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歌+陳培娟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飲食和生活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人們在飲食上越來越重視肉類產品的攝入。把控肉類產品質量,需要在農畜業養殖過程中重視動物疾病的診療和防治工作。本文將淺析這項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動物疾病診療;動物疾病防治;養殖業
近年來,從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變化可以看出,人們對肉類的攝入量持續提升,部分城市需求比重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然而由于農畜業的養殖水平落后,動物疾病的防治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市面上的肉類供給存在一定隱患,養殖戶和獸醫要提升防治意識,確保肉類供給的安全。
一、動物疾病診療與防治的必要性
動物的飼養期,如果受到疾病影響,對農戶的收益、健康以及肉制品的安全,甚至畜牧業的發展都會受到沖擊。農戶常說:“家財萬貫,養殖的不算”,說明動物疾病對農民收益的影響很大,農民在動物的養殖過程中投入了大量金錢和精力,但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疾病防治不當導致家畜的大面積患病、死亡,除造成農戶的經濟損失外,對農畜業發展和肉制品安全的打擊也十分嚴重。
二、當前動物疾病診療和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失衡不到位
由于市場的需求變化,農畜業的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動物疫情的出現和爆發幾率也在提升,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國內養殖業只重視數量而忽視了質量,對動物疾病的診療和防治不夠重視,從而導致動物疾病對養殖業的威脅不斷擴大。從根本上推進動物疾病的診療防治工作,還需要從管理方面入手,做好農畜飼養環境的消毒和清理工作,對養殖環境的溫度、濕度做好布控,打造一個適宜動物養殖的環境,確保農畜能在一個干凈、少菌、濕度合適的場所內生長,定期接種滅活疫苗,將流行病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現患病現象,能立即進行有效的隔離,診治工作。
2.藥物診療和防治不專業
首先,部分防疫工作者因缺乏專業的診療防治知識,防疫技術不全面等原因,在對患病動物的診治過程中存在著憑經驗給藥的現象,不能做到對癥下藥。其次,在用藥量方面的技術欠缺,由于不同動物的體型不同,在用藥量上的標準也有不同要求,然而一些工作人員在診療時不能量化用藥,沒有結合患病動物的體重給藥,有時會出現藥力不足,有時會造成藥力浪費,甚至使動物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直接導致動物的死亡。最后,給藥方式的不合理也存在于診療過程中,部分獸醫和工作人員不能結合實際情況用藥,針劑類和內服類藥物混淆,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3.應急制度和處理方案存在瑕疵
在推進動物疾病的防疫過程中,需要有關部門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應急預案,避免在養殖戶在突發情況時不知所措,導致疫情的大規模擴散,進一步對農畜業整體發展造成破壞。
三、動物疾病防治技術的改進對策
1.做好防疫管理工作
隔離監管是動物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能夠在疫情發生時,避免傳染源的進一步擴散。工作人員和養殖戶如果發現某些動物的行為異常就要迅速作出判斷,及時將可疑動物與族群隔離養殖,并對其血清進行化驗。如果能夠確定傳染源,則立刻采取有效措施,針對性使用藥物治療,若疫情嚴重難以控制,必要時需要焚燒并妥善掩埋。在預防措施方面,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在疾病高發期適當在飼料或水源中增加防疫藥劑,相關部門要和農戶做好協調,除了通過藥物和疫苗等手段防治疾病,要適當安排公益性的講座傳授飼養防疫工作的技術,傳授農戶增強動物免疫力的方法,減少在診治過程中的成本投入。
2.強化專業性、科學用藥
負責疾病診療的工作人員要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有關部門要加強技術培訓,將新藥、新技術的培訓工作做好。首先,對癥下藥,一些工作人員在診療過程中,對用藥流程缺乏記錄,只按照經驗給藥,缺乏臨床經驗,防治效果不明顯,不能做到對癥下藥,對新疫情的癥狀和針對用藥認識不足,要通過系統培訓講解,傳授防治技術,才能讓基層的工作人員在一線工作時,對疫情起到全面的控制作用。其次,用藥量方面,要有關部門從基層收集數據,不斷反饋藥物對患病動物的治療效果。不斷更新數據,才能讓藥理對病菌的抗藥性做出及時修正,給藥時,獸醫和工作人員要根據藥理和患病動物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才能避免用藥過度或藥力不足。最后,利用互聯網學習先進技術和知識,適時更新給藥的方式,靈活選擇針劑注射或飼料內服,不斷完善藥理知識,提升動物疾病的診療效率。
3.完善應急制度,推行防疫方案
動物養殖過程中,總會周期性的爆發疫情,類似禽流感、豬流感、瘋牛病的惡性傳染型疫情,一旦爆發不僅會導致大規模的牲畜死亡,還會對養殖戶、獸醫等基層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威脅,如果病死牲畜的尸體掩埋工作不到位,會對地下水和土地造成污染,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一旦這些病死肉被不法商販引入市場,造成人畜交叉感染,將對食品安全和社會形成嚴重危害。
在相關部門在飼養一線開展動物疾病防疫工作時,應當適當安插試點,將農場的防疫環境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利用數據庫分析隱患的威脅性,并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高效、客觀的應急制度。按照疫情登記制定出相應的防疫方案,根據不同疫情的風險和危害程度,在養殖場附近預設好合適的集中焚化、掩埋場,在鄉鎮之間設立臨時相應站,避免緊急情況下出現藥荒和技術人員分配不均的現象。
最后,防疫部門要加強宣傳,讓養殖戶們學會疫情發生時的應對手段以減少經濟損失,縮小防疫范圍。
四、結語
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農畜業的發展提供了時機,各個類型動物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對安全發展也提出了要求,做好動物疾病的診療和防治工作,成為農戶增產,保障收入的必要條件。要做好防疫工作,開展宣傳,普及防疫知識,推進疾病防疫工作的普及。
參考文獻:
[1]張艷輝.淺析動物疾病的防治與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6,(21):80.
[2]賴惠.動物疾病防治中的誤區與對策[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11):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