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萍
【關鍵詞】責任為先;育人為本;興趣為基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50-0023-01
近年來,江蘇華杰教育集團一直在辦適合社會需求的學校,實施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責任為先,做溫情暖心的教育
2003年,徐州維克機電公司柏楠董事長以回報家鄉、造福桑梓的情懷,傾其所有,創辦了贛榆縣第一所民辦寄宿制學校——華杰雙語學校。針對80%以上學生為留守兒童的情況,我們著眼未來,擔當使命,辦好負責任、有溫度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做好自己的成才夢。我們制定幫扶措施,為學生建立愛心檔案,配備生活指導教師和醫護人員。我們每年資助貧困學生15萬元,不讓任何孩子輟學。我們每年出資20萬元資助全縣高考貧困學子,助其升入理想的大學。學校被江蘇省教育廳、省婦聯評為優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
二、育人為本,做分數之上的教育
目前,集團擁有一園四校,在校學生11000多人。近年來,我們認真學習領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徹底更新教育理念,做分數之上的教育,從全力“培高分”走向全面“育新人”——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興華育杰”為己任,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要務,為每一位學生奠定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我們重在把握學生成長時機,重在實施循序漸進的習慣養成教育,把立德樹人目標落到實處,引領學生不斷邁向人生的新境界。集團每學年都舉行華杰體育運動節、校園科技節、校園讀書節和文化藝術節四大節,讓學生在群體活動中嶄露頭角,充分張揚個性。
三、興趣為基,做釋放潛能的教育
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是發展適合的教育的基礎。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研究個體潛在優勢,因材施教。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基礎上,根據教師專業特長和學生興趣愛好,廣泛組建學生社團,主動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集團各校建有書法、繪畫、乒乓球、足球、民族舞、古箏、陶藝、泥塑、編發等社團162個。社團活動每周不少于四課時,活動異彩紛呈,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在各類比賽中連創佳績,廣獲殊榮,摘得市級以上獎項多達4000余人次,其中有全國青少年硬軟筆書法大賽一等獎、共青團紅日伴我行全國中小學親子書畫大賽特等獎、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競賽一等獎、省中小學生健美操比賽一等獎、省中小學生詩歌大賽一等獎、中國花樣少年語言藝術大賽江蘇賽區銀獎、連云港市中學生漢字聽寫大會一等獎、市少兒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市校園足球聯賽亞軍等。
四、創新為要,做圓夢未來的教育
經過8年努力,我們構建了華杰“三環五模六度”生態課堂教學模式,被連云港市教育局評為基礎教育成果特等獎,贛榆華杰雙語學校被評為市課改領航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我們編寫的《文明禮儀》被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評為優秀校本教材一等獎,贛榆華杰雙語學校被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江蘇省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評為初中課程建設優秀學校。集團探索并實施共贏式創新管理十大戰略,被《中國教師報》評為全國民辦學校十大管理創新樣本。
(作者系江蘇華杰教育集團理事長、總校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