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利萍
摘 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強大動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異想天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創造性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需要。
關鍵詞: 個性化發展 個性張揚 創新素質
學生的創新素質是信息化社會的需要,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今天,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科學技術表現為知識數量迅速膨脹,知識轉化的周期越來越短,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趨勢。因此,在基礎教育中,要重視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
1.張揚個性,個性是創新的前提
西方學者根據不同派別的理論總結出:“學生的元認知、動機和行為都是在積極地參與,其學習就是自主的。”而自主的直接表現就是個性的張揚。當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的時候,創造潛力才能開發出來。教師不要精心打造自認為充實的課堂教學,而只是一個學生學習中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其職責就是在創設的自然教學環境中營造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文化氛圍中得到釋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奮發進取的氛圍中展現生命活力。
那么如何張揚學生的個性呢?我主觀地認為可否這樣試試:
1.1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創新需要時間,創新需要機會。假如老師設計的問題只是“對不對,是不是”之類,是學生不需要獨立思考或深入思考就能解決的問題,那么學生就沒有思考的機會,沒有個性張揚的空間,就不可能創新。因此,教師要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探索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給學生創新的機會,通過尋找解決問題的獨特策略和最佳方案,從而把創新的潛能挖掘出來。
1.2問題的設計要有挑戰性和開放性。挑戰性的問題,就是把問題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感到問題很熟悉,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又無法解決,學生必須重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在這個過程當中,自我建構都是不同的,自我建構是創新的前提。
1.3要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因為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學生的知識結構、經驗基礎不同,所以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只有學生喜歡的時候,學生才能表現出自我超越,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才能有創新的靈感,創新才能成為現實。要鼓勵學生自由暢談,任意想象,盡量發揮,鼓勵想法越新奇越好。
1.4鼓勵學生向老師挑戰,向書本挑戰。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不迷信教師和書本的權威。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批判地接受,而不是盲目地“復制”,鼓勵質疑,鼓勵求異,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特的思考方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1.5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當學生與別人的見解不同時,教師要給予最大的鼓勵和賞識。這是因為標新立異是人的天性。鼓勵與眾不同就是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創新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受現有眾人想法的約束,想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對已經熟悉的知識或經驗要有意識地像新知識一樣對待它,這樣才會有新發現。
2.在放飛想象中尋找創新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想象力是在過去感知材料的基礎上,重新創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人類獨有的才能,是人類智慧的生命,在創造發明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靈感的源泉。它不僅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實,而且激發我們做出新的努力,使我們預言未來,看到可能產生的結果。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善于創造就必須善于想象,創造性想象是創造性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問題是放飛想象的鑰匙,問題的出現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渴求,這種渴求就是一種學習的動力,一種創新的因素。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
2.1創設情境,激發想象。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在自由、寬松、和諧的環境中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如果學生處在自由、和諧的課堂環境中,就能使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保持最活躍狀態。因此,為學生創造一種自由、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讓學生敢想、敢說、敢爭辯是每個教師都應該追求的。給學生創設一個天高海闊的課堂情境,學生才能引發想象,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些精美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分別用若干個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的紙片,在一張桌面上嘗試鑲嵌平面,哪些能夠單獨鑲嵌平面呢?全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四邊形能單獨鑲嵌平面嗎?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于是學生開始動手操作、互相探索,設計許多造型新穎、獨具風格的精美圖案。教師可接著追問:幾種不同的正多邊形是否可以鑲嵌平面呢?你能說出其中的數學原理嗎?
2.2思維訓練,引導想象。想象是人們通過觀察所得到的豐富表象和已掌握的舊知識、舊經驗結合的結果,也是人腦對已有形象經過再加工、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所以它是形象思維的重要形式。初中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他們的思維訓練,開拓思路,引發他們新奇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豐富的圖形世界”中,我先給學生欣賞了兩幅圖案,然后問學生:當你踏入豐富的數學樂園,帶著數學家的眼光審視世界,你就會發現許多美麗的圖案正等著你欣賞,而這些圖案是由直線、三角形、四邊形、圓等基本圖形組成的。下面請充分利用你手中的圖形,拼出你所喜歡的東西。卡車、松樹及一幅幅精美的圖畫,還有一位學生拼出復雜的機器人,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盡情發揮。
2.3正確鼓勵,延伸想象。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教師對學生的異常想象不能打擊,因為學生的想象力不僅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益處,所以教師要正確評價,更多地給予鼓勵,激勵他們敢于想他人未想之事,做他人不敢做之事,延伸學生這份天賦的才能。
新課程改革是歷史的潮流,教師如果不能成為這浪潮中的浪花,必然會被時代所摒棄,更何況學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教師應該給他們提供廣闊的自由的自然的發展空間,那么學生的學習將得到順利實現,學生的個性也將得到充分張揚,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特長和創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參考文獻:
[1]關文信.中小學創新性教學指導叢書[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
[2]李毅紅,等.創造力的培養[M].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