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
摘 要:溪口鎮是典型的皖南山區鄉鎮,茶葉是全鎮的主導產業。針對現階段溪口鎮茶產業發展情況,思考如何提升產業。
關鍵詞:溪口;茶產業;發展
一、基本概況
溪口鎮位于宣城市南端,全鎮總面積187.8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7%,轄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人口23000人,境內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生態環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這里山巒疊翠,自然景觀清奇峻美,水質純潔甘甜,農副產品來自天然,無任何污染,系安徽省生態經濟示范鎮、農業部農產品標準化綠茶項目示范建設區。
1.豐富優質的資源
溪口鎮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主產茶葉、香菇,是宣州區名優茶主產地。還有多種土特產品,如春茶、野筍、香榧、板栗等。高峰山、天竺山層巒疊嶂、風景秀麗。朝天洞、京山禪院傳承著佛教文化,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全鎮林業用地24.58萬畝,安徽博亞竹制品有限公司帶動了全鎮竹業發展,是安徽省龍頭企業。
2.生態特色的休閑農業
依據特色優勢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溪口鎮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結合鄉村旅游著力打造“生態、旅游、休閑、宜居”為一體的生態特色鎮。香菇年產500萬棒,苗木栽植面積達2200畝,貴妃雞、娃娃魚、中華鱘等特色養殖業發展漸成規模。
二、茶產業現狀
溪口鎮現有茶園2萬畝,年產干茶300噸。溪口鎮以高山茶為品牌的系列茶,如:塔泉云霧、溪口劍芽、天竺云芽、古雪劍芽、溪口蘭香等品牌。溪口當地的茶樹品種主要為宣城尖葉種,又名大尖葉、溪口大尖葉種,原產于溪口鎮塔泉村,系省級地方種。春季萌發季為三月中下旬,抗寒性較強,抗旱性強。溪口鎮當地只采春茶,不采夏茶。
全鎮在運營的茶葉專業合作社9家,家庭農場12家。鎮區設有茶葉市場,每年茶葉季,茶農從凌晨開始就在茶葉市場售賣茶葉。全鎮共有小型茶葉加工廠9家,絕大部分都是農戶家庭茶機自制茶葉。
三、現發展階段存在問題
1.地方支持力度不夠
近年來,雖然各級單位對茶產業發展出臺了一些政策,但是由于地方財力限制,對于茶產業系統的發展支持力度不足。溪口鎮的茶產業也只有靠幾個做的稍好的企業小打小鬧。
2.茶廠生產條件簡陋,質量難以控制
溪口鎮特有的山區氣候,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茶葉病蟲害發生較少,農藥使用少。鮮葉品質高,但是加工條件簡陋,80%都是農戶家庭作坊,小型茶廠茶機設備陳舊,加工條件差。簡陋的加工條件,導致茶葉質量難以控制。
3.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缺位
全鎮茶企只有一個市級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勁。茶企現階段的職能僅限于從農戶、大戶手上收購成品茶。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加工廠,在技術改造或產品創新上缺少資金和技術支持,不能緊跟市場。
溪口茶葉品種多,品質高。其中塔泉云霧、溪口劍芽等名優茶品牌多、雜,發展層次不一。例如,塔泉云霧作為溪口鎮品質最好的茶葉品牌,就有塔泉牌、高峰牌、盡泉牌、丁丁牌等多個品牌,各品牌各自發展,產品宣傳力度不夠,很難做大做強。區級主管部門曾嘗試整合品牌,但最終沒有實施下來。
四、今后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1.加大扶持力度
各級部門盡快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對綠色防控基地建設、品牌宣傳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為茶農、茶企指明發展方向。
2.加強茶葉加工廠建設
改變一家一戶家庭小作坊制茶現狀,某一品種某一品牌茶葉專門通過一家大型加工廠統一制作,可以有效保證茶葉品質,減少加工過程中的二次污染。溪口鎮茶產業現急需這樣的茶葉加工廠在源頭端保證茶葉品質。2017年通過產業扶貧項目,溪口鎮已新建兩個中型茶葉加工廠,有望能夠帶動兩個村的茶葉加工業發展。2017年宣州區促進產業發展,對規模以上的新建茶廠有相關補貼,這一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葉加工廠的建設發展。
3.整合品牌,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整合茶葉品牌,培育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是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面對溪口鎮同一品種茶葉多個小品牌的現狀,整合品牌是第一步。以一個知名品牌下涵蓋多種系列茶為方向,由政府或協會主導中小企業品牌整合。對于有能力做大的企業,著重培育,把打造大品牌、強勢品牌的任務賦予給龍頭企業。統一名茶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技術規程、統一包裝規格、統一產品認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鼓勵龍頭企業引進先進的茶葉種植、加工、管理、經營技術和經驗。在保持溪口名優茶自身優勢的同時加強自我創新。龍頭企業加強與農戶聯系,指導農戶生產,與農戶建立合作關系,保障企業生產來源,同時保證茶農利益。
參考文獻:
[1]王鎮恒,宋艷芬《宣州名優茶的歷史與特點剖析》.
[2]鄒文琴《廬山云霧茶產業資源整合的思考》江西九江332900.
[3]何軍、柳強,鳳翎《寧國市茶產業現狀調查與建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