳遞及時性、準確性。對此,延續護理的實行仍然有待提升和完善。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化療期間不良反應癥狀有所增加,對生活會形成困擾。加強對延續護理的宣傳,改善延續護理服務質量是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
[1] 胡藝,吳振華,楊春莉.癥狀管理和延續性護理在改善肺癌患者術后不良反應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56-59.
[2] 徐雅敏,張紅霞,張妮,等.延續護理對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生存質量的影響[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5,21(5):322-324.
[3] 楊劍霞,孫麗凱,王容.老年綜合評估在晚期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化療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20):2538-2540.
[4] 朱捍君,許蓮芳.舒適護理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在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的應用效果比較[J].世界中醫藥,2017(a01):245-245.
[5] Zheng Y,Fang T T,Tang Y,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function and catheter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ICC during chemotherapy intermission in Xinjiang region[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5,23(12):155-156.
[6] Carmo T M D,Paiva B S R,Oliveira C Z D,et al. The feasibility and benefit of a brie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to early palliat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to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Bmc Cancer,2017,17(1):564.
Discussion on Symptoms of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and Continuing Nursing Cognition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Li Bin
(Undergraduate Supervisor Nurse Guangdong Province Second People Hospital Respiratory Medicine,Changde,Hunan 510317,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ymptoms of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and the cognitive needs of extended car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were selected. The symptoms of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and the cognitive needs of extended car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e awareness of the continuity of care 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relatively low,patients hope that the hospital to provide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t home. Conclusion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ung cancer patients’care.
lung cancer;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continuing care;cognitive needs
李斌,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炎癥因子HMGB1對肺癌微環境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