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坤
【關鍵詞】多樣化發展;個性化發展;一體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50-0024-01
以人為本的“適合的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是現代社會多元化人才結構的需求。職業教育體現著終身教育理念,應為每個人搭建職業可持續發展的“立交橋”,職業教育體現著因材施教理念,應為每個人提供“適合的教育”。從根本上講,“適合的教育”是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具體化和精準性的表達,對“以人為本”進行了新的詮釋。
一個社會既需要有一定數量的高端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特別需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現在人才市場上同時存在就業難和招聘難的狀況,說明當下教育培養的人才存在結構性矛盾。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已成為職業學校必須主動積極面對的重大課題。
一、“適合的教育”,構建多樣化發展的橋梁
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積極發展“適合的教育”,建設了涵蓋校企合作辦班、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國際通用專業資格證書班、“3+4”中職本科銜接、“3+3”中高職銜接、五年一貫制高職、職業中專、對口單招、普職融通等多樣化發展道路,同時學校還組織五年一貫制學生參加“專轉本”考試、職業中專學生參加注冊入學等,為每一個學生能接受“適合的教育”構建多樣化發展的橋梁,較好地滿足學生多元成長需求和社會多元化人才需求,達成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任務。
二、“適合的教育”,搭建個性化發展的舞臺
學校高度重視培育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精神,緊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就業為宗旨,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抓手,大力弘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組織學生積極而廣泛地參與到學生創業園、創客空間、創新發明協會、師生技能運動會、校園文化藝術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以及各類學生社團活動中來。學校提供的這些平臺,已成為學生彰顯個性、鍛煉才能、磨煉意志、陶冶情操的“大舞臺”,已成為“發展適合的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
三、“適合的教育”,創建一體化發展的機制
“適合的教育”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既適合社會的需求,又適合學生個體發展。但這絕不是“發展適合的教育”的全部內涵,其對學校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和深刻影響。這兩者可謂是“發展適合的教育”的“一體兩翼”,兩者相得益彰。
通過發展“適合的教育”,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得到更多的尊重,學習和生活目標更明確,校園文明風尚和學習風氣愈來愈好。社會對職業學校和職校生有了更全面客觀的認識,紛紛蹺起大拇指;企業爭相冠名辦班,學生成了“香餑餑”,實現了優質就業的高目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創新創業領域捷報頻傳,學生升入本科、高職院校的人數逐年攀升。發展“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確立適合的目標,接受適合的教育,選擇適合的道路與未來,每個人都有出彩的人生。
學校在發展“適合的教育”過程中,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更新人才培養觀點,致力課程改革,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特長,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年比一年好,直接帶動了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學校內涵建設的不斷提升,促進了學校與企業和社會的良性互動。
(作者系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校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