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8日文章,原題:研究顯示中國人脫發年齡變早 有研究顯示,現在中國人發生脫發的年齡比以往都來得要早。
去年10月清華大學對4000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近六成學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發問題。約四成接受調查者表示,注意到自己的發際線后移,而25%的人則表示,他們從親友處了解到自己有脫發的問題。調查發現,馬列學院和藝術學院的學生最容易發生脫發問題,而數學系、物理系和汽車工程系的學生發生脫發問題的概率最低。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專家付蘭芹表示,雖然目前只看到相關個案情況,但近年來治療脫發問題的年輕人數量確實在增長。她表示:“病人二十一二歲就開始脫發,到二十四五歲脫發問題就很明顯了。我覺得這一代人比以前幾代人脫發更早。”除醫學研究之外,消費數據似乎也支持上述說法。淘寶網站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治療脫發的產品入圍2017年銷售榜品類40強,而30歲以下的消費者則貢獻了超過四成的銷量。
有醫生表示,年輕人脫發問題越來越多或許是社會變化造成的結果。六成以上脫發案例都涉及到工作學習壓力、失眠、生活不規律等神經系統原因。首都醫科大學的趙俊英醫生表示:“90后操心的事情不一樣。他們不再為溫飽發愁,而更關心外表。許多年輕人特別是未婚人士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作者斯蒂文·陳,甄翔譯)
環球時報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