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祥++張命軍++徐賢平
摘 要:綠化苗木產業是林業轉型、城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建設綠化苗木產業,促進林區經濟轉型是當務之急。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環境治理和綠化美化工程的增加,市場對綠化苗木的需求,特別是高檔觀賞綠化樹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促進長白山區天然林禁伐后森工企業、國有林區、國有林場經濟轉型,大力發展綠化苗木產業有利于有效利用林業資源、促進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加快城市綠化美化建設,對在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以長白山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為研究出發點,分析了長白山區綠化苗木產業發展與技術模式,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長白山;綠化苗木;產業發展;技術模式
中圖分類號:S688.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43
引言
當前綠化苗木產業發展已經從注重國土綠化、城市綠化、道路綠化的為主,轉變為市政綠化、公園綠化、房地產綠化等領域,改善空氣質量,降低城市噪音、吸收有害物質等也成為綠化苗木產業發展探索的新領域。因此,對于綠化苗木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多需求、高標準的發展形勢。我國把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納入國家發展理念,預示著綠化苗木產業在國家戰略層面將有更為廣闊的建設空間,發展綠化苗木產業可實現生態保護和國土綠化的同時為生產經營者創造經濟價值,可以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本文將以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對綠化苗木產業發展和技術模式探討進行闡述。
1 長白山區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自然概況
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也稱松江河林業局)為吉林森工集團下屬國有森工企業,經營區地處長白山西坡生態經濟圈中心,是連接長白山環山旅游的樞紐,也是擬建的吉林省東部中心城市,內有萬達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區、長白山機場以及營松高速。現經營面積15.86萬hm2,活力木蓄積2263萬m3,森林覆蓋率94.9%,有林地公頃蓄積150m3,經營區平均海拔850m,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2 綠化苗木產業發展
2.1 苗木培育方面
加大苗圃建設力度,整合資源,在保證常規造林用苗的基礎上重點向云杉、水曲柳、胡桃楸、柞樹、黃菠蘿等綠化用苗上傾斜,同時積極研究和探索其它綠化苗木的育苗技術,對彩葉槭、榶槭、花楸和山桃稠李、暴馬丁香等綠化苗木實行重點培育,既滿足了造林和綠化苗木基地建設的需要,又向市場提供了部分園林綠化苗木。采用營養缽、穴盤、輕基質、組織培養等科學手段進行育苗,使苗木培育科學化、高效化。
2.2 更新造林方面
本著更新造林和綠化苗木培育相結合的原則,在跡地造林時盡量選擇適合做綠化苗木的鄉土珍貴樹種進行更新,采取加大植苗密度、多樹種混交等措施,走集約、復合、立體、混交的培育之路,使更新造林跡地具有多種復合功能,從而發揮綠化苗木基地的作用,既著眼于當前,又兼顧于長遠,使綠化苗木產業化經營達到長期有效之目的。
2.3 基地建設方面
穩抓綠化苗木培育、馴化基地的建設。合理設計培育密度、優化樹種混交方式、加強撫育管護力度、對馴化基地進行全面補植,確保綠化苗木的培育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效益最大化。積極開發利用現有林地資源,在已更新的未成林造林地中加密栽植、馴化綠化苗木;利用公路兩側及林中空地、高壓線下采用見空插綠的措施栽植培育綠化苗木;抓住林場整合、搬遷的契機,利用原有職工菜地、荒地等建設綠化苗木培育基地。
2.4 市場營銷方面
嚴格履行現場管理、資源監督和檢查驗收等程序。積極拓寬銷售渠道,通過市場分析、目標選擇、市場定位不斷把握市場需求和方向。參加各種有關綠化苗木的展銷會、交易會等活動,展示的綠化苗木資源,吸引客戶、廣納客源;建立營銷平臺,通過企業網站、印發宣傳冊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同時堅持客戶回訪,服務于客戶,促進綠化苗木的銷售。
3 綠化苗木技術模式
3.1 新植型
利用已起參的林參間作地、清理回收林地等可利用土地新建一批綠化苗木培育基地,大密度栽植水曲柳、柞樹、胡桃楸、黃菠蘿、白樺、五角楓、云杉等綠化苗木幼苗,采取單株及叢狀栽植,視不同樹種及栽植方式,初植密度可達5000~20000株/hm2,通過除草、修枝、定干、施肥等科學合理的經營措施加快苗木生長,視苗木生長狀況及市場需求可分階段進行銷售。
3.2 改造培育型
在現有的人工造林小班中選擇樹種適合、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樹木生長旺盛的地塊,重點選擇林齡8~10a(樹高1~2m,胸徑2cm左右)多樹種混交、大密度栽植的人工林,采取撫育、修枝、定干、切根、施肥等措施對現有林木進行改造培育,建設改培型綠化苗木培育基地。通過改培措施,使現有林分由用材林培育向綠化苗木培育轉變,縮短培育周期,提高經濟效益。
3.3 山地改培型
在天然幼齡林中選擇適合做綠化苗木培育的林分,主要是交通相對方便、林分密度較低的林間空地、疏林地、季節性水濕地等地塊,建設山地改培型綠化苗木培育基地。對基地現有適合做綠化樹的林木采取修枝、定干、切根、施肥等措施,加快其生長,對密度低的林分進行加密補栽,提高林地利用率。
3.4 移植馴化型
利用搬遷后閑置的林場場區、清理回收林地、參后地以及合作建設單位提供的外埠培育用地,建設綠化苗木移植馴化培育基地。移植苗木來源主要是工程占地、苗圃培育綠化苗木,可栽植2500株/hm2左右。通過定植、定干、造型、施肥等培育措施對其進行馴化,縮短苗木培育周期,提高附加值,增加經濟效益。
4 結語
以長白山區珍貴闊葉樹種為主,適當引進適合本地區氣候條件的綠化新品種,不斷擴大基地規模,增加綠化苗木培育數量;適度引進外部企業和個人與林業局進行合作經營,在局內局外建設綠化苗木培育馴化基地,擴展空間;大力開拓綠化苗木營銷渠道,減少營銷環節,推動綠化苗木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借助長白山區豐富的森林資源,獨特的地理環境、天然的自然資源優勢,建設一批綠化苗木培育基地,打造長白山綠化苗木品牌,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經濟轉型升級、民生福祉保障協同有機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凌梅.綠化苗木培育技術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3(8):
171-172.
[2]吳黎黎.綠化苗木培育技術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35
(6):72.
[3]聶志琴.苗木培育技術相關問題的探討[J].現代園藝,2013
(10):54.
作者簡介:梁春祥(1979-),男,吉林撫松人,副高級工程師,吉林森工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園林綠化。